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课本是原著,教案是剧本,老师既是编剧,还是导演,我们备课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入戏。集体备课活动是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是参与者智慧的碰撞,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三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br></h3> <h3> 首先,由韦娜老师对第三单元进行教材解读。本单元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动物、植物等童话人物奇妙的经历,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先导课是“单元主题学习”的起始课型,激发学习兴趣,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流畅的教学过程为我们上好单元导读课提供了保障。接着韦老师继续向大家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设计</h3> <h3> 崔经敏老师对《在牛肚子里旅行》+《奔跑的豌豆》阅读整合课进行了精彩解读。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是理与趣的碰撞。对于教学重难点,我们要结合反刍这一科学现象引导同学们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以及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抓对话,体会青头的心情变化。</h3> <h3> 崔老师对略读课文《一块奶酪》+《鱼和小鸟》的解读,以蚂蚁资料和图片激趣导入,并指出略读课文可以适当放手,让同学们合作交流,自主发言。聚焦重点体会蚂蚁队长的心情变化以及学会简单评价蚂蚁队长的特点。</h3> <h3> 表达训练课和阅读推荐课由刘姿君老师进行了详细解读,学生要先了解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的故事,并含有做人处事的道理,总结出童话故事特点有:物会说话、想象丰富、蕴含启示。 <br></h3> <h3> 温儒敏教授说:要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小学语文头等大事。推测与猜想正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更有效呢?泉庄镇中心小学程欢老师对第四单元进行了整体解读,《总也到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课文编排的意图旨在让学生在猜测与想象中体会阅读的乐趣。结合主题丛书进行有梯度的训练,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积累预测与推想的经验。语用构建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因此在备课时要关注前后联系,选准起点,突出发展。</h3> <h3> 张发霞老师为大家解读了略读整合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和拓展阅读课,在学习了总也到不了的老屋基础上,小组合作,利用学习单一边读一边进行有依据的预测。</h3> <h3> 最后是杨清鹏老师带来的口语交际课《名字里的故事》和表达训练课《续写故事》。在口语交际课的教材解析中,杨老师提出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名字的含义及来历,感受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和长辈的关爱期待,并在此基础上搜集更多关于名字的知识和故事。</h3> <h3> 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是看图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我们可以提示学生利用插图和泡泡语的提示线索以及联系自己过生日的场景进行合理推想进而将故事续写完整。杨老师还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境、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清思路,学习续写的方法。教学重点是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h3> <h3> 语文园地四以“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为重点。结合三个不同类型的例句教会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结合练习巩固练习。“日积月累”教师先解读每个句子的意思再结合图片加深理解,最后教师拓展阅读有关团结的其他名言警句并进行小结----团结就是力量。</h3> <h3> 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我们会把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