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7.12,杭州东站,太大了,层数多,出口多,加上经常分不清东西南北,早上看到的门,回来就不一定找得着了🧐</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公交站点上的早餐~沙拉煎饼</p><p>边吃边看~车来车往</p><p>小伙儿这眼神🤩</p></font></h3> <p>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西湖十景之一,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矛盾题字。</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由杨公堤入口进入,杨公堤有七个分景区,由北往南依次是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浴皓湾和花港观鱼。</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杨公堤是全国最美的林荫大道,它与苏堤平行,上面也有六座桥,被称为“里六桥”,分别是环碧桥、流金桥、卧龙桥、隐秀桥、景行桥和浚源桥。</span></p> <h3><font color="#010101"><p>早上向一对老夫妇问去西湖的路,后面跟过来一位热心的大叔,推着自行车,说“我每天都要走步锻炼,跟我走吧,我带你去”,虽有些犹疑,也难推其盛情,路上又给我把扇子,还不停的讲解(杭州普通话,听得一知半解),带我去了几个地方,介绍了一些知识,然后说如需要,日后还可继续导游,还可带我去爬宝石山,六十多岁的年龄,腿脚却是比我好多了,后来都有些跟不上了,虽有个导游甚好,终归不相熟,也不好太麻烦,便没应其好意,一路下来,领的确实都是最近的路,有代表的景,感谢杭州人民的热情好客,跟上海的比较排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p></font></h3> <p>曲院风荷·风荷御酒坊</p><p><br></p><p>南宋时,灵隐路洪春桥畔有官家麯院,取金沙涧之水,制麯酿酒。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麯院荷风”。清代,酒坊关闭,康熙三十八年,康熙游湖时御书西湖十景碑,便将“麯”字改成为“曲”,易“荷风”为“风荷”,“曲院风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p> <p>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p> <p>风荷景区</p><p>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二百多个荷花品种,是我国最大的荷花专类园。其间亭廊掩映,花树参差。风荷景区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p> <p>曲院风荷碑亭</p><p>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p><p>如今的曲院风荷是1983年以来逐步建成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 、曲院和滨湖密林五大景区。公园周围有岳飞墓庙,郭庄,杭州植物园等,组合成西湖北线常年游人密集的游览热线。</p><p><br></p><p>岳湖景区保存了康熙皇帝题书的“曲院风荷”景碑小院,那块景碑是仅存的两块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p><p>竹素园景区近年才建成开放,它原为清初西湖名园之一,竹石亭榭,曲水萦环,清幽雅致。</p><p>滨湖密林景区则为游人准备了账篷,吊床,竹木小屋。在此可以野炊,垂钓,娱乐,聚会。</p><p>迎薰阁是为游人凭高赏景,登阁远眺,可见“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风景。迎薰阁下,辟有荷文化陈列室,向人们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及寄寓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观照和道德追求的种种艺文佳作。</p><p>园北侧靠近岳坟商业区的位置开设有风荷酒苑,建有仿古酿酒作坊和几座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酒楼。</p> <p>岳庙,多称为岳王庙,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间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历代迭经兴废,现存格局于清代重建后形成,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墓园坐西向东,忠烈祠和启忠祠坐北朝南;岳王庙大门,正对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墓庙与岳湖之间,高耸着“碧血丹心”石坊,寄托炎黄子孙对爱国英雄的敬仰之情。现岳飞墓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p><p><br></p><p>檐间“心昭天日”匾额是叶剑英元帅于1979年岳王庙重建时题书的。</p> <p>苏堤北头,在东浦桥与跨虹桥之间向西有条堤,那就是金沙堤。金沙堤始筑于南宋淳祐年间,清雍正九年总督李卫重筑。</p><p>堤体为西湖清淤泥堆筑而成,以自然式块石砌筑驳岸。它将里西湖一劈为二,靠北的区域构成岳湖,连接曲院风荷与岳庙,靠南的区域就是里西湖。</p><p>金沙堤上有座带亭子的桥,名为“玉带桥”,李卫重筑金沙堤时始建玉带桥。供岳湖和里西湖间船只通行,桥身设三洞以泄水,状如带环,故名“玉带”,现玉带桥保存清代形制,为三跨梁柱式石桥,玉带桥上建有桥亭,为清代风格的重檐歇山顶混凝土亭,青瓦红柱,形态轻盈。</p><p><br></p><p>张艺谋导演的印象西湖就在这片水域演出。</p> <p>位于杭州西湖旁的风雨亭原系纪念辛亥革命先驱、鉴湖女侠秋瑾祠堂所在。1959年祠堂被拆除,后于其地建亭以志之。亭以秋瑾临刑前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句而得名。</p><p><br></p><p>秋瑾曾经在游西湖时对身旁的革命好友说,想要与岳飞同葬于西冷桥畔。因此在1908年的2月,即秋瑾遇难3个月后,秋瑾一生中的两位挚友吴芝瑛、徐自华商定:按照秋瑾遗愿,合力营葬鉴湖女侠于杭州西湖。</p> <p>西泠桥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位于西霞岭麓到孤山之间,又名西林桥。古时,原为一处风景如画渡口,古人诗画中的所谓“西村唤渡处”、“船向西泠佳处寻”,指的都是这里。</p><p><br></p><p>西泠桥是西湖最美的桥,人们来这里主要是寻访西泠桥畔的埋香之所——慕才亭,即苏小小墓。</p> <p>“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古老传说苏小小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处。苏小小是个南齐才妓,钱塘(今杭州)人,家在西村附近,苏小小聪敏美丽,有才华,知自爱。有一次,她乘车出水落石出游,在白堤遇到一个叫阮郁(南齐宰相阮道之子)的青年,骑着马从断桥缓缓而来。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就吟了一首诗,“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诗中的西陵,就是现在的西泠桥,苏小小死后就葬在西泠畔西泠桥侧。由于苏小小与阮郁在西泠桥上的那首定情诗,所以这儿也称作“苏小结同心处”。</p><p><br></p><p>“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曾经受她银两资助得中功名的滑州(镇江)刺史鲍仁,将其葬于西泠桥畔。在她的墓上建造了一座慕才亭,人们每过此桥都要到她墓前凭吊一番。现在,墓已毁,仅存朱红栏杆的六角亭。</p> <p>武松墓原位于西泠桥畔。今武松墓是基于旧墓(修于1924年,1964年被平毁)的老照片的基础上,于2004年重建,由墓圈、墓碑、石牌坊和墓道组成。牌坊上镌有“嵚奇瑰伟”四字篆书,两侧石柱上刻着由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撰写的一副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p> <p>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三</p><p>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在“平湖秋月”御碑上题诗: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浣影镜光柔。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秋万顷流。</p><p><br></p><p>天气有些阴云密布,不然从远处就能看见雷锋塔,接下来可能都是雨天,看预报以为今天也去不了,电没充足,不过还好,算是抢了半天时间。</p> <p>路为白堤,白堤尽头是断桥</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白堤从断桥开始,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一公里,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起来。</span></p><p>白堤,原称白沙堤。是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的时候来西湖游玩,曾经写下诗句来赞美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把这条长堤命名为“白堤”。</p><p><br></p><p>“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院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p><p><br></p><p>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p><p>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p><p>断桥享誉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p><p><br></p><p>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8.8米,宽6.6米,单孔净跨6.1米 ,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p> <p>断桥残雪,西湖十景之四</p><p><br></p><p>断桥残雪有几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每当雪后初晴,来至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冷艳之美。</p><p>又有人认为,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日,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故以“残雪”名之。</p><p>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是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意向言《断桥残雪》,或言月影也。</p><p>还有一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冬日雪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p><p><br></p><p>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p><p>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p><p>乾隆十六年,在“断桥残雪”御碑上题诗:想像银塘积素余,湖光山色又何如。近从赵北桥边过,一例风光入翠舆。</p><p><br></p><p>“孤山不孤,长桥不长,断桥不断”这个是杭州的“三大怪”。是自古就有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的杭州的景色特点。杭州由一个地方叫孤山,原本是一个孤岛,但后来建造白堤时,与白堤相连,故“孤山不孤”。而断桥,则不是一座断的桥;杭州有一座桥叫“长桥”,但此桥实际并不长,所以为“长桥不长”。</p><p><br></p><p>两三个小时下来,还有轻车熟路的,也不过草草走了西湖的三分之一 或许不到,没有好身体,好脚力,不用个三五天,西湖 怕是游不下来</p> <p>杭州楼外楼菜馆是一家名闻中外、有160年历史的名餐馆。它坐落在西湖孤山脚下,与西湖风景中的一些很有名的自然和人文景点: 平湖秋月、放鹤亭、玛瑙坡、西泠桥、苏小小墓、六一泉、四照阁、西泠印社、俞楼、秋瑾墓、中山公园、文澜阁、浙江博物馆等为邻。</p><p>楼外楼创建于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它的创始人叫洪瑞堂,是一位从绍兴来杭谋生的落第文人。他与妻子陶氏秀英自双亲亡故后由绍兴东湖迁至钱塘,定居在孤山脚下的西泠桥畔,以划船捕鱼谋生。因夫妻双双是从鱼米之乡的绍兴而来,在烹制鲜鱼活虾方面有一技之长。 楼外楼先是捕鱼虾选佳者烹制出售,后来想到西泠桥一带无饮食店,便在略有积蓄之后开了一片规模较小的菜馆,当初仅是一处平房,地处六一泉旁,位于俞楼与西泠印社之间。</p><p><br></p><p>菜馆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店主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得到启发而取为"楼外楼"。