<p> 二堂八一希望小学精英团队</p> <p> 过渡湾教学点全体教职工</p> <p> 2020年10月8日,我正式退休了。告别了三尺讲台;告别了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告别了天真可爱的学生们,开始了新的退休生活。</p> <p> 回首往事, 历历在目。 1986年8月,我站在了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实现了儿时梦寐以求的理想。1995年12月,转正为一名国家公职教师。1999年12月晋升小学高级教师。2000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 34年的教学生涯,我从高山到河边,从村小到镇小,处处都留下了值得回忆的故事。</p> <p> 34个春夏秋冬,风雨兼程、夜以继日。我和自己的同事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关注学生成长,为心爱的教育事业燃烧了青春和激情,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p> <p> 34年的严寒酷暑,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爱学生,爱讲台,就是一个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p> <p> 一路走来,我失去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每当听到自己的学生打来电话问候我时;每当看到学生们寒暑假到家来看望我时,我全身都是满满的幸福感!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爱和奉献。我无怨无悔!</p> <p> 1992年8月至2000年7月,在过渡湾镇罗家坪村小任教。那时候,学校没有自来水,吃水要到两里以外挑。坑坑洼洼,弯弯曲曲的小路,稍不注意就会跌下悬崖。</p> <p> 那时候, 学生们都有勤工俭学任务。我带领学生到二十多里的清滩茶场、三十多里的保康采摘茶叶。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了勤工俭学任务。</p> <p> 联校庆“六一”</p> <p> 我们班的娃娃</p> <p> 领奖台上</p> <p> 2000年8月,我从罗家坪村小调到过渡湾小学,在那里工作了8年。当时,正赶上村小合并,学校人数增多,较远的学生在校住宿。要想留住学生,我除每天搞好教学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成了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到周五,看见学生们端着饭盒,站在操场上吃着无菜的米饭,我心如刀绞!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一到周五,我就炒一大盆菜给学生们送去,如果赶上在学校过“六一”,就来个“四菜一汤”。师生欢聚一堂,别提有多开心!</p> <p> 2002年六年级毕业照</p> <p> 2008年六年级 毕业照</p> <p> 儿子和张丹老师合影</p> <p> 2008年8月,我调到二堂八一希望小学,在那里工作了11年。记得班上一名男生,学习成绩很差。为了不让他掉队,我一边给他补习落下的拼音,一边制作每课的生字卡片,利用休息时间教他认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p> <p> 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时候。婆母的去世,孩子生病。工作上不服输的我,几乎每天以泪洗面。为了不耽误学生们学习,更好地照顾孩子,我只好让孩子休学一年。轮值中午辅导,我几乎是端着饭碗在教室;晚自习时,我有时饿着肚子去上课。忙完了工作,再忙家务。</p> <p> 农村孩子留守儿童比较多,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很差,于是,我联系社会上爱心人士,为贫困学生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具。</p> <p> 2009年6月1日, 学生们表演《桃花朵朵开》。</p> <p> 2010年4月24日,读书节活动</p> <p> 2011年6月1日,全体老师合唱《我的祖国》</p> <p> 2012年6月1日,语文组老师表演《自由飞翔》。</p> <p> 2016年6月1日,小学、幼儿园老师表演《真心换真情》。</p> <p> 2019年5月4日,老师表演《青花瓷》</p> <p> 红歌大赛,《我的祖国》获县级三等奖。</p> <p> 2019年3月12日植树节</p> <p> 2019年6月1日,四年级学生合影照。</p> <p> 和同事们合影</p> <p> 和同事一起游九路寨</p> <p> 在熊绎中学听《心理健康教育》课</p> <p> 第36个教师节</p> <p> 恩恩爱爱到白头 不离不弃一起走</p> <p> 吉祥三宝</p> <p> 2019年秋季,我再次调到过渡湾小学,转岗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一边学习一边教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时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制作的美篇《不一样的寒假 不一样的你》、《全体教职工总动员 为迎接开学季做准备》在县教研室微官网上发表。</p> <p> 过渡湾教学点幼儿园宝宝</p> <p> 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阅读,收获了很多知识。</p> <p> 宝宝的作品</p> <p>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p> <p> 学生寝室</p> <p> 2020年秋季开学典礼</p> <p> 26年的班主任工作,34年的教学生涯。我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事。在教学上,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善于总结,善于反思,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镇级“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县级第三批“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襄阳市“百名青年教师标兵”。撰写论文、设计案例均在市县级发表。</p> <p> 获奖证书</p> <p> 在这里,我要感谢学校的各级领导,在我最艰难的日子里,给予我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使我渡过难关;感谢团结奋斗的教师团队,是你们的鼓励和陪伴,让我充满信心和力量;感谢我亲爱的学生们,是你们给了我尝试的机会,使我获得了成功;感谢我亲爱的家人们,是你们的支持、理解和陪伴,我坚定不移地走到今天。祝福天下所有人幸福安康,一生平安!</p> <p><b><i> 2020年10月8日制作</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