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尘封五十多年记忆,满滿都是对母校感恩情

蒋顺根

<p>  今年是母校155岁的生日,也是我离开学校50周年。在朋友圈、聊天群里同学、学长纪念图文纷纷,打开了脑海闸门也汹湧。难得想起在校时的往事、糗事、高兴事。赶急拿起笔对着图文作记录,留下美好学生生活作念想,留下满滿对母校感恩情。</p> <p>先棉堂二楼有我们中一(2)班的教室,发生在我身上两件糗事,终生没敢忘。一,学校教育要改革,试验学生给学生上课。班主任董军老师选了我和马建模同学二人,记得分给我上课主题是反修防修,时间一堂课,备课一星期,资料自己找。真是难熬的一星期,看我废寝忘食难受样,好心的孙为民同学(也是我当时唯一的小学同学)仗义出手出谋划策希望帮我渡过难关。可惜我也太不长脸了,准备充分的一堂课生生让我搞砸了:第一堂课我先上,起初照本宣读还算顺利,下半课时需要自由演讲全靠记忆。关键时刻脑子一遍空白卡了壳,还是靠董军老师救场上完了这一课。二,工宣队要进校了,而且还要到教室里给我们上课。想想在教室大黑板上写上热烈欢迎工宣队几个字,又很担心自己这几个字写出来不漂亮。匆忙找位熟悉的高年级学长来帮忙(真想再见到他),热心学长不二话立马就来帮助写。问题出在黑板右下角的署名上,班文革、红小队都可以,关键“井冈山兵团”这几个字出了问题。好心学长提醒去掉这几个字,无奈当时自己心高气傲不肯放弃。结果第二天上完课工宣队师傅就找我谈话,批评不要搞山头、搞派性。真心佩服好心的学长...老谋深算!</p> <p>龙门楼,学校标志。夏天夜晚学校宿舍蚊帐里热不可奈,突发奇想拿个小凉𥱊爬到龙门楼的房顶平台上去睡觉。自作聪明以为在最高处又有风不会有蚊子来袭,想不到一觉醒来身上全是蚊子咬的包。</p> <p>宿舍里晚上睡觉有个习惯要讲故事,一人躺在床上起劲讲,众人躺床上静静听。记得二班和五班刚刚合并时,有次不知为啥我到05室(原五班)宿舍去借舍。到晚上主动要求给大家讲故事,讲的瓦岗寨程咬金下古井寻宝得宝当皇帝那一段。我躺床上大声讲,同学们也躺在床上静静听,没有一点吵杂声。我一边讲一边心里还窍喜:同学们听得介认真,难道我比课堂上老师讲得还要好?临近结束感觉不太对,悄悄起床围着宿舍上铺下铺查看一遍,发现同学已经睡着了,有的还轻轻打着呼噜。</p> <p>宿舍门前有条河,有根粗粗的管道跨两岸。初进校时经常看到有同学三三两两互相叫劲,看看谁能徒手走过去,不幸有时真有同学掉下河。</p> <p>一日三餐全靠这个食堂了,记得毎当开饭时刻,同学们拿着铝饭盒,用铝匙或筷子叮叮当当一路敲打一路走,饭前这段乐曲是必不可少的。印象深刻是每年12月26日,满滿面条一大碗,上面有浓酱赤油大大一块肉,据说这个猪还是学校里自己养的。</p> <p>当年足球场,课余好去处,你攻我守玩得嗨,缺点就是太费鞋,一双“懂经鞋”松紧鞋没有几天就会露出大脚趾头来。</p> <p>建成至今整整半个多世纪的大礼堂,现今还能继续使用不落伍,对当年设计师和施工建造者们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p> <p>看到我校大礼堂就想起当年一件事,学长学姐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台剧,名字好像就叫红军不怕远征难。缺个后台打灯光的,叫我临时去凑数。到开演时,我在后台手忙脚乱一通忙呼,意想不到演出结束效果还不错。</p> <p>看到原游泳池的照片,就想起我们这个游泳池有点怪,一直铁将军把门不开放(个中原因一直没有搞清楚),想方设法搞进去,一看心凉半截只有半池水。既来之,则游之,好在无人也能痛痛快快游一场。</p> <p>看到体育馆就想起傍边田径场上长长的跑道,经常会在此跑道晨练出一身汗。</p> <p>第三宿舍门前有几棵山楂树,毎当秋天结果无数果实累累。用手使劲摇,拿脚拼命踹,哗啦啦熟透的山楂掉一地,拿手迅速放满衣袋里。坐在一傍开怀畅吃酸酸甜甜很过瘾,但是吃完以后满嘴都倒牙。</p> <p>念慈湖边有个桃树林,初夏桃树果实刚长成,红绿相间很诱人,摘一个就想尝尝鲜,咬一口又硬又酸还沾了滿嘴毛。</p> <p>学校大门马路对面有家饮食店,菠菜油渣汤,大冬天晩上来一碗,脑袋出汗全身热乎乎。还有大海碗里菜汤面,面粗汤浓,真是鲜得来!</p> <p>学校后门应该就是现在的国际部,那时后门不远处还有个小河浜。用大头针弯弯自制钓鱼钩,可惜钓到都是一些小猫鱼。</p> <p>1970年5月14号和同学左起曹宏、张忠仁、章文毅、我、陈建江等十位同学,从上海彭浦车站出发去黑龙江。</p> <p>现在静下心来想一想,正因为在学校里磨练出来的自强、自立、自信、自理和强壮身体,才有在黑龙江九年坚苦岁月里的应对自如,得心应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