</p><p>另一种说法是因菜馆建在近代著名学者俞曲园先生俞楼前侧,洪瑞堂就到俞楼请先生命名,曲园先生说:"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外侧,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叫做'楼外楼'吧!"这两种说法都为菜馆增添了文化情趣。</p> <h3><font color="#010101"><p>7.13 因为下雨,到附近的浙大玉泉校区转了转,雨中有些景色也是挺美的,拍了些照片,可惜后来很多都丢了,校园挺大,诸多教学楼,宿舍,食堂(看到两个:怡膳堂,靓园),食堂里各种菜系,种类繁多,也不贵,在校师生都是有补贴的,不对外,正好碰到一个老师,她说可以用她的卡,于是我就体验了一下,菜还可以,米饭不如东北的,现在的大学生也真是很幸福了,就是各种诱惑摆在面前,不知道会不会有选择纠结🤓</p></font></h3> <p>7.14 苏堤</p><p>“苏堤”是诗人苏轼·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府时,用“西湖”的淤泥建造而成。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条长堤命名为“苏堤”。</p> <p>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p><p><br></p><p>“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苏堤观景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p><p><br></p><p>苏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堤身用疏浚挖出的葑草和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到栖霞岭下,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5)。堤有6桥相接,现长2797米,堤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为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p> <p>现“西湖十景”碑中,只有“苏隄春晓”和“曲院风荷”为康熙帝当年御题真迹,是仅存的两块十景原碑。故历史文物价值极高。为市级文保单位。</p><p> </p><p>碑在苏堤压堤桥南,望山桥北,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56米,宽1.05米,厚0.22米;碑额正反面浮雕海水和云龙图案;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苏堤春晓”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两次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碑座方形。雍正八年改亭为建岑楼,清未则为小屋,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碑亭。文革时碑断数块,至后补整树立。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攒尖顶木构亭,座西朝东,面积为12.2平方米,通高4.8米。</p><p>乾隆帝1751年御题的七言绝句:</p><p> 通守钱塘祀大苏,取之无尽适逢吾。</p><p> 长堤万古传名姓,宵让夷光擅此湖。</p><p>这里有个疑问,贵为帝王的乾隆为何要来到杭州“祀大苏”——祭祀苏东坡呢?对照碑文,原来是个“记”字。首句“通守钱塘”,出自苏东坡的《别天竺观音诗》序:“余昔通守钱塘,移莅胶西。”通守,职位次于太守,佐理郡务,亦称通判。苏东坡曾在杭州当过通判,故乾隆皇帝来到苏堤,提起杭州的父母官就记起了苏东坡。</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57, 57);">苏堤春晓碑上有两个繁体字。一为“蘓”字,与常见的繁体字“蘇”写法不同,康熙将草头下面的“鱼”“禾”位置对调;再就是“隄”字,没有用“土”旁的“堤”而写成了“阝”旁。</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57, 57);">“蘓”字早在唐代《干禄字书》中即已收录,注明为“蘇”的俗字。在过去,一些汉字的左右部件位置可以互换调用,如够—夠、秋—秌、和—咊等。其实,“蘓”字这种“鱼”“禾”对调的写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陶盖文“蘓(苏)解为”中即已出现。</span></p><p><br></p><p>“隄”和“堤”均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干禄字书》注明“隄”为正字,而现在的通用汉字“堤”为俗字。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隄”为“堤”的异体字予以淘汰。</p><p>由此可见<span style="color: rgb(57, 57, 57);">“蘓”“隄”两字早已有之,认为康熙写了别字,并杜撰出很多传说的说法有些唐突。</span></p><p><br></p><p>苏堤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有诗为证: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p> <p>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解放后六桥重新加固并拓宽,桥栏杆全部采用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古桥原有风貌。桥头所见,各领风骚。</p><p><br></p><p>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p><p>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p><p>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p><p>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杭州有“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六桥”指的就是苏堤上的六座拱桥。</span></p> <p>望山桥下小松鼠</p><p><br></p><p>苏堤是一条南北贯通的林荫大道,贯穿着西湖西侧的走廊,长度约为2.8公里。沿岸湖光山色,风景秀丽。途中的几棵大树边,还有众多小松鼠嬉戏打闹</p> <p>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p><p>六桥烟柳听莺语,荷漾苏堤映春晓</p><p><br></p><p>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p><p>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p><p>”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p> <p>花港观鱼,西湖十景之六</p><p>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花家山麓有一条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入溪中,故名花港。</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花港观鱼位于西湖的西南角,靠近苏堤的部分较为精致,靠近杨公堤的部分较为野意。</span></p> <p>马一浮纪念馆</p><p><br></p><p>“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因为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很多人记住了这句话。但是更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出自浙江大学校歌,而这首已经传唱了70多年的校歌,出自国学大师马一浮大师之手。成均就是大学的意思。</p> <p>千古人仙传佳话,苏堤漫过矗雷峰</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雷峰塔最早建于宋朝,是当时并存的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后纳土归宋)的忠懿王钱弘俶所建,公元975年始建,历时6年完成。当时这个王爷府中有多位妃子,但其中一位黄姓妃子最受他的宠爱,并且这位黄氏贵妃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崇信佛教多年的吴越王为了境内风调雨顺、子孙后代平安广建佛塔。就下令在西湖南边的山峰上修建了此塔,当时起名叫黄妃塔,也叫皇妃塔,(只可惜皇妃塔建好的第二年,吴越国王就被逼归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以建塔的地点称呼此塔。于是,雷峰塔渐为人知,而它的原名则少有耳闻了。</p><p><br></p><p>“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七。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因《白蛇传》而名闻天下。历史上的雷峰塔曾两次遭遇大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宣和年间,方腊起义,一把火把外面的木结构塔身加以焚毁。南宋年间,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个时候流传的。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烧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毁了雷峰塔外部的木质楼廊,使塔仅剩内部的砖石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至近代,雷峰塔的砖石被神话,导致盗挖盛行,终于使年久失修的砖塔身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突然坍塌,<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span>鲁迅先生为此还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99年,雷峰塔的重建工作终于启动。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进展顺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通高71.679米,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全塔上、下、内、外装饰富丽典雅,陈设精美独到,功能完善齐备。2002年11月1日,在原址上重建的雷峰塔正式对外开放,一段78年的断层,一片西湖十景的残缺,终于在这一天宣告结束。</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雷峰塔建造在夕照山的雷峰上,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p><p>“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这是元朝诗人尹廷高对雷锋塔落日余红景色的描写。</p><p><br></p><p>夕照毓秀意为:夕阳照射下的雷峰塔孕育出了杭州西湖的另一番秀美景色,夕照毓秀照壁的正面书有“南无阿弥佗佛”,照壁的外面是景区最南端一个很大的放生池,波光粼粼,鱼鳖杂陈。</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景区大门前,地面上镶有大型的团凤雕刻。</p> <p>一个苏堤下来,累得够呛,听进塔的人说,跟许多类似,基本是新建的,就是想爬也爬不动了,远眺一下,打卡留念吧。</p> <h3><font color="#010101"><p>《回家》雕塑是根据民间神话传说《白蛇传》情节提炼创作而成。相传,白娘子被法海困入雷峰塔十年后,儿子许梦姣高中状元荣归故里,在父亲许仙与小青的陪同下,在雷峰塔前拜告母亲。三人合力斗败法海救出白娘子,表现出许仙、许梦姣和小青用船接白娘子“回家”团圆的感人场景。</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雷峰塔处遇到猫,营养丰富的样子,看来生活不错。</p><p>←_←</p><p>从雷峰塔返回时在路边的亭子里歇息</p><p>左面黄短裤说:我这么年轻的小伙咋照这么老?右面一身黑说:我的更老!ha,ha,</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十,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p></font></h3> <p>7.16 孤山行</p><p>孤山东接白堤,西连西泠桥,形如牛卧水中,浮在碧波萦绕的西子湖中。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是在孤山与白堤相连的地方。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山,也是西湖文物胜迹荟萃之地,现有胜景30处。</p><p><br></p><p>宋理宗在此建过西太乙宫,清康熙、乾隆在此建过行宫;</p><p>孤山东南隅,有“平湖秋月”;南麓有面湖背山的精美园林中山公园;平台东有景物奇秀的“西湖天下景”园亭、有收藏四库全书的浙江图书馆、有清代学者俞木越的故居俞楼、有陈列文物史记的浙江博物馆、有纪念宋代学者欧阳修的六一泉、有清代我国七大书阁之一的文澜阁、有百年老店楼外楼;</p><p>山之西面有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旁有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墓和雕像;北麓有放鹤亭,为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千古流传的“梅妻鹤子”故事发生在这里;山颠有宋建四照阁,废后近几年重建四照亭;苏曼殊墓;陈士英墓;林启塑像。