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周爱 <p>《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读来便让人倍感沉重的文章,这段百年来令所有国人心痛和耻辱的历史,在周爱老师的讲授下再一次缓缓地打开了时光的大门。</p> <p>一开始,周老师让孩子们反复诵读课题,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这段历史带给人的情感。“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一遍又一遍,孩子们的诵读声中充满了惋惜与心痛。</p> <p>在教学中,周老师紧扣中心句“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采用一咏三叹的教学手法,让孩子们从理解圆明园价值的不可估量继而理解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损失。</p> <p>“我更喜欢这句话,我从这句话里读出了热闹非凡的景色,买卖街一定很热闹”“如果你也是其中的商贩,你能来吆喝两声吗?”通过让孩子对文本充分的想象和讨论,从有限的文字中读出无限的风景,让孩子们嚼出文字的韵味,体会圆明园宏伟的建筑美。</p> <p>“哇!真美!”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孩子们早已沉浸在这座万园之园的盛景之中,圆明园价值的不可估量深深地入了每个孩子的心中。视频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老师适时把文中的景点与视频中的景色相对应,刚刚的想象一下子就变得具体了起来。</p> <p>圆明园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瞧!来数一数吧,我们光从这些奇珍异宝、名人字画所经历的年代就可以看出来它们价值的不可估量。</p> <p>从美好到毁灭,从不可估量的价值到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这段时周老师播放一个圆明园被毁灭大致经过后的视频,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具体。</p> <p>“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把问题抛给学生,从仇恨中抽身,从这段历史中反思。</p> <p>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课堂在同学们齐诵《少年中国说》的诵读声中结束,但爱国的种子却在心底发芽。</p> <p>一堂课下来,周老师课堂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但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教学中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课后五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组织了评课交流活动,老师们肯定了课堂的长处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教学中收获,在教研中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