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写生让我们有了一个跟大自然接触的机会。画山水必须要跟我们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在写生过程中,我们去观察和体验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并以此丰富我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认识。我们通过写生这个练习来学会如何去观察对象,如何处理对象,如何生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其中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生活气息,即能打动我们的生动情景;二是形式美,即自然中呈现出来的形式感,造型和线条的节奏变化;三是画面整体的意境感觉。</p><p>写生是一个阅读风景的过程,是向自然学习,发现自然存在之美的过程。通过我们的眼睛去梳理自然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关系,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在写生过程当中慢慢地去培养这种观察力和表现力。</p> <p>写生时如何取舍</p><p>写生的取舍可分为内容的取舍和形式的取舍。内容的取舍是关于主题和情境的选择,要根据自己对场景的观察和感受来决定主要的表现对象。视觉的空间是用眼睛看的,而绘画的空间应该是思想和内心情感的选择,所以这个时候,绘画的空间并不仅仅是眼中所见,也是情感的阅读。从这个认识出发,每一个人的取舍方式也会不一样,这是写生和创作都要解决的问题。要明确你所描述的这个情景,哪些是主景,哪些是背景,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气息,然后抓住主题重点来表现。也就是说,你选择的是这个场景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特征。从感性到理性,要有一个情境规划。形式的取舍则是在主题的情境向导之下决定画面景物的主次、大小、虚实、疏密、简繁等关系的处理。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在技术的层面上概括地去表现对象是最为具体的方法。</p> <p>如何从写生转换为创作</p><p>创作不仅仅是把眼睛所看见的风景画出来,而且还要去表达,我想把这个地方画成什么样。写生是面对景物时的一种有取舍的记录,而创作则是从内心出发,同时把客观的景物转换成一种具有形式意味的表现语言,呈现的是一种心灵的景象。这种景象可能只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但呈现的是一个不同的观看方式和表述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和使用适合于自己的表现形式,也是创作本身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容。</p><p>如何处理临摹与写生及创作的关系</p><p>临摹古人、学习传统本身没有问题,但临摹更重要的目的是了解,而不是应用。传统山水画技法学习,古人把它们按照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模型,《芥子园画谱》告诉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对象,同时应该去寻找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而有时候不同的对象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呈现不同的个性。我们通过临摹了解古人如何应用笔法来表现客观的山石树木,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落笔的行为体验,而这个过程也由于我们的喜好和选择以及舒适度的不同成为了解自己的过程。因此,临摹一方面是对古人、对以往技法体系的了解和体验,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在心理和生理上把握已有的技法方式在审美和笔墨情境潜质以及趋向度的了解。</p><p>通过临摹实现熟能生巧,在创作中也具有两面性。笔墨方法的熟练无疑可以使笔墨的表现性得到一种较为轻松自如的表达,但也会由于落笔时生成的习惯性的肌肉记忆而使行笔的过程落入某种习气。而写生则可以面对丰富而复杂的对象让我们有一到生的样态,在这个过程中打破原来的一些习惯,能够应用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去生成自己的笔墨方法,进而在创作中重新实现由生到熟。</p><p>如何才能进入创作</p><p>一般来说,创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外向内的,给予我们对外部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我们所见所闻的认识,常选择我们感兴趣的内容题材去表现。这种类型由生活出发,体现的是这个时代的生活存在,或者是你自己的生活存在。另一种类型是由内向外的。你所表现的东西不一定是客观生活当中存在的东西,但一定是你自己所期待、追求的,希望能实现的某一种内心的情境。是基于你自己的理想之上的,从你的内在精神出发的。创作是要让大家通过你的画能够看到你的生活,读到你喜欢的东西,或者再说抽象一点,就是大家能够通过作品读到你的一种生命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最终通过你所表现的内容并以具体的技法形式创造来得以实现。</p> <p class="ql-block">林容生论山水画之色彩</p><p class="ql-block">我们习惯上把传统的山水画分成水墨、浅绛和重彩三种样式。其中水墨的色彩是最单纯的,仅用黑白两色,严格地说是只用黑一色。因为水墨画的白色都是纸张留出来的,而墨色的深浅浓淡,也是用水把墨稀释了画上去的。水墨的画法充分利用了毛笔和宣纸的特性,运用笔墨的干湿浓淡造就出许多微妙的变化出来。</p><p class="ql-block">张彦远说“草木敷荣, 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颺,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 这种认识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孔子“绘事后素”、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的看法,水墨滤去了自然风景中的绚丽色彩,注重以情境的营造和笔墨的表现潜入内心,追求朴素和简淡的美。笔痕墨迹的变化,虽无色彩的灿烂,但有“机趣天成”,黑白中幽隐阴阳之道,应该是最理想化的色彩境界了。</p><p class="ql-block">另外,古代画水墨画的画家都是文人雅士之辈,画画大都属自娱玩玩,也不想弄那些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那样的麻烦, 所以用一枝笔一块墨一碗水来画画,也很符合他们画画时的状态。</p><p class="ql-block">色彩是情境,也是意境。情境源于客观存在,意境生发于心性和灵性。单纯是一种境界,缤纷也是一种境界。要在单纯的色彩中体验缤纷, 在缤纷的色彩中实现单纯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色彩要用眼去看,也要用心去画。用眼看到的是色相、色度、色的比较、色的感觉,而其中的激情、理想、期待、创造等等生命的气象是要用心才能体会得到的。</p><p class="ql-block">在传统山水画当中,色彩的表现是有局限性的。古代的青绿山水画已经形成了传统山水画色彩表现的经典样式,当这一经典样式成熟之后,便不再有太多的改变。今天的中国画,色彩的魅力还没有被完全地发掘出来,依然具有很大的空间,且应该成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一个形式特征。如何让它形成一种与古人不同的样式?我认为在色彩的运用上应该打破传统青绿山水的色彩使用方式,可以更多地从自然以及西方作品当中得到启发。</p><p class="ql-block">根本来说,中国画当中色彩的表现不是客观的,而是时常作为一种象征性、暗示性的方式被运用到作品当中。所以怎样从形式出发建立一种色彩自身所具备的艺术倾向,或者找到能够在心理上和画面上与传统绘画及西方绘画都不同的色彩表现方式,在我们的创作实践当中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发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