</p><p><br></p><p>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p><p>社址坐落于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李淑同弘一法师将其所刻印章全部捐给了西泠印社。 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10月12日—11月27日,“临淄新见战国两汉封泥展”在西泠印社举办。</p> <p>孤山是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是西湖中唯一的最大的天然岛屿,面积20公顷,山高38米,为西湖群山最低的山,走在山间小径颇有山林的感觉。</p><p><br></p><p>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闻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岛,孤山景色早在隋朝时期就已闻名遐迩,“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就是对孤山的高度赞誉。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明代凌云翰有“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的佳句。</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藉徵鸿雪。</span></p><p><br></p><p>宋代诗人林逋·林和靖曾隐居于此,孤山北麓的“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就是纪念林和靖的景胜,林和靖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喜种梅养鹤,流传着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梅妻鹤子”之说,世称孤山处士,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成为从古至今咏梅的第一佳句,无人能与伦比。</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73, 73, 73);">西泠印社园内有四个亭子,全部始建于1920年之前。其中有两座为毛杉木亭,名“石交亭”与“剔藓亭”;一座为依墈而立的四方石柱歇山顶亭,名“鉴亭”。此三亭取名皆与篆刻艺术有关。另外年代最早的一座(1905年),为一“封闭式建筑小品”,由西泠印社创始人叶铭先生所建,并使用了明代故亭之名,即为“仰贤亭”。亭三面都有匾额,分别为赵朴初、王个移、沙孟海所书,亭内北壁嵌有吴石潜摹刻扬州八怪之一罗两峰所绘“丁敬身画像碑”,东西两壁则为“廿八印人遗像”,中置一张1910年的石桌,边上亦有篆书铭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仰贤,望文生义,仰前贤功业,慕道德文章,此处此时所仰之“贤”,名为西泠八家之首丁敬,进而泛指已故印人,且没有特定的地域、门派之分,胸襟大度。在白苏余韵之地,借仰贤之概念,以此祭祀此前的印坛名流,表明传承浙派篆刻文化乃至中国印学的立社意图。</span></p><p><br></p><p>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岛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p> <p>题襟馆建于民国初,是西冷印社最高处,是吴昌硕在杭州的“创作别墅”。</p> <p>关于“孤”字为何少了一点,当地导游给出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一种答案是,孤山上,在南宋理宗时曾建有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康熙年间改建为行宫,雍正年间又改为圣因寺,后因兵燹化为灰烬。孤山风景特别优美,却一直被自称孤家寡人的皇帝所占有,因而就有了“孤山不孤寡人孤”的说法,所以,“孤”字特意少写了一笔。另一种答案起因于“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的西湖三绝说法,故而这个“孤 ”字就少了一点。</p><p><br></p><p>关于“孤”字《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孤,无父也。从子,瓜声”,明确了孤字的右半边为瓜,那么为何又少了一点呢?</p><p>篆书“孤”字的右边为“瓜”,与《说文解字》相符(因《说文解字》是解篆字的)。在由小篆向隶书演变的“隶变”过程中,隶书则讹变简省为“爪”,行书、楷书承继了这一特点,到简化汉字时又恢复为“瓜”。“孤山”二字为行书,故“爪”的中间一竖与右捺顺笔相连。</p> <p>鹫香庭遗址是清“行宫八景之一”。</p><p>行文介绍:此处丛桂常青,花开时天香馥郁,子累累如瑶珠,旧志所称月中桂也,唯灵鹫山中有之,遂取“鹫岭天香”句意,御题曰“鹫香庭”。现遗址展示部分包括鹫香亭台阶、庭院、走廊及围墙遗址。</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公园高处建有万菊亭、四照亭、团结亭,</span>在领要阁东面不远的地方,山道旁竖立着两座太湖石假山,石上嵌一诗碑,刻诗描绘孤山景色,并赞其为国内园林之绝胜。诗后有一方篆章政在养民,据说是乾隆所写。山后还有鸡毛信塑像、中山纪念亭、营造于 1929年的中山纪念林。假山南面是一条登山小径,周围密林笼翠,烟云滋润,假山奇峰如闲云飘然,故乾隆题名“绿云径”。绿云径原为清乾隆帝御题“行宫八景”之一。</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离开绿云径,继续前行,在一个岔路口处,这座混凝土结构的亭子,看似民国风范,听说它的名字叫“团结亭”。</p><p><br></p><p>走了近一上午,看孤山导游图,也就一小部分,拾阶而上,处处有道,走走就不知东南西北了,仿佛来时路,再看已不同。</p><p><br></p><p>不知皇帝们是否得随时配备哄蚊子的,太厉害了,隔着衣服咬,后果很严重🥵</p> <p>汉三老石室位于杭州西泠印社观乐楼南,文泉西。建于1921年。汉三老石室整体外形仿吴越宝箧印经塔(阿育王舍利塔),重檐攒尖顶,顶部又是一个小型的石质宝箧印经塔,造型结构是仅有孤例,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价值。</p><p><br></p><p>三老石室上多有楹联匾额。石室门楣有楷书匾额“汉三老石室”,冯煦1923年书。石墙上有楹联三副,其中门旁有楹联两幅,中间一副为丁上左撰,黄葆戊1925年书:“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此联外还有一联,1924年张钧衡集葩经。“我思古人有扁斯石,其究安宅莫高匪山”。北面石柱上有一联,由朱景彝1924年题: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千秋。</p><p><br></p><p>室内藏有距今约1900多年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及自汉魏以来至明清各代的原始石碑十多块。《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p><p><br></p><p>三老是汉代掌教化的官职,三老碑是三老第七孙名邯者所立,此碑碑文基本完好,记录了一位“三老”祖孙三代的名讳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全碑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经鉴定,刻于东汉建武年间。目的是让后代子孙在言语文字上知所避讳,并且记住祖先的德业,晓得祖先的忌日,便于后人祭祀,故而称之为三老讳字忌日碑。</p><p><br></p><p>1922年,首任社长吴昌硕专为汉三老写了《汉三老碑石室记》。“三老神碑去复还,长教灵气壮湖山。漫言片石无轻重,点点犹留汉土斑。”</p><p><br></p><p>汉三老石室旁有石雕经幢一座,系弘一法师手笔《佛说阿弥陀佛经》全文。室前石雕老者为丁敬,号龙泓山人,系钱塘布衣,毕生从事金石,为一代宗师。</p><p><br></p><p>“三老碑”如何辗转来到西泠印社,其中还有一段佳话。清咸丰二年(1852年),“三老碑”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因其巨大的历史和文字研究价值,被誉为“浙江第一石”。此碑先为余姚周世熊所得,后归丹徒陈渭亭所有。1921年秋天,有外国人欲以重金购买并运往国外,陈氏意已应允。国宝面临外流的消息传来,吴昌硕等人焦急奔走,发起募赎石碑的活动。西泠印社发布募捐公启,呼吁社内外人士积极捐助,吴昌硕等人还捐献书画印谱举行义卖。最后集60余人之力,以8000银元重价赎回。为保护文物,次年又修筑石室存放石碑,吴昌硕亲撰《汉三老石室记》记录前后事由。“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如石室楹联所书,这一珍贵石碑文物,连同保护国宝的爱国义举,都长久地在此留存。</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岁青岩,位于孤山西坡,汉三老石室之下,系山阴州山吴隐与其从孙吴善庆于1918年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吴隐,山阴州山(今属绍兴县)望族吴氏“中和堂”第十七世孙,原名金培。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吴善庆,山阴州山望族吴氏“中和堂”十九世孙,民族资本家,爱国民主人士,西泠印社“赞助社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吴氏祖孙为其先世岁青吴公表德,以“岁青”二字名岩,并同撰文一篇以记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书画大师吴昌硕,时任西泠印社社长,篆书此记,勒于崖(岁青岩刻文系大篆,较难辨识)。岩壁“岁青岩”三字,1918年勒,楷书,横列,无书人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p><p>石柱上楹联一副,1933年童大年题书:“西泠印结千秋社,东汉石传三老碑。”此联咏岁青岩上后来所建的“汉三老石室”,与岁青岩无涉。</p> <p>小龙泓洞</p><p><br></p><p>小龙泓洞位于杭州西泠印社社址内,于1922年7月人工开凿,以“浙派”篆刻始祖丁敬的号命之。从印社北门进入,再沿小径往左,为小龙泓洞,洞内汇聚吴昌硕、叶为铭、王一亭手迹。洞的上部有摩崖刻石四字隶书“小龙泓洞”,无款识。下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隶书所题《小龙泓洞记》。</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小龙泓洞壁上刻有送子观音图,印社人王震刻绘,吴昌硕填词。</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洞口左旁为皖派篆刻家邓石如石刻立像</span></p> <p>华严经塔位于杭州孤山山顶平面正中,是西泠印社建筑制高点,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同人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于原址建华严经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p><p><br></p><p>经塔呈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华严经》是佛教的主要经典,筑塔藏经,一般用于广结佛缘、弘传佛教,是佛教实现其以慈悲普度众生理想的重要方式。印社内的华严经塔,佛理与石刻、书法相契合,上八级塔身皆用深浮雕刻画佛理故事,其中第八级南面刻毗罗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顶现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平伸,雕工精细有神。东南有文殊,西南则为普贤,合称“华严三圣”。佛光彩云,圣洁威严。九、十两级砌金农所书《金刚经》,下一级砌华严经石座,上有海宁周承德所书《华严经》和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书《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边缘刻十八应真像,下刻捐资者姓名。无论是文字或造像,都有圆润生动的线条。</p> <h3><font color="#010101"><p>中国印文化主题邮局</p></font></h3> <p>吴昌硕纪念室(观乐楼)</p><p>观乐楼位于西泠印社华严经塔西,1920年由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重孙吴善庆捐资所建,用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丁仁撰文,吴昌硕书丹,勒碑记之。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曾访问鲁国,请求聆听观看周朝等的音乐舞蹈,观乐就由此得名。1927年夏,吴昌硕曾小住西泠印社观乐楼。1957年观乐楼辟为吴昌硕纪念馆,并将原吴昌硕为题襟馆所题之联移至观乐楼,上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下联“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p><p><br></p><p>趣味修剪</p><p>动作太有趣了,谢谢我的抓拍 😚,其中一个还用他的剪刀手为我拍了照🤠</p><p><br></p><p>悟空回眸</p><p>小姑娘的爸爸在底下喊,啥动作啊,猴哥,找二师兄呢🤩</p> <p>四照亭</p><p><br></p><p>从放鹤亭沿山径向西,在孤山的最高处有一座具有浓重北方园林风格的方形敞亭,单檐四角攒尖顶,色彩明艳、气宇轩昂;琉璃瓦、大红柱子,还有那明显表现出如福寿康宁等寓意的木雕和女墙围栏,都在暗示它并非产自江南本地的民间之物。