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屯溪</p><p>地处天目山、黄山间的休屯盆地,孕育出享誉中外的徽商、徽菜、徽剧、徽派建筑、徽派盆景、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p> <p>1、文峰桥。位于横江、率水和新安江的三江交汇口,全长249米,宽28米,系集通行和景观为一体的徽派廊桥。</p> <p>2、横江桥。绕城公路上一座非常踊挤的桥,桥侧有五星级黄山国际大酒店。</p> <p>3、镇海桥遗址。镇海桥又名“屯溪桥”,俗称“老大桥”。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康熙年间两度重修。桥长133米,宽15米,为六墩七孔石质拱桥。2020年7月7日早上,该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被洪水冲毁。</p> <p>4、屯溪老街。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呈鱼骨架形分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2009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 <p>二、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p> <p>三、黟县宏村。古称弘村,南宋绍兴元年,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随着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地的徽州达到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p> <p>四、黟县南屏。因《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被称为中国影视村。南屏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自元朝末年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村庄迅速扩展,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三大姓之间的相互攀比,竞争进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p> <p>五、黟县古城。今黟县县城,设碧阳镇。自宋代建为县治至今,一直是黟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它背倚东岳山,滨临漳河水,四周群山环抱,清溪回流,风光毓秀。该城旧称“县街”,古建筑闻名遐迩。</p> <p>六、歙县阳产土楼。据传郑公狩猎到阳产,跟随猎犬卧于阳产山凹不愿返回,郑公认为是块风水宝地,遂迁移居此。</p> <p>阳产村依山而建,村民都姓郑,房子以土楼为主,土楼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更显神奇、古朴、壮观、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