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脸——窑儿头的脱贫故事

初夏

<p>窑儿头村位于分水岭乡北边七八公里处,208国道和220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此地山峦连绵,高低重迭,山大沟深,土地瘠薄,百姓以养牛羊、种地为生。因了种种原因,有些人家的日子并不宽裕。随着国家脱贫攻坚的推进,老百姓的日子才都好起来了。</p><p>2018年春节过后,我曾随家乡之音公益团队到这里拍摄过全家福,见证了刚刚脱贫的村民生活。时隔两年后再去窑儿头,又见到了喜气洋洋的他们,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努力生活得模样,叫人欣喜,欣慰。</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儿·牛儿</p><p>再次踏上窑儿头的土地,在一声声犬吠声中推开了李艳林家的大门。</p><p>妻子李俊霞呵斥住了扑过来的小狗,笑盈盈地迎接我们一行五人进门。</p><p>眼前的小院清爽利落,刚刚改造过的五间瓦房,全换了气密王新门窗。屋内,墙壁雪白,地上的瓷砖亮得可照见人影。</p><p>两口子忙不迭地倒水让座,满是喜悦。</p><p>陪着我们一起来的是曾经的驻村工作队长张红伟,两口子看到他就像看到亲人一样。那种融洽,那种亲切,也感染着我们。</p><p>“可是沾了老张光了,”李艳林说,“要不是他,俺家生活也好不成这样。”</p><p>有故事。</p><p>我们几个的目光都转向了他,他却向爱人示意说,“你说,你说。”</p><p>李俊霞看看爱人,又看看我们,说起她家的事。</p><p>原来,两个人本是一个村子的,房前屋后住着,也算青梅竹马。相爱,成婚,双双在祁县打工,日子也还过得去。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家里开销越来越大,就有些入不敷出了。一家人要生活, 孩子们要上学,让两口子慌手乱脚,单单靠打工根本无法维持家庭日常。没办法,李艳林回乡养牛,孩子只好让爷爷和妈妈一人一个月轮流照看接送。</p><p>一家人分居两地,开支骤增。李艳林那时也养牛,可资金不足,规模一直无法扩大,以致一家人陷入困顿。转眼间,孩儿大了。大儿子因在祁县无法就近升入当地高中,只好想法子回县城读书。</p><p>“都是老张帮忙办的。”李艳林感激地说,“小儿子后来转学的事也是他办的。”</p><p>那时大儿子上了高中后,留下小儿子一个人也不值当再耗费家里一个劳力陪读,张红伟又帮忙联系了可以寄宿的文武学校 。这让两口子念念不忘。</p><p>孩儿安顿好了,接下来就是家里如何增收。</p><p>窑儿头人靠山吃山,谁家没有几头牛呢?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多养牛,可资金哪里来?还是老张,帮忙跑贷款。</p><p>记忆总是那么温暖,找不着地方,有老张陪着;寻不着人,也有老张帮忙寻找。一趟一趟,一次一次,老张开着自己的车拉着在县城里跑,两次贷款都是老张打帮的。</p><p>第一次贷款四万,买了五头牛。一年后除家庭开支,还清了贷款,还增加了几头牛。看到牛的行情不错,第二次又贷了五万,买了五六头,加上妻弟给的两头牛,李艳林的牛成群了。</p><p>他盖了新牛圈,闹了新牛场。牛儿也争气,肯下。才几年,有了四十头牛。夏天两人在山上放牧;冬天,两个一起喂牛。夫唱妇随,日子和美快乐。</p><p>“靠牛儿活,天天是两个人。都在家坐着,牛儿少了不行。”李俊霞说。</p><p>牛多了,他们也舍不得雇人。就算人手紧些,累些,也不怕。过几天卖十几个,这个冬天就不太累了。</p><p>其实,这里喂牛也实在不容易。自家的地不多,仅有的一点玉茭秆根本不够用。冬天需要买草买料,一吨草二三百块钱,都得从河北往回调。再加上买料,也是不小的开支 。不过,他们已不打算再贷款了。问他们,“是不是有了钱不用贷了?”</p><p>李俊霞笑着说,“也能这样说,实际上。”</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p><p>再到李海鹏家,满心期待。</p><p>记忆里的院子,年轻的两口子,小孩儿变成什么样子了,真的很想知道。本来刚刚进村时最先经过他家,可发现家里没人,我们便转到李艳林家。半小时后再来,他们已经等候在大门口了。</p><p>两口子微笑着迎我们进门,就像迎接亲人般随意。</p><p>洁净的小院,雪白的墙壁,翠色逼眼的一架架豆角,随处溜达的母鸡,还有羞怯怯咬着袖子的小男孩,给人的感觉好幸福。</p><p>岁月静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p><p>目光落在东边小厨房的墙上,好想从那里觅得曾经留下的踪迹。</p><p>记起那年来时,东边小房子窗户旁边写着:“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我爱我家”几个稚嫩的字,那应该是孩子心里最渴望的家的样子。</p><p>然而,两口子曾有一段时间关系紧张,彼此闹得极不愉快。丈夫不爱说话,妻子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两个人无法沟通,便免不了争吵。之后妻子回了娘家,孩子也成了野孩子似的,脸上,手上常常是黑乎乎,脏兮兮。