</p><p>这个亭子叫“四照亭”,四照亭坐落池中,取名为阳光普照之意。此亭上悬清末状元手书“四照亭”匾额。笔力雄健,刚劲流畅。该亭四面环水,西有曲桥同回廊相连,门楣上悬“涛音”匾额,为清代书法家桂馥(乾隆进士)所书。是清雍正七年,浙江都督李卫命人建造的。因清康熙十年(1671),康熙曾御题“云峰四照”以纪胜,就是“四照”给这个亭子命了名。园林中的亭子有两大功能,观景和景观,以观景为第一。在山巅建亭的主要功能就是观景,而且可以远眺和环顾,四照亭就把这一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站在四照亭里,四面临风,阳光四照,近看可赏清行宫绮丽奢华的建筑;环顾远眺,则可东望锦带白堤,南观潋滟西湖,西赏绵延群山,北览苍翠葛岭,各处美景尽收眼底。</p><p>乾隆南巡里,把这个亭子定为清代行宫建筑八景之一,并作御诗《西湖行宫八景·其一·四照亭》,诗中写道:“孤山最高处,更据圣湖中。峰色回环翠,花光澹荡红。堤虹遥饮练,波縠净披风。方喜奇全揽,翻牵兴莫穷。”四照亭也正好位于清行宫中轴对称结构的中轴线之上。</p><p>《老残游记》作者厉鹗也登过此亭,并写下一首七绝《早春登孤山四照亭》:“涩蹬盘回竹尾斜,东风先入梵王家。吟筇更上梅多处,四照山光四照花。”</p><p>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时,敌伪当局曾易亭名为“双照”。1956年的一场飓风,把原亭毁掉了。飓风过后,当年就依原样进行了重建,现亭石制须弥座台基仍为清代遗物。</p><p><br></p><p>范公亭</p><p>亭楣上有当今书法家张继先生隶书“范公亭”三字。</p><p>柱子上有一副姜东舒先生书吴亟卿先生颂范公亭联,“慕子陵和靖之高节,贻百世千秋以美文”。读此联可悟出此范公亭是为纪念范仲淹先生而建。除此之外,亭内亭外无其它有关范仲淹的文字记载及片言说明,可谓孤山孤亭孤联。</p><p><br></p><p>万菊亭</p><p>万菊亭位于西湖天下景亭的西侧,与西湖天下景亭上下相望,互为对景。它建于民国初期,为纪念在杭州举办第一届菊展的民国海军中将张又莱而建。</p><p><br></p><p>敬一书院</p><p>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浙江巡抚赵士麟在孤山山巅东北隅辟建,赵士麟是有书院情结的。当他还是小小的河北容城县令时,就试着办了一所“正学书院”。他有一个信念:“养民必先造士,造士必先明理”,老百姓有文化就会有见识,有见识才能构造和谐社会。因为平生最重一个“敬”字,他将书院取名为“敬一”,意谓“一念不敬,心便放逸;一刻不敬,体便松懈;一言不敬,言便招尤;一事不敬,事便取悔”——这般明朗正直的个性,近乎苛刻的道德自律。那个年代的读书人,是有使命感的,他们称自己为“士”,士可杀不可辱,士为知己者死,士不可不弘毅。</p><p>敬一书院开张了,址设孤山,与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之墓为邻。严格说来,敬一书院更像是百家讲坛的性质,每月集会两次,初一聚名士谈心性,十五请儒师授经道。赵士麟也会亲自为士子授课——身为康熙三年的进士,他的学养可不低,著名的《台湾善后疏》仅五百多字,字字珠玑。巡抚大人的演讲最有轰动效应,旁听者一直站到院子里。清风明月,道德文章,孤山从此又多了一道风雅的传说。</p><p>一年后,赵士麟离开浙江,敬一书院便散了,成了杭人纪念他的“赵公祠”。到清代后期,赵公祠的来历在民间记忆中已漫洇不清,认为此赵公敬的是财神爷赵公明,索性将它改建成了财神庙。清道光年间,浙江布政史、赵士麟的云南同乡朱嶟登上孤山,命人在赵公祠的外墙上,刻下五个大字。今日我们上得孤山,还能在那片绿树掩映的白墙上面,看到那五个孤寂而温暖的大字:“孤山一片云”。</p><p>1994年在孤山东麓一处被称为“财神殿”的民居院落,挖出一块“敬一书院界”的碑石,人们又重新认识了这座书院。1999年按清式书院建筑风格对它进行了重修。主体建筑由前后两进厅堂和左右两厢房构成四合院,院西侧另辟园林。书院前一进厅堂题额“瀛屿芬馨”,后进厅堂题额“秀萃明湖”,堂内展出孤山历代名胜图,包括平湖秋月、孤山霁雪、清帝西湖行宫八景等,串联成一幅“文化的孤山”长卷。</p> <p>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p><p>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p><p>——西湖天下景</p><p><br></p><p>这副楹联的作者是甘肃文化名家黄文中。他不仅写下了“西湖天下景”亭的这副楹联,还为西泠印社、灵隐寺、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湖心亭等十几处西湖景致创作了17副楹联。</p><p>今年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初中语文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9月起,全国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统一使用这个教材。其中,初一语文教材下册中有个“名联欣赏”小栏目,收录了“西湖天下景”亭楹。</p><p>光绪年间,太平天国和清军大战于西湖之上,战乱毁掉了杭州很多人文历史景观,孤山上的庙宇宫殿几乎被毁殆尽,现在中山公园的“天下第一景”就是当年幸存下来的行宫御花园。</p> <p>中山公园位于西湖孤山南麓的中部,南临西湖,是清行宫的遗址。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雍正五年(1727)改为圣因寺。乾隆十六年(1751)在圣因寺西另建行宫,同治元年(1861)毁于兵燹,仅存遗址。</p><p><br></p><p>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现存有建筑园林遗址遗迹。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p><p><br></p><p>行宫遗址位于孤山南麓中部27和28号之间,南临西湖,整体院落座北朝南,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因借孤山地形建造的后苑。院落和园林的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建筑遗迹较为丰富,包括院墙墙基、头宫门、垂花门遗址、楠木寝宫遗址、鹫香庭遗址、玉兰馆遗址等。后苑现存“行宫八景”的部分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等。</p><p><br></p><p>清行宫遗址方位图和清行宫遗址景区导览图标出的景点有:1.牌坊、2.头宫门、3.垂花门遗址、4.月台遗址、5奏事殿遗址、6.楠木寝宮遗址、7.鹫香庭遗址、8.玉兰馆遗址、9.贮月泉、10.领要阁遗址、11.绿云径、12.四照亭等景点。</p><p><br></p><p>清末,圣因寺部分园地与西太乙宫廷院连接辟为御花园。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公园。中山公园的匾额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题写。楹联写的是:山外皆山,峦岫绕成清净界;画中有画,笙歌谱就太平图。</p><p><br></p><p>中山公园正门是在清行宫的“头宫门”遗址上重建的。正门为三开间硬山两坡顶木结构建筑,这里有许多建筑构件以及墙基等均为清代遗物。正门东、西两侧墙上置“行宫八景图”和“清行宫遗址导览图”。</p><p><br></p><p>清行宫遗址正对面的湖岸上,耸立一座牌坊,原为清行宫前牌坊,1927年改为光华复旦,现为2005年重建。</p><p>“光华复旦”出自上古时代的《卿云歌》: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为光明又复光明之意。</p><p><br></p><p>公园门前的一对汉白玉狮子,雕刻精细,造型优美,系明代魏忠贤生祠之物,清时移至此,是杭州最古老的石狮之一。</p> <p>7.18 阳光明媚,再次走进浙大校园,感受一下求是精神。</p><p><br></p><p>求是精神是浙江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灵感来源于哈佛大学校训Veritas(拉丁文,意为真理),抗日战争期间由时任校长竺可桢提出。</p><p>1936年,竺可桢先生就任浙大校长。1938年11月,竺校长在广西宜山主持召开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校训,作为探求高深知识,培养健全人格的准绳。何谓“求是”,竺先生在题为《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讲演中这样阐述: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在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着只眼,来研究是非得失。”竺先生还说过:“校训为求是,实事求是,自易了然,然而言易行难,一旦利害冲突,甚难实行‘求是’精神。近世科学始祖首推哥白尼、伽利略以及布鲁诺三氏,除前一人著书外,后二人一秉求是精神,历险如夷,视死如归,以身殉科学。……壮哉求是精神!此固非有血气毅力大勇者不足与言。”</p> <p>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位列985,211工程,是我国高等院校C9联盟成员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 双一流大学,有东方剑桥之称。坐落于浙江省省会,美丽的杭州。浙江大学的美,不止某一点,而是五个校区!</p><p><br></p><p>浙江大学目前有五大主要校区,分别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的紫金港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的玉泉校区,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路268号的华家池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的西溪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51号的之江校区,这些校区各有不同的作用。</p><p>有一个校区充满了历史的文化底蕴,那就是玉泉。玉泉的美,是清冷的,它不同于时代的变迁,保持着自身如水墨画般的孤傲。虽然这里荟萃的是理工科和研究生,但是却依旧感受到了这里个校园浓浓的文化气息。</p><p>浙江大学规模最大是玉泉校区,园陵式的校园;最独特最漂亮是之江校区;紫金港比较奢华;玉泉是建在山脚下的一个校区,入玉泉就已经在爬山了。如果论风景的话,推荐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因为这里更有欧式的一些特色,很漂亮。之江校区的环境很不错,尤其是一池碧潭,还有钟楼红房子,老建筑比较多,非常适合拍照。</p> <p>7.18 南屏晚钟,西湖十景之九</p><p><br></p><p>南屏山北麓的净慈寺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供养南山佛教开山祖师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慧日永明禅院”。地处怪石参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间。南宋时改名为“净慈禅寺”,与灵隐寺,昭庆寺,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净慈寺初建时就设钟楼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嫌旧钟太小,重铸一口重达10吨的巨钟,因钟声洪亮,再加上寺后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钟敲响,钟声更是穿穴回荡,传播山谷,远飘大半个杭城。清康熙南巡时,以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籁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改称“南屏晚钟”。</p><p><br></p><p>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p><p><br></p><p>铜钟在连年战乱中悄然消失,钟声沉寂近百年。现在的钟是日本佛教界1984年捐资相助,重铸而成的悬挂在重建的二层三檐钟楼内。现在的青铜大梵钟高3米,重10余吨,钟上铸有6.8万余字《妙法莲华经》。</p><p><br></p><p>清乾隆为“南屏晚钟”题诗共四首:御碑上为“净慈掩映对南屏,断续蒲牢入夜声。却忆姑苏城外泊,寒山听得正三更。”</p> <p>西湖十景之九的“南屏晚钟”即指净慈寺傍晚的钟声。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p><p><br></p><p>古时杭州城,可没有现在那么大。西湖在城外,人们要通过清波门、钱塘门、涌金门出城去玩。到了傍晚,净慈寺的钟声一响,在城外的老百姓就知道了,该回城里了。</p><p><br></p><p>寺院里的大雄宝殿的左边是传说中的济公活佛运输树木的古井,据说井底还留有济公运木时的最后一块木头,当然是真是假有待于考证。净慈寺也是济公修行和圆寂的地方。</p><p><br></p><p>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p> <p>长桥公园,位于西湖的东南角,南山路长桥旁。断桥、长桥、西泠桥被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一说梁祝十八相送到此饯别,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祝英台以物喻情打了十八个比喻,是谓“路长桥不长”;另一说南宋布衣王宣教与陶师儿自由恋爱,为陶后母所阻,在长桥荷花池头双双殉情。</p><p>“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被称为“西湖三绝”。