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四柱八字以日元(日干)代表自身,并同参日干与其他天干之作用.日干与各地支间(地支藏干)之作用。</p><p> 1八字间的作用,首先是发生在同柱的那一对干支之间,即天干与其坐下的地支中的“藏干”之间的作用。例如:某柱干支为“甲戌”,而地支“戌”中藏有“戊.辛.丁”三干,那么这柱干支间的作用就存在有“甲与戊”,“甲与辛”,“甲与丁”三对作用。</p><p> 2地支藏干除了与本柱的天干发生作用,还与其它柱的天干发生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生需要有条件,要看“藏干”是否能够从其所藏身的地支中“透出”。能透出,则能与其它天干发生作用;不能透出,则不能与其它天干发生作用。 藏干能否透出,只有三种情况能够透出:藏克干.藏同干.干生藏。</p><p> ⑴“干”生“藏”,能够透出;</p><p> ⑵“干”同“藏”,而“藏爻发动”,能够透出;</p><p> ⑶“藏”生“干”,不能透出;</p><p> ⑷“干”克“藏”,不能透出;</p><p> ⑸“藏”克“干”,能够透出。</p><p>如上面所说的“甲戌”,戌中藏“戊.辛.丁”三天干。“甲”木克“戊”土,属于“干克藏”,“戊”土则不能透出;“辛”金克“甲”木,属于“藏克干”辛金能够透出;“甲”木生“丁”火,属于“干生藏”,丁火能够透出。</p><p> 3天干之间的作用是无条件的,但有主与客.主动与被动的区别。</p><p> ⑴旺相的天干为主,休囚的天干为客;</p><p>⑵发动的天干为主,安静的天干为客。</p><p> 4地支之间的作用不论生克而只论合.冲.刑.害。</p><p> 5地支之间作用的主客关系与天干相同。</p><p>八字的作用形式及原理: </p><p> 八字诸元素间的作用主要包括:生.克.制.化.扶.抑.合.冲.刑.害。其中发生在天干之间的作用有“生.克.制.化.扶.抑”六项;同时发生在天干和地支间的作用有“合.冲”两项;发生在地支间的作用有“刑.冲.害.合”。</p><p> 1相生。即甲生丁,丁生戊,戊生辛,辛生壬,壬生乙,乙生丙,丙生己,己生庚,庚生癸,癸生甲,其特点是阴阳属性相异,是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转化的关系。</p><p> 2相克。甲克戊,戊克壬,壬克丙,丙克庚,庚克甲;乙克己,己克癸,癸克丁,丁克辛,其特点是阴阳属性相同,是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的关系。</p><p> 3相制。通过相生来制服克我之物。如金能克木,但木能生火以克金;火能克金,但金能生水以克火;水能克火,但火能生土以克水;土能克水,但水能生木以克土;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以克木。这是克制与反克制的循环,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生物链。</p><p> 4相化。通过相生之物来化解相克,亦即通常所说的“通关”。如金克木有水则通关,它反映了事物的“贪生忘克”的基本属性。</p><p> 5相抑。五行之间凡相生者必相抑。如,木生火,则火便要受到木的制约,木尽则火灭,此为“木抑火”。其余乃火抑土,土抑金,金抑水,水抑木。</p><p> 6相扶。即是引动。如水生木,则木能引动水,使本来安静的水“动”起来,由静态变成动态,此为“木扶水”。其余乃水扶金,金扶土,土扶火,火扶木。</p><p> 7相合。分为“天干合”与“地支合”两种。</p><p> “天干合”为正合,反映了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既有“化解”的作用又有“化生”的作用。“化解”是将本来相克的五行变成不相克并达到和谐;“化生”是转化成另外一种新的物质。以“乙庚合化金”为例,庚为金,乙为木,二者属性相克,位置相对,阴阳相异,通过“相合”而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太极”并化生为新的物质——“金”。需要说明的是,此“金”已经不是原来的庚金了。天干合包括: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有一点需要注意,在风水择日中,天干的合化经常不论两干是否齐全,单干也论化气。) 天干的“合”与“化”是无条件的。</p><p> “地支合”又分为“地支六合”,“地支三合”以及“地支三会”。“地支六合”,即“子与丑合土”,“寅与亥合木”,“卯与戌合火”,“辰与酉合金”。“巳与申合水”,“午与未合火.土”。地支的“合化”,在细究之下,由于 “地支六合”根本不具备构成“太极”的条件,所以在论命时只论其合而从不论其化。“地支六合”可以理解为“联合”,“联盟”之意,其作用是使双方得到加强,但相合之后,双方的性质并没有改变。</p><p>比如“子与丑”合,会使“子”和“丑”的状态都得到加强,但相合之后,“子”还是“子”,“丑”仍然是“丑”。 “地支三合”,即“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乃是“五行专气”之合,“申”为水初生的状态,“子”为水鼎盛的状态,“辰”为水返本还原的状态,因此三字缺一不可,“半合”之说是半合。</p><p> “地支三会”,“亥子丑会水”,“寅卯辰会木”,“巳午未会火”,“申酉戌会金”,乃是“乘旺”之合,因此三字中须有一个字为月支方可。</p><p> 8相冲。分为“天干四冲”和“地支六冲”两种。“天干四冲”包括:甲与庚,乙与辛,丙与壬,丁与癸,共四对,(戊壬,己癸属相克);“地支六冲”包括:子与午,丑与未,寅与申,卯与酉,辰与戌,巳与亥,共六对。构成“相冲”的条件有二: 1在太极图上处于对称的位置; 2阴阳属性相同,故相冲又称为“对冲”。</p><p> “相冲”的结果有“冲动”和“冲破”两种,主要由双方的旺或衰决定。旺相逢冲论其变动,休囚逢冲则不仅要论其变动,更要论其是否被“冲破”。</p><p>“冲动”有三种形式:子午卯酉冲为“地域之冲”,主位置方面的移动;辰戌丑未冲为“职业之冲”,主职业方面的改变;寅申巳亥冲为“职地之冲”,既会发生职业方面的改变,也会发生位置方面的移动。</p><p> 9相刑。包括“子卯之刑”,“寅巳申三刑”和“戌丑未三刑”三种。“相刑”主牢狱伤灾。至于为什么会“相刑”,“相刑”之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则是众说纷纭。</p><p> “子卯之刑”,子刑卯,卯刑子,无礼之刑。</p><p> “寅巳申三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无恩之刑。</p><p> “未丑戌三刑”,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恃势之刑。</p><p> 10相害。包括:子与未,丑与午,寅与巳,卯与辰,酉与戌,申与亥,共六对。“相害”即是相互损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