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姥爷过世五年后,我终于迎来与他的纸上相遇。一直期望能找到他留给后人的一些话,让我能对他的了解多一点再多一点。然而,除了少之又少的寥寥数语,再无可寻。所习书法中的诗文,全部来于早年的阅读和熟记。他读的书不可谓不深,记忆力不可谓不强。</p><p><br></p> <p><br></p><p>作为近不惑之年的外孙,翻开他这些残存的墨迹,内心悲欣交集。他的才华之高学问之深,是我穷极一生也难以企及的。我的姥爷1921年生,兄弟六人,排名老二,家道殷实,自幼秉学好读,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法学系,毕业后随兄参加抗战,击退日军数次,解放太原,随军南下,转战西北,北上牡丹江,抗美援朝,转业地方,一生立二等功三次,为人慷慨,光明磊落,为打击日寇,解放全国,抗美援朝,地方建设做出了光辉事业,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无怨无悔的一生,他是民族的楷模,人民的英雄,家族的典范。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家族倾尽了心血,为后辈做出了榜样。我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得姥爷言传身教,所幸的是尚有这些泛黄的墨迹可作凭藉,也将真正善存之,且世代流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