</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双投桥又叫长桥,位于长桥区块。史载:宋代钱塘门外,水口辽阔,有桥横截湖面,桥分三门,有亭临之,长三里许,壮丽特甚,是为长桥,相传南宋淳熙年间,钱塘书生王宣教和少女陶师儿欲自由恋爱,为陶母所阻。八月中秋之夜,双双投入桥下而死。后人为纪念这对忠贞不渝的恋人,将此桥称为双投桥。斗转星移,水口渐渐淤塞,桥变短,遂成西湖三怪之一:长桥不长。</span></p><p>桥面上刻有蝴蝶..是看雷峰夕照的好地方</p> <p>柳浪闻莺,西湖十景之五</p><p><br></p><p>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涌金门至清波门之间的滨湖地带。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梅花等异木名花。其前身为南宋的皇家花园——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元朝以后园芜景败。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现扩建为大型市民公园。</p><p><br></p><p>现在的“柳浪闻莺”,柳浪虽有,但已无莺声可闻。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条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p><p><br></p><p>柳阴深霭玉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林外莺声啼不尽,画船何处又吹笙。</p><p>——万达甫《柳浪闻莺》</p><p><br></p><p>御码头:自五代以来,历代帝王游览西湖,大多是从涌金门外埠头下湖。据记载,宋室南迁后,高宗、孝宗、理宗等皇帝都是涌金门外翠光亭登船游西湖。清康熙、乾隆皇帝的母后,也都是在此登船游湖。2002年在柳浪闻莺公园重建御码头和翠光亭,为西湖南线增添一处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p><p><br></p><p>肖公桥又名报恩桥,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为单孔石拱桥。桥拱呈多边形,在江南现存石拱桥中这类孔桥并不多见。桥通长21米,宽4.5米;拱净矢高3.6米,净拱跨6.38米。桥身有石刻题记。肖公桥原位于秋涛路小学内,在迁移前桥体多半陷于土中,栏板、望柱等皆已破损。现因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建设,同时为保护古桥,恢复桥的历史原貌,使之不被淹没于城市建设中,特采取移地搬迁,原状修缮的手法,使之成为西湖南线景区一处古朴优美的人文景观。</p> <h3><font color="#010101"><p>转了好几天,发现就一个曲院风荷都没走全🤪</p></font></h3> <p>当地人的小吃:葱包烩,有点像家里的土豆丝卷饼,他们饼卷油条和葱,饼很薄,煎过后很脆,酱有两种,辣和甜,吃着还好,就是不大🤪</p><p><br></p><p>杭州的葱油拌面也挺好吃,味道浓郁清爽,价格实在。还有素包子也不错。</p> <p>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坐落在美丽的钱塘江畔、六和塔边的月轮山峦,解放前为之江大学所在地,其是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中国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前身为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于宁波创立的崇信义塾,1867年(清同治六年)崇信义塾从宁波迁到杭州,1887年改名为育英义塾,1897年正式称为“育英书院”,1907年在月轮山峦修建新校舍,1911年2月正式迁入新校舍,因地处钱塘江弯曲处,成“之”字形,故改名称之江学堂,1914年因办之江大学计划实现,又改名为之江大学。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厅接管,美籍教员离校回国。1958年浙江大学组建核物理系后,归为浙江大学,当时名“浙江大学物理无线电系”,又称“浙大三分部”。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此建设基础部,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八五”计划。</p><p><br></p><p>2006年,香港光华教育基金会向浙江大学法学院捐资一亿元人民币襄助,次年,浙江大学法学院改名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并迁址至百年老校园——浙江大学之江校区。</p><p><br></p><p>之江大学旧址,位于杭州市杭富路六和塔西侧。遗存有钟楼(同怀堂)、主楼(慎思堂)、小礼堂(都克堂)、科技馆、图书馆、经济馆、东斋、西斋、北斋、韦斋、上红房、下红房、绿房、灰房等建筑22幢,通常称之为二堂、三馆、四斋、四房。为中国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教会大学旧址之一。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1月24日,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p><br></p><p>之江校区占地面积65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万平方米。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所在地。</p> <p>一号楼二号楼楼建于1910-1920年前。上红房和下红房两幢别墅约建于1902-1903年,圆拱门廊,雕花柱子,留有古罗马建筑痕迹,相当考究。据说,司徒雷登曾住过其中的下红房。曾宪梓大楼为教学楼,新建。</p><p>红布条圈定范围应该是修缮区</p><p><br></p><p>依山而建,少有平地,之江的学子们还是挺辛苦的,不是攀登就是走下坡路!</p><p>一位妈妈对孩子说,你要先锻炼好身体,才能来这所学校,姑娘说,还是算了吧!还有一个小男生游客说,浙大太可怕了!估计是爬山累的,很多地方我已经望而却步了😅</p> <p>钟楼位于校园最南端,由校门拾阶而上,穿过钟楼门庭即进入中心广场。这是一座三层高的红色楼房,前后有拱形门贯通,顶部安放着一只巨大的罗马字时钟,庄重典雅,充满浓郁的西方风格。钟楼因其楼顶安装的机械鸣钟得名,但其实它的大名叫“经济学馆”,还有两个别名叫“同怀堂”、“邓祖询纪念馆”。</p><p><br></p><p>2010年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为还原20世纪80年代高等院校原貌,特地来到之江校区及钟楼取景。张静初饰演的地震幸存者和陆毅饰演的恋人正是相识于钟楼。</p><p><br></p><p>钟楼建成后,见证了之江校区的变迁,迎来又送走一批批浙大学子。但2007年之后,钟楼一直闲置至今,只有塔楼仍旧作为校园电子监控系统装置的放置点使用。</p><p>现在,修葺一新的钟楼又承担了新的使命,它将成为浙大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办公用地。</p><p><br></p><p>右上图为灰房</p><p><br></p><p>12点时听到了钟声,听保安说,钟每天响四次,上午九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六点。</p> <p>桥:校区标示牌上为“情人桥”,湖大概叫“仙女湖”,名美景美,同样的,蚊子较多</p><p><br></p><p>情人桥,位于六和塔月轮山西侧,校区内头龙头山和二龙头山之间有条山谷,名曰“情人谷”,师生来往不便。1916年,美籍“中国通”司徒雷登的弟弟司徒华林出任之江大学校长后,下令在两山之间一处由人工拦截贮水而成的山谷小湖泊上,架设起一座木结构的便桥,使得分处山谷两侧的师生员工,可以不必绕道山脚就能够快捷地通行往来。</p><p><br></p><p>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初版的《爱情之都杭州》一书中《学子约会情人桥》记载:</p><p>地处西湖风景区南缘、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山到大华山一带山岭,古时候通称秦望山。据说,秦始皇晚年南巡会稽(今浙江绍兴)祭大禹陵途中,曾到过这里眺望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故名“秦望”。</p> <h3><font color="#010101"><p>在校园里,可看到对面的钱塘江和来往船只。</p></font></h3> <p>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8月8日;分别于民国26年9月26日和11月17日铁路桥、公路桥建成通车;于民国26年12月23日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而炸毁;于民国37年5月成功修复。于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钱塘江大桥北起上城区二龙山东麓,南至滨江区浦沿街道联庄村上沙埠;全长1453米,公路桥宽9.14米,铁路桥宽4.88米;桥面上层为双向两车道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单线轨道铁路,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杭州在外人眼里,一直是柔性的,但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杭州有浩瀚的钱塘江,千年大运河,它有阳刚的一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西湖的柔美,钱塘江的汹涌,运河的智慧,三者共同表现出杭州的品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六和塔位于杭州市西湖之南,西湖区之江路16号,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展现了10—13世纪杭城佛教文化的兴盛。</span></p><p>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始建于宋开宝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吴越王钱弘俶的南果园,钱弘俶舍园建塔原为镇压江潮。后历经毁修,现存塔身为南宋遗物,外部木构檐廊系清代重修,建塔时曾建开化寺塔院,现为遗址。该塔18世纪曾列入题名景观“杭州二十四景”,1961年3月4日,六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六和塔占地890平方米(约1.3亩),塔外各层檐角挂有104只铁铃。六和塔塔高59.89米,内部塔芯为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楼阁式檐廊为八面十三层,每级廊道两侧有壶门,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有花卉、飞禽、走兽、仙子等各式图案。清朝乾隆皇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在杭州水利历史上,白居易和苏东坡有很大的功劳,特别是对西湖疏浚贡献很大。为了纪念白居易和苏东坡的功绩,嘉庆三年(1798年),经大学士阮公的提议,在孤山南麓建造了“白苏二公祠”。</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白苏二公祠”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整个祠院呈长方形,分二个院落,前院有东西两厢房,第一进为苏公祠,第二进为白公祠,有抄手游廊将厢房及一、二两进祠堂相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正面石库大门,高耸悬挑墙楼、外挑檐口、青瓦滴水、小瓦檐面、石砌门洞,门前二级台阶导引,门上一块矩形砖砌匾额,镶刻着“白苏二公祠”五个金色大字,祠堂显得肃穆庄重。</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p><p>看这小伙,仿佛穿越了一下~</p> <p>白苏二公祠中厅</p><p><br></p><p>中厅门额上有匾额:“英爽颉颃”。是由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余正所书,颉颃的原意是指鸟儿上下翻飞,这里用来比喻白苏二人的学识相当,不相上下。两侧挂对联:“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杭州。”是清代浙江巡抚阮元所撰。</p><p><br></p><p>中厅内景</p><p>苏公祠厅正中是一幅明代木刻西湖全景图,尽显“一湖二堤三岛”之美!上方悬挂匾额:“<b>山水功臣</b>”,是米芾的字,米芾是宋代书画家,和苏东坡同一年代。四个金色大字,道尽了后人对白苏二公的赞誉,杭城湖山能有如诗如画之景,实乃靠白苏二公之政绩。“功臣”所冠,受之无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厅堂内设通长画桌,画桌两端摆放着陶瓷方盆兰花,厅中摆放了老式八仙桌与太师椅。似乎还留有白苏二公的余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中厅内的两侧墙上展示的是分别是白居易和苏东坡的诗句名篇。</p><p><br></p><p>西墙上四首白居易的诗为《寄韬光禅师》、《杭州春望》、《余杭形胜》、《春题湖上》。</p><p>东墙上四首苏东坡的诗分别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卜算子》、《湖上夜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后方是沙孟海所书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中的这首词是白居易晚年在洛阳怀念杭州美景之作,也表达了白居易对杭州深深的眷恋之情。