李海鹏要忙着喂牛喂羊,家里地里一个人忙不过来,去幼儿园也成了孩子的奢望。</p><p>张红伟那时几次问李海鹏心里到底是怎想的,不善言辞的李海鹏表态说,“想她!想让她回来。”张红伟就当起了“和事佬”,几次三番劝说海鹏妻子,并把孩子的照片拿出来让她看,也说起孩子没有娘亲照顾的诸多不便。</p><p>一次一次地劝说,一趟一趟地探望,最终打动了她。</p><p>家又恢复了原来和美的样子,小日子也渐渐红火起来了。</p><p>站在他的小院,看着这一溜儿刚刚改造过的整齐的五间大瓦房,院子里一边觅食一边追逐着的肉乎乎的母鸡,还有那个怯怯的小孩儿,忽然好生羡慕。</p><p>农家自有农家的乐趣,是小小县城里的我们永远无法享受到的。</p><p><br></p><p><br></p> <p>寒暄一阵,进屋。</p><p>小孩儿竟不知从哪里找出一张奖状来,上面写着“李振豪,优秀幼儿”的字样。他把奖状高高举起,爬到沙发上,背对着我们举过头顶,就那样一直举着。他的心里是想告诉我们,他现在也不是那个让人结记的孩子了吧!</p><p>在墙上,一张表上写着:李海鹏,2013年识别,2016年脱贫。是村子里的护林员,种有二亩玉米,养着50只羊。看日期是2019年。如今的李海鹏养着一百多只羊,还有二十几头牛,生活上定比之前好得多了。</p><p>临出门时,张红伟再次嘱咐道:“以后有甚事商量着办啊!”两口子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声“嗯嗯”几声。同行的丽萍大声吩咐说,“有甚你们再找他。”两口子一下子就笑起来了。</p><p>再次路过小厨房,“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几个字隐隐约约仅有些淡淡的影子,可我知道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幸福了。</p><p>忽想起他家墙上挂着的十字绣上“家和万事兴”几个字。心想:此刻或者之后的岁月,只要一家人互相理解互相疼爱,家又何愁不兴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出大山之后</p><p>年轻一代的分水岭人一家比一家过得好了,年老体弱的人又怎样呢?脱贫攻坚战后,人们最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必然会在我们一行五人的突袭之下露出原形。</p><p>忽想起孙铁儿,那个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把手电”的老人走出大山之后过得好吗?问张红伟,他说,“咱去看看他,眼见为实。”</p><p>三年前,孙铁儿居住过的窑儿头河底自然村一下子又重现在眼前。</p><p>通往河底村的道路比较狭窄,碎石满路,小路两旁长着一棵棵枝桠横生的酸枣树,车行不久便已经无法前行,只能下车步行。缘山而上,踏着石砌的台阶一步一步上山去,石碾子,旧扇车,旧窑洞,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p><p>这个村子里当时有四户人家。其他三户只在这里临时居住,这里仅是他们养牛的地方。孙铁儿也是暂时居住这里,山下的周转房已经盖好,可以入住。不过老人更喜欢这里。那时问他怎么不去住新房,他还笑笑说:“住惯了,觉得离不开这里,冬天还是窑洞暖和,不过,我等天暖和了也要走了。”</p><p>此时,孙铁儿老人搬到了窑儿头,住上了新房。</p><p>新房仅有一间,大约二十平米左右。屋内陈设有一张单人床,一张长条桌子,两个不大的箱子。电饭锅、电热水壶、电磁炉一应俱全,还有一个唱机。长条桌子下放着两盘肉,实实在在的肉块儿,不见一点其他杂菜。</p><p>老人的生活条件要比原来好多了。不过可能一向省俭惯了或是在山上住久了,他依旧想念原来的家,原来的生活。在这里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吃饭、烧水、取暖,那一样也得花钱。</p><p>好在国家政策好!</p><p>老人已享受到一户一项补贴委托经营分红,异地搬迁,社会保障兜底五保,健康扶贫双签约,用电补贴等等服务,生活比之前方便多了。</p><p>老有所养,当是如此。</p><p>张红伟的到来让老人很是欢喜,絮絮叨叨地一遍一遍诉说着他与邻里之间的事,他的慢性病,他的日常,还有他被另一个人锁起来的煤炭等等。他所有的疑问疑难,张红伟也一一作答并为他想出解决办法。</p><p>在午后的阳光里,两个人相对而立,就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般随意地聊着天。</p><p>好动人的画面!</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这一刻,在分水岭窑儿头这个地方,看见扶贫人真的是太尽心了,也看见在这件事上扶贫人真心不容易。而那些曾经因了种种原因而贫困的人能够在短短几年里走向富裕更是让人钦佩。</p><p>这一刻,在分水岭窑儿头这个地方,我也仿佛看到整个武乡乃至山西,甚至全国,那些不甘于被命运摆布的人,那些坚强的人,那些勤劳的人们,为着能过上好日子一点一点地努力着,直到一步一步富裕,那种奋力活着的样子,真好看!</p><p>脱贫攻坚已近尾声,乡村振兴已渐渐铺开。或许有一日我还会重新踏上这一片土地,那时它必定会比今天还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