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新华书店)凤凰引领阅读分享会第164期:细节写就大著作——简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Sunshine

<p>  相约九点半,我们共同开启一本好书!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来自文昌中学的许杨柳老师。</p> <p>书香润泽心灵,读者朋友们早早来到书店,手执书卷,或席地而坐,或与家人并排而坐,或与同伴共读一册......</p> <p>读书的人儿最美!</p> <p>一开场,许老师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怎么读《红楼梦》?读过《红楼梦》和没有读过《红楼梦》有什么不同?</p><p><br></p> <p>  1938年10月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会间休息时毛泽东说:“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不看完这三部书,不算是中国人。”徐海东表示自己看过其他的,没看过《红楼梦》,毛泽东笑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p><p> 毛泽东对古典小说情有独钟,而其中最令他倾心的无疑就是《红楼梦》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国家建设时期,毛泽东总喜欢提到《红楼梦》,并用不同的视角来解读《红楼梦》。</p><p><br></p> <p>  在毛泽东看来,把《红楼梦》当故事来读,是读小说的初浅层次;把《红楼梦》当历史来读,才能进入到读小说的较深层次。</p><p> 如何把《红楼梦》当历史读,毛泽东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两点:</p><p> 第一,要了解《红楼梦》的历史背景,以及《红楼梦》中的思想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进步要求。</p><p> 第二,要把握好《红楼梦》的历史内涵,要把它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一个缩影。</p> <p>首先,许老师创设了两个场景,现场进行口头片段描述。</p><p>1.早上吃早餐</p><p>2.课间十分钟</p><p>我们的孩子在口述时,只是泛泛而谈,不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把人物灵动起来。</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p><p><br></p> <p><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8, 232); color: rgb(1, 1, 1);">接着,许老师分享小细节写大场面的方法:请看《红楼梦》中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和第6和39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b></p><p>1.动作描写</p><p>2.语言描写</p><p>3.神态描写</p><p>4.环境描写</p><p>............</p> <p>  一进荣国府是第6回,刘姥姥迫于生计带着板儿来,目的是为了攀上贾府这门亲人(因为她的女婿王狗儿的父亲和王夫人的父亲连了宗有名义上的亲戚关系,她以为王夫人还是荣国府的管家人,其实这时已经是王熙凤了)好向王夫借点钱用作过年的开销,她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周瑞家的,第二个人是平儿,最后见到王熙凤时她表现的很不好意思,耷眼臊眉、畏畏缩缩、未语脸先红,目睹了荣国府表面上的富贵荣华、繁荣昌盛的场景,王熙凤征求了王夫人的同意给了她二十两银子(成了日后贾府招难解救贾巧姐的前因)。</p><p><br></p><p> 二进荣国府是从第39回的后半部分到第41回的前半截一点儿,主要集中在第40回,因为王熙凤借了银子使得她家年过的还不错,等瓜果丰收了就送点瓜果给荣国府为了表示感谢,机缘巧合的和贾母投了缘被贾母当成了座上宾登堂入室,大开眼界。贾母邀请她同游大观园,参观了林黛玉等小姐的住处,还为她在大观园举办了宴会。这次的刘姥姥装疯卖傻、强装着奉承众人逗得贾母、贾宝玉一干公子小姐欢心,走时贾母、王熙凤、鸳鸯、平儿等人又送了许多银两、衣服、糕点等等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p> <p>许老师解读,我们为何读《红楼梦》?</p><p>1.学习中国典范的语言,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p><p>2.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p><p>3.学会写作:如何写人,如何写出人物的不同特点,长相性格;如何写景,写出环境的特点;如何写场面,写出场面中人与人的关系等等。</p><p><br></p><p>✊✊记住:不怕辛苦,不怕麻烦,用细节细细刻画!</p><p><br></p> <p>感谢文昌新华书店赠送给读者的精美图书!</p> <p>巧用细节文自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