</p> <p>第二进为白公祠,二层双檐木结构楼阁,筒瓦滴水、耸脊飞檐、镂花棂窗、双开排门,将游人引入古色古香的厅堂。底层门上匾额为“居易乐天”,取自“白居易、白乐天”其名作匾额之名,倒也十分风趣。二楼檐口匾额为“贤达高风”,将白公的高风亮节一言以蔽之。底层大门两侧的楹联:但是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p><p>赞颂了白居易造福千家万户后代子孙的仁政与文釆风流的诗文,从而引证了匾额中的“贤达高风”。</p><p><br></p><p>白公祠厅内正中为白居易的木刻画像,像边刻着“未曾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的诗句,白公对西湖的挚诚相爱,感动了万千后人。</p><p><br></p><p>画像两侧柱上的长条楹联:</p><p>韵分西子,柳堤边,思一镜画图亲手构;政惠杭州,梅屿上,设两樽芳醴肃容瞻。抒发了后人对白苏二公造就西湖美景、造福杭城百姓的感佩之情。</p><p><br></p><p>厅中同样是通长画桌与陶瓷方盆栽种的兰花,四张带茶几的太师椅,仿佛见到白公与挚友在谈诗论文,潇洒不羁,豪放放纵。厅堂两侧墙上,通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白居易生平与守杭事迹。</p><p><br></p><p>三进厅东侧墙面,通幅的“白居易生平图说”,分别从白居易“自幼学诗、漂泊苏杭、访顾获誉、白元相识、名篇问世、直谏遭忌、江州宏构、因伤辞苏、总摄秘监、白刘论词、退隐香山、光耀千秋”等十二副图,了解与通晓白居易不为平常的一生。</p><p><br></p><p>三进厅西侧墙面,整幅的“白居易守杭事迹图”,通过“千里赴任、倾听民声、就堤兴利、刻碑立法、浚治六井、吟咏湖山、留俸归公、惜别杭城”等八个方面,展示长庆二年(822)七月,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五十岁时,奉诏出任杭州剌史,为杭城百姓谋福,为西湖山水造美,守杭政绩成就了千古美传的故事。</p><p><br></p><p>公元822年,50岁的白居易对京城内官场争斗深感厌倦,请求外放,奉诏出任杭州刺史。幼年时期在杭州的游历使白居易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心中杭州是让他心驰神往的地方。白居易一路风尘仆仆,历时两个半月到达杭州。他就任时正好是秋末冬初赏景的大好时节,可是白居易顾不得游赏佳景,马上接手公务。他常与百姓平易交往,体恤民情,倾听平民疾苦,并尽量为他们解围济困。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而官吏们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他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面的容量,从而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关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他还为了农民灌田方便,简化了层层申请,逐级审批的环节。他的这种造福民生的态度,令杭州人民深感敬佩。白居易写了《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就不会受旱灾之苦——这是对西湖水保护利用的最早法规。同时白居易还组织重新疏浚了唐德宗元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白居易在杭三年,题诗千余首。杭州的风光在白居易的笔下栩栩如生,在他的诗篇中把杭州各处的景点、各种的景观、四季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三年刺史任满,白居易离杭之前,把自己大部分的官俸留在杭州官库,以作公家应急之用,为后任解急尽绵薄之力。他带走的不过是天竺山的两片石头,就是这区区的石头,白居易还时时觉得取之有愧,心里老大不安。他在杭为官的清廉由此可想而知。白居易启程离杭那天,杭州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扶老携幼,夹道相送,举杯祝福,场面十分感人。这动情的场景使得白居易也激动难抑,面对这么好的百姓,他还为自己没有为百姓建树更多的善政而感到愧疚。白居易就是这样一位时时以苍生为念,心系百姓的杭州太守,他的形象长存于西子湖畔的山山水水之间,杭州人民永远爱戴与怀念他。</p> <p>西厢房展示的是白居易的年表和白居易勤政恤民的事迹。</p><p><br></p><p>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字乐天,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绝顶聪明,5、6岁时在母亲的教导下开始写诗,9岁便能辨别声韵,童年时代的白居易就已经开始显露出写诗的才华。白居易在14岁被父亲送到江南,游历苏州、杭州两郡,开始了少年只身漂泊流离的生活。16岁的白居易初到京城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拜谒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况。顾况读到诗中佳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加赞赏,并到处予以赞扬,从此白居易名声大振。白居易29岁中进士,31岁的白居易和元稹同科及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由此两人结为终生诗友,二人文学思想一致,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34岁白居易写了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深深地感染着世人,成为千古绝唱。白居易在朝廷内爱直言进谏,在他44岁那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被贬江州司马,这次打击很沉重,成为白居易一生的重要分界线。被贬江州第二年的一个秋夜白居易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听闻琵琶声,结识一位年少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得知歌女身世后白居易心情抑郁,结合自己仕途遭遇,创作了著名的《琵琶行》。公元822年,50岁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如:疏浚六井,保护农田,筑堤捍湖等。白居易53岁任苏州刺史,他体察民间疾苦,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在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次年因病去职,苏州百姓落泪送别,有诗云:“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白居易55岁时至长安任总摄秘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秘书监是秘书省的一把手,从三品官职。白居易和刘禹锡在机缘巧合之下,相遇于扬州。虽然这时的他们都已经名满天下,却还是第一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相交莫逆。此后,两人一直有诗作唱和,两人合称为“刘白”。白居易59岁远离官场归隐洛阳并定居,他十分钟爱香山寺的清幽,常常出入香山中,甚至还把家中的酿酒和书籍全部移至了香山寺中,成为了香山寺的一员,晚年字号香山居士。公元846年在洛阳去世,享年75岁,去世以后被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唐代诗人李商隐为其撰写了墓志。</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西厢房中整幅墙上,用深色木板镌刻《白居易勤政恤民》的政绩如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历经半生的仕途浮沉颠簸的白居易,到杭州就任刺史,深知自己“忝藩宣之寄,才小官重”(《杭州刺史谢上表》)治理一州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白居易在杭州的“亲政事”,除了疏浚六井、保护农田、筑堤捍湖等著名的行政业绩以外,还十分重视西湖管理的立法工作。他为了保护西湖的自然环境,保证湖面有充分的蓄水面积,曾发布了一条独特而很有眼光的地方法规:贫穷的百姓如果触犯了西湖管理之规定,就必须要在西湖边种几棵树;富豪人家如果犯了法,就勒令他们在西湖上开辟几亩葑田。这个法规对犯法者的处罚毫不含糊,但处罚方式又各有不同,对穷人与富人分別对待,从中也可窥见白居易那下恤民庶、体谅穷人之情。这个法规实施的效果十分显著,白居易治杭三年来,使“湖葑尽拓,树木成荫”,不仅直接保证了西湖四周的农田灌溉的需要,而且使西湖四周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可以说,这个法规体现了白居易对西湖进行综合治理的决策,既有利于农事又保证民用水源的充足,还大大改善了西湖的环境,同时还责罚分明,使保护西湖有法可依,所以它得到了当时杭州人民的竭诚拥护。</p><p> 白居易的“亲政事”是始终关注着普通百姓的饥寒温饱问题。身居繁华之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要职,他常与百姓平易交往,体恤民情,倾听平民疾苦,并尽量为他们解危济困。他曾经多次接济过身边的僮仆,使他们无冻馁之色;他曾与寺僧亲密来往,把自己节省下来的衣服送给他们穿。</p><p><br></p><p>白居易在杭州交往很密切的有两个穷朋友,一个叫萧悦,一个叫殷尧藩。他们的衔职是“协律郎”,是八品官,掌管音律,是地方官的幕僚人员,属于“寒士”阶层。他们当时的生活相当清贫,缺衣少食。白居易看到他们如此潦倒不堪,于心不忍,就送给他们两件皮袄,并为自己未能为黎民尽责解困而愧疚。同时写了一首《酬萧、殷二协律》,诗中说:…先制两裘赠二君。</p><p>他们收到皮袄后,写诗赠与白居易表示感谢,白居易说:“如此小惠何足论?”他还要把更大的“大裘”披在所有杭州的百姓身上呢!他在这首诗中接着说:我有大裘君未见,寬广暖和如阳春。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p><p>他所说的“大裘”,用的不是丝织原料,也非刀尺所能裁制,他要用法律制度去“剪裁”,用仁爱作棉絮。</p><p>白居易心系庶民为官从政的准则和理想。他的“亲政事”,就是实行法治、推行仁政的实践。</p> <p>东厢房展示的是苏东坡的年表和苏东坡在杭的功绩。</p><p><br></p><p>苏东坡,名苏轼,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北宋著名诗人。公元1036年出生于四川眉州(今眉山)。自小聪颖过人,22岁中进士。苏东坡一生曾先后两次到杭州为官。第一次是公元1071年——1074年,36岁的苏东坡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公元1089年——1091年54岁的苏东坡任杭州知州。苏东坡在任职期间政绩斐然,他兴修河道,赈灾济民,建造了一座叫“安乐坊”的医疗机构。他还对杭州进行了综合治理,特别是对西湖的疏浚贡献很大,苏堤便是利用疏浚西湖淤泥堆积营建而成的。经过他的治理,杭州形成了六井通、西湖畅、清水通全城的景象。在离别杭州16年后,苏东坡再次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他感叹道:“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与臣相问”。公元1101年7月28日,苏东坡病逝于江苏常州,享年66岁。</p><p><br></p><p>《苏东坡修河赈灾建病坊》的政绩:</p><p>元祐四年(1089),苏东坡出守杭州,适逢杭州大旱,运河、六井、西湖尽皆干涸,粮食欠收,饥荒严重。苏东坡全力以赴,赈灾济民。他从两个方面着手救灾工作:一方面逐步改善沟通杭州的水利设施;另一方面乞求朝廷拔款救灾,未雨绸缪,稳定米价。</p><p>早在十六年前,苏东坡第一次来杭时,他就了解到杭州城区的运河本来取水于西湖。西湖水不足则取江水。但钱江潮水常常夹带泥沙流入运河,使河道淤塞。由于河道渐浅,舟楫往来艰难。因而每隔三五年就要对城区运河一段进行深挖疏浚。兴师动众不用说,而且泥浆狼籍,交通壅塞滞阻。常年如此,运河两岸居民苦不堪言。这次苏东坡又眼见运河干涸,便决心把开浚运河作为整个工程第一步。</p><p>元祐四年十月,第一期水利工程兴工。苏东坡动员一千名士兵,开浚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挖到水深八尺。钱塘父老看到苏太守如此着力,各方齐心,纷纷赞扬说:“杭州运河水深如此,近三十年来从未有过”。</p><p>为了使茅山、盐桥二河不再于三五年后复积沙泥,苏东坡采用城商税官苏坚的建议,在钱塘江的南边置一水闸,每遇涨潮便关闭此闸,迫使龙山一段的潮水自流入郊区的茅山河。一两个时辰后,潮平水清时再打开水闸。这样城内的盐桥河就能保持水质澄清,不会有泥沙淤积。而茅山河即使年久淤积,也是地处郊区,人口稀少,受害面小,不致影响大局。</p><p>接着苏东坡开始第二期水利工程。从元祐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开始,沟筑堰闸和水沟,使西湖之水通过地下水道流入运河。这样,运河便永无干涸之忧了。与此同时修浚六井,使湖、河、井全部沟通。一个初具规模的水利网络,就这样初步告成。</p><p>本来苏东坡还计划着规模更庞大的第三期水利工程。那就是他在《乞开石门河状》中所计划的,在浙江上流,地名石门的地方,并山而东,开凿为运河的计划。他曾亲自察勘,写诗示志,但终因离任而未付诸实施。</p><p>开凿河道,沟通水利,这是百年大计;克服饥荒,拯救灾民,更是当务之急。苏东坡刚到杭州不久,米价每斗六十钱,两三个月以后就涨到九十五钱。苏东坡一方面向朝廷呈报奏章,请求朝廷免去浙西一路当年应当上缴的三分之一供米;一方面利用平仓存粮,平价卖出十万石米,终于稳定了米价。同时又将皇上特赐的一百道度牒(指古代政府发给尼姑和尚、道土出家的凭证,要用钱购买)折换成钱,将卖得的一万七千贯钱再换成米。到第三年(元祐五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又把上年买进储存的平价米,从义仓中减价出售。到七月止,共籴米十八万余石,使市场米价降低到七十五钱一斗,百姓们才免除了大旱所带来的苦难。</p><p><br></p><p>东西厢房内各有一个“廉”字。</p><p>这个廉字特别有意思,变体“廉”字上头仿佛一顶宋朝大小官员戴的长翅帽,下面一个“兼”字。这样写廉字,体现的正是‘为官需清廉’的涵义。廉的圆型背景板仿汉代规矩纹饰,寓意一面汉代古鉴,以镜鉴人。</p><p><br></p><p>西侧的回廊如今设为碑廊,廊内墙上,镶嵌着宋、明、清代有关建造二公祠的碑文及近代名人有关白苏二公诗词的碑文,年代久远的碑石,还用玻璃保护着,块块碑石,弥足珍贵。</p> <p>西湖美术馆(孤山路15号)前面绿化带上矗立着中国著名教育家,“美育”倡导者蔡元培先生(坐者)和首任国立艺术院院长、著名艺术家林风眠先生(站者)的塑像。</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在孤山公园,浙江省博物馆前的绿地上有一座石刻,有阮元的石刻像,还有“诂经精舍旧址”的石刻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诂经精舍”是清朝在杭州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清朝时期的一个学府、学校或书院。现在没有什么建筑物了,只有这个石碑做了纪念。诂经,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经典语言。讲究的是真才实学,学以致用。在讲授内容上,有天文、地理、数学、农业等。后来被整合为“求是书院”,也就是现在浙大的前身。</span></p><p> </p><p>诂经精舍,嘉庆二年, 浙江学政阮元于西湖孤山上构屋五十间,集全省通经之士纂辑《经籍籑诂》。阮升任浙江巡抚后,将其辟为精舍,谓:"精舍者,汉学生徒所居之名;诂经者,不忘旧业,且勖新知也"(阮元《西湖诂经精舍记》)。崇汉学,轻理学,精舍祀汉许慎、郑玄,不祀宋程颢、程颐、朱熹,使学者知为学之要,在乎研求经义,而不在乎明心见性之空谈。择浙江经学修明、通于一艺者肄业其中。</p><p><br></p><p>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p> <p>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孤山馆区、文澜阁、武林馆区、西湖美术馆、黄宾虹纪念室、沙孟海旧居、文保科研基地等七个景区。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p><p><br></p><p>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20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新增历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等十个展馆。游客最想看到的浙博十大镇馆之宝,基本集中在位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北侧的武林馆区内。</span></p><p>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p><p>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2008年浙江省博物馆被中国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全国十大博物馆之一。</span></p> <p>藏品有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绸片和麻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各种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印纹陶和原始瓷;从东汉至明代各个青瓷窑系的一批标本;还有大量的古今书画。其中有唐代宗教画彩绘净土变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的一半(另外一半现藏台湾)。收藏的古书画多数是明清时期的,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中,仅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作品就有3700多件。</p><p>浙江省目前共有7件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级文物。</p><p>昆山片玉展览系统展出了陶瓷发展史。“昆山片玉”出自于《晋书·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曾经有一位先生说过:中国的陶瓷有一半在浙江,而浙江的陶瓷有一半在龙泉。所以龙泉不仅出宝剑还有陶瓷。</p> <p><b>十大镇馆之宝</b></p><p><b>1、唐“彩凤鸣岐”七弦琴</b></p><p>“彩凤鸣岐”琴,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p><p><b>2、五代十国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b></p><p>方形。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银塔内置奉安“佛螺髻发”的金棺。金棺银塔的意义等同于金棺银椁,是瘗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p><p><b>3、战国伎乐铜房屋模型</b></p><p>平面作长方形,三开间,三进深。南面敞开,无墙、门,立圆形明柱两根。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小窗。四角攒尖顶,顶心立一八角柱,柱顶塑一大尾鸠,柱身中空,但不与屋顶相通。屋下有四阶。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八角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室内跪坐六人,束发裸身。</p><p><b>4、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b></p><p>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p><p><b>5、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b></p><p>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该器物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越王剑最显著的特点:剑柄同心圆</p><p>剑柄上的缠缑(丝织线)为春秋原物,异常精美</p><p><b>6、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b></p><p>又被称作“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艺术珍品,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念和最高艺术成就。从这些艺术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对鸟的喜爱和对太阳的崇拜。该牙雕于1977、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心为一同心圆,外圆刻有光芒,形似太阳。</p><p><b>7、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b></p><p>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这件舟形砚滴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色粉青。其设计巧妙,动静结合,寓意生动,是一件难得的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精品。</p><p><b>8、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b></p><p>彩塑像作为佛教造像的一种形式,起源于中国,盛行于唐代,至宋代流行而普及,并迎来了彩塑艺术的辉煌时期。温州白象塔曾一次性出土了四十二身北宋彩泥造像,形态毕肖,敷彩描金,精彩绝伦,极具绚烂之美,是宋塑的典范之作,也是泥塑中的珍品。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彩塑菩萨立像就是其中之一。</p><p><b>9、清金箔贴花花轿(万工轿)</b></p><p>轿顶上是锡制的立体形盛开的莲花,轿上雕有250个人物、花鸟虫兽。这顶轿子的结构前后左右对称,雕有24只凤凰,38条龙,54只仙鹤,74只喜鹊,92只狮子和124处石榴百子等。还有一组组圆雕人物,组成的戏曲场景。如《浣纱记》、《天水关》、《铁弓缘》、《水浒传》、《西厢记》、《荆钗记》、《拾玉镯》等。轿子的中段地方还辅以镜片玻璃画,每一幅彩绘画上也都是一个古典名剧片段。</p><p><b>10、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b></p><p>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p> <p>浙江省博物馆精心打造的 “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在2014年开放。这是雷峰塔倒塌90年来,首次大规模文物展,其中8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次集体展出。它们是:鎏金银阿育王塔、鎏金铜释迦牟尼说法像、千秋万岁铭鎏金银盒、千秋万岁铭鎏金银垫、玉善财童子、鹦鹉纹鎏金银腰带、瑞兽铭带线刻铜镜和刻本《宝箧印经》。</p><p><br></p><p>雷峰塔塔基的主体是八角形生土台基,每边有方形柱础4个,外缘包砖砌石,对径近43米。东侧的塔基基座是双重石砌须弥座,石面上雕刻着象征佛教“九山八海”的须弥山、海涛和摩羯等图案。西侧地势较高,塔基基座为单层。</p><p>雷峰塔塔身对径25米,遗址残存底层3至5米的高度,是套筒式回廊结构,由外套筒、回廊、内套筒、塔心室等4部分组成。内、外套筒用塔砖实砌而成,砖与砖之间用黄泥粘接。</p><p><br></p><p>雷峰塔地宫模型</p><p>和大多数古塔都设有地宫一样,雷峰塔在建立之始也在塔底建有神秘的地宫。</p><p><br></p><p>经过我国人民政府对雷峰塔的保护性开掘,在雷峰塔塔底层的回廊、门道内出土了1100多件残石经,共有六七万字。这些石经以唐代僧人兼佛经翻译家实叉难陀新译的八十品《华严经》为主,少量是由姚秦鸩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金刚经》,文字均用楷书镌刻。同时,还出土了吴越国王钱俶作的《华严经跋》残碑,这块残碑可与《咸淳临安志》等文献记载的碑文相互印证。</p><p><br></p><p>在塔底西侧的副阶上,有一方记录南宋庆元年间重修雷峰塔的残石碑。雷峰塔的地宫位于塔基中央的塔心室下方,造塔之初就被掩埋在生土塔基中。雷峰塔地宫的洞口就位于塔心部位,洞口四周都是高达数米的塔身残体。</p><p><br></p><p>雷峰塔是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为奉安“佛螺髻发”而造,当年吴越皇室倾其所有,供养礼佛。2000年,雷峰塔发掘,遗址及地宫内出土了金银器、鎏金铜器、玉器及纺织品、经卷等珍贵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中地宫内出土的鎏金银阿育王塔塔身金棺内供奉着在佛教中地位极为尊崇的“佛螺髻发”。</p><p><br></p><p>遗址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石刻佛经碑文、佛教器物。塔身全由砖砌,据保守估计,建塔用砖不下百万。塔砖主要有两类,一为建筑用的长方形砖,一为藏经砖。佛教器物材质有金、银、铜、铁、陶、石等之分,题材广泛,以各式造像为主,如内悬金瓶的纯银阿育王塔、四面雕刻佛像的方形石塔以及佛、菩萨、罗汉、金刚力士、供养人等。这些文物原本藏于塔身内,塔倒时自高处坠落,多已残破或变形。各类文物具有明确的唐、五代风格,应为雷峰塔初建时由信徒舍入的供养品。</p><p><br></p><p>舍利铁函置于地宫正中,铁函下叠压有大量各种铜钱,并夹杂玉钱、玉龟、料珠、玛瑙饰件、铜镜、银臂钏等物,以象征供养舍利的“七宝”。铁函之外的地宫空隙处,堆满了鎏金铜佛像、银腰带、玉观音像、玉童子像、贴金木座、漆镯、铜镜、铜钱、丝织品、经卷等文物。地宫内壁贴有小佛像、毗沙门天王像及圆形镂孔银饰件。</p> <p>五代十国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p><p><br></p><p>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十大镇馆之宝</p><p>塔高35.6;塔座宽12.5,高4.2;</p><p>方形塔身宽9.5-12.6,高9;</p><p>塔刹高22.4,相轮直径3.4-4.6,高1.1</p><p>每面镂刻佛本生故事画面。</p><p><br></p><p>“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表现佛陀过去生为印度太子时,与兄出游,见一母虎与七幼虎奄奄一息,遂刺身出血,舍命喂虎。</p><p>“尸毗王割肉贸鸽”表现了佛陀过去生为尸毗王,为救护被鹰追逐的鸽子,以血肉之躯换取鸽子生命的场景。</p><p>“快目王舍眼”表现持针刺眼的情节。佛陀过去生为快目王时,以眼施予盲婆罗门,并誓愿未来成佛时令此婆罗门得慧眼。</p><p>“月光王施首”表现了乐善好施的月光王布施首级给劳度叉的情节。</p> <p>唐五代·鎏金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一级文物</p><p><br></p><p>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通高68厘米。佛像高肉髻,螺发,眉目修长,双耳垂肩,颈部饰三道蚕纹。身穿双领下垂袈裟,下摆披覆莲座,内着僧祇支,帛带于胸前打结。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p><p>莲座下有盘龙柱及双层须弥座、方床。盘龙绕柱而上,回首遥望,腾空而起,托举莲花座,柱嵌插在须弥座上。须弥座每层侧面各开两个火焰式壸门。方床正面、侧面亦开壸门。镂空火焰纹大背光,头光为圆轮状。龙在佛教中是护持佛法的天龙八部之一。</p><p>静谧的佛、张扬的龙、升腾的烈焰,三者的精妙组合成就了一件艺术佳作。</p> <p>千秋万岁铭鎏金银盒·国家一级·五代</p><p>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p><p>器高13.7、口径20.7、盖径17.8、底径16.4厘米。</p><p><br></p><p>银盒圆形,器表通体鎏金,由盒盖与盒身扣合而成,两侧外壁衔环,盖面以一对衔草飞翔的凤凰为主体,周边錾刻细密的缠枝牡丹花,四面等距分布“千秋万岁”四个楷字,最外圈以如意云纹作为边饰,盒盖与盒身的侧面錾刻两圈缠枝牡丹纹。鎏金银盒制作精细,纹饰富丽,造型简洁,展示了吴越国高超的金银器工艺水平,是五代金银器中的精品。银盒将“百鸟之王”的凤凰与“百花之王”的牡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精心营造的吉祥富贵气氛中,四周錾刻“千秋万岁”吉祥语,是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象征,也表达了善男信女以及雷峰塔主人的美好愿望。当时银盒放置奉安“佛螺髻发”的鎏金纯银阿育王塔,因此银盒应为舍利容器。</p><p><br></p><p>千秋万岁铭鎏金银垫·国家一级·五代吴越国</p><p>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p><p>直径25.4、厚0.05厘米、重98.5克</p><p><br></p><p>银垫圆形,为镂空薄片状,正中镂刻一枚“千秋万岁”铭圆形方孔钱,以连珠纹分成内外两圈,外圈装饰六只展翅飞翔的鸿雁,周边铺陈枝蔓缠绕的忍冬纹;内圈装饰两对顾盼传情的鸳鸯,四周镂刻池莲。图案布局井然有序,层次分明,显现出一派鸟语花香、祥和温馨的氛围。整件器物,鸿雁和鸳鸯的图案稍稍隆起并鎏金,显然是特意强调的主题,鸿雁、鸳鸯,是唐宋金银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体现着人们美好的情愫。“千秋万岁”厌胜钱式样的装饰,匠心独用,犹如一篇美文的文眼,恰如其分地点明了整体意匠的吉祥、美好的寓意。</p><p><br></p><p>鹦鹉纹鎏金银腰带</p><p>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长68.2厘米、重475克。这副外表鎏金银质腰带为1套13件,出土时排列有序,銙的正面饰1至2两只展翅飞翔的鹦鹉,一珍珠作地纹,背面焊接3至5个银钉,嵌入皮革内。带扣由可活动的扣环、扣针以及一端用银钉固定的两片扣身组成,扣身的反面浅刻“弟子陈承裕敬舍身上要带入宝塔内”15字将代表自己身份的腰带敬献佛祖,足见陈承裕的虔诚之心。</p><p><br></p><p>光流素月”瑞兽铭带镜</p><p>镜面直径10.3,镜背直径9.9,厚0.6 厘米</p><p><br></p><p>此类铜镜流行于隋至初唐时期,圆形,圆钮,内区有四只瑞兽首尾相随围绕镜钮作同方向奔驰,瑞兽间用缠枝葡萄作装饰,外区一圈楷书铭文带,首尾以一圆点作分隔,铭曰:“光流素月,质禀玄精。澄空鉴水,照回凝清。终古永固,莹此心灵。”24字。铭文外有一圈锯齿纹。</p><p><br></p><p>有趣的是,该镜本来用作照容的一面,却是占满镜面的一幅线刻画,底部七朵流云,左右为重阁、菩提树,中间设香案、香炉等供具。右边四人,前面两个是戴冠奉简的道士,后面一对头梳双髻的女童,其中一人持节。左边四人,两个戴幞头持竿的乐工在前,打扇的一对内侍在后。楼阁之间的云端,盛装女子在道士引领下升仙。云朵上首飞龙,下首舞凤,又有仙鹤盘空,中间为琵琶、腰鼓、横笛、箜篌、拍板,顶端星月交辉。画面中舞鹤之间不鼓自鸣的乐器,意在表现阿弥陀佛所居的西方净土。扬之水在《雷峰塔地宫出土光流素月镜线刻画考》一文中认为雷峰塔所出“光流素月”镜镜面线刻画的主题是“发愿往生净土”,发愿人为吴越国王钱俶和王妃孙氏。“光流素月”镜线刻画中的月宫图景又不禁令人联想到《长恨歌》中的七夕之誓,所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甚至猜想此“发愿”,竟是一个双重的誓愿,即一愿往生净土,二愿世世为夫妇。选择这一面铜镜作画,亦与镜背的铭文暗合。雷峰塔最初的名称为皇妃塔,新塔的命名,即是钱俶为了纪念去世不久的王妃孙氏及感恩宋廷的封妃、谥妃之举。</p> <p>玉善财童子立像</p><p>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高8.6厘米。该像以青玉雕琢而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表面抛光度极高。整体为片状圆雕,局部为镂空透雕,细部为阴线勾勒。童子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广袖宽衣,手腕刻花缠臂金,腰带系带,双手插于腰间,站立在漂浮的如意云彩之上,形象地表现了善财童子为求正果,跋山涉水遍访名师的不寻常经历。云下有榫,竖插于“九山八海”题材的方形底座上。</p><p><br></p><p>玉观音菩萨坐像</p><p>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高4厘米。玉观音以羊脂玉雕琢而成,双面刻花,面部、服饰、莲花座等细部特征均为阴刻。此像头戴花冠,身旁对襟广长衫,肩搭帔帛,腰系帛带,左手托物,右手置胸前,结跏趺坐莲花座上,座下有榫头,原来应附有底座。</p><p><br></p><p>刻本《宝箧印陀罗尼经》</p><p>叶恭绰旧藏,纸高7.6、全卷长210.7厘米。刻本。卷轴装。楷书。引有黄起凤绘设色雷峰塔图,款题“用梅瞿山 笔法写黄妃塔影,晓汀黄起凤甲子冬月客西冷。”前隔水题签为宝箧印经。卷端题“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岁八月日纪,”乙亥岁为北宋开宝八年(975)。卷前扉画“礼佛图”,经文为《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文后钤“恭绰”白文方印和“玉父造像记”朱文方印。全经用四纸黏连,第一纸经名53行,第二、三纸73行,第四纸连经名72行,共271行,首行11字,余满行10字。</p> <p>小石塔</p><p>2000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天宫出土,残长10.2、宽7.9、最宽11厘米。塔身圆角方形,四璧向外鼓突。顶、底平,顶部正中有直径0.8、深1厘米的小圆孔。塔身四面凿火焰状壶门式小龛,龛内雕坐佛一尊,佛低平肉髻,身穿通肩袈裟,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身后有葫芦状背光。</p><p><br></p><p>鎏金铜毗沙门天王像</p><p>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高5.2厘米。佛教护法四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据佛教相传,毗沙门天王经常守护佛法,维护如来道场,由此常得如来说法,所以称之为多闻天,梵语称毗沙门。像为身穿甲冑的武将,左手托塔,右手持戟状兵器,立于云端。</p><p><br></p><p>“都省铜坊”铜镜</p><p>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直径16厘米。这是地宫铜镜中最大的一面,小钮,钮上方有一“官”字。镜背两侧有“都省铜坊,匠人倪成”铭文,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官府铸造的铜镜。吴越国与南唐毗邻,南唐官府生产的铜镜在吴越国地宫内发现,是两国往来的历史见证。</p><p><br></p><p>饶益神宝”铜钱 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直径1.8厘米。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元年(859)始铸.这是雷峰塔地宫出土个体最小的,是难得一见的外国钱币。</p><p>史书记载,吴越国王数次派使者到达日本,两国间多有交流,这枚小小的铜钱正是吴越国和日本两国频繁交流的实物例证</p><p><br></p><p>石菩萨头像</p> <p>浙江省博物馆分孤山馆区和武林馆区,是中央地方共建八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孤山馆区是老馆,其中文澜阁是清代皇家藏书楼南三阁中仅存的一处。</p><p><br></p><p>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园林建筑,顺应地势,点缀亭榭、曲廊、水池、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主体建筑仿宁波天一阁,重檐歇山式,外观两层,中间有一夹层,实际是三层楼房。步入门厅迎面是座假山,穿过山洞是一平厅——御座房,厅后方池中有“仙人峰”,方池后正中即为文澜阁,阁东南有碑亭一座,阁东还有一座碑亭,西有曲廊,东有月门通太乙分青室和罗汉堂。全部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h3><font color="#010101"><p>杭州文澜阁位于孤山中部,孤山路二十六号,紧邻中山公园,面临西湖,清康熙年代也是清行宫的一部分,现为西湖博物馆并与浙江博物馆相通。属于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御座,上额:敷文观海 楹联:滤去燕归往事恍如烟霭 星移斗转翰墨犹似芝兰——光绪帝题</p><p>楼高三层,摆满藏书柜,这些木柜都是光绪七年时的原物,不过早已不放《四库全书》了,从1912年起《四库全书》就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白楼(现在的浙图古籍部)内。</p><p>文澜阁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是将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的,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全国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咸丰十一年(1861)文澜阁焚毁,部分藏书散失,光绪六年(1880)开始重建(现阁就是),并把散失、残缺的书籍收集、补抄起来,辛亥革命后又几经补抄,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才恢复旧观,内容更加充实,为更好保护还将《四库全书》移放到新建的现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白楼保存。</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太乙分青室,为士子抄阅、憩息之处,光绪七年重建文澜阁时添建,现室为2009年重建。</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帝决定编篡《四库全书》,由纪晓岚主持,经十年始成,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丛书,共收录图书3461种,79309卷。</p><p>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第一份《四库全书》完成,第二年乾隆下旨允江南三地建阁藏书,乾隆四十九年杭州文澜阁落成,至乾隆末年颁齐,共35990册,并开始对外开放借阅</p><p>《四库全书》乾隆时历时十年完成,共抄7部,分藏于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文溯阁、热河文津阁(内廷四阁)和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江南三阁)。清代之后战乱频仍,现存世仅剩四部,其中文渊阁本被国民党带到台湾,江南三阁文澜阁为硕果仅存,尤其是《四库全书》在浙江几代有识之士的护卫下,不仅幸存,还依据善本在补抄时,充实原著内容(清代有禁异被删除的内容),使其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p><p>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事焚毁了镇江、扬州两阁,杭州文澜阁也毁损,《四库全书》散失,钱塘丁氏兄弟毁家纾难,抢救收藏散失的书籍达总数的三分之一。光绪七年在原址重建文澜阁。抗日战争初又被迫转移至西南,直到1946年才返回杭州。</p><p>清咸丰时,丁申、丁丙兄弟,不仅收集散失的《四库全书》,而且组织补抄,达26000余册,并于光绪七年将所有书册全数交还文澜阁,到了民国,浙江省图书馆首任馆长钱恂继续组织补抄,此谓“乙卯补抄”,后张宗祥(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又发起“癸亥补抄”,补齐后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是7部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p></font></h3> <p>《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外包装用不同颜色,象征春夏秋冬,区分清晰。</p><p><br></p><p>据记载,封面的这种创意是总纂官陆锡熊想出来的。 在全书抄写近尾声时他向乾隆建议,《四库全书》卷册颇多,四类书若用不同颜色封面装帧,或可更利于翻阅。 乾隆最终听取了陆锡熊的建议,决定用象征四季的颜色来表明类别。 经书居群籍之首,犹如新春伊始,当标以绿色; 史部著作浩博,如夏之炽,应用红色; 子部采撷百家之学,如同秋收,白色为宜; 集部文稿荟萃,好似冬藏,适用黑色。 文溯阁本《四库全书》用的颜色不是乾隆的“绿红白黑”,而是“绿红蓝灰”,不知何故。 杭州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的封面是“绿红白黑”,与乾隆的决定一致。</p> <h3><font color="#010101"><p>东南碑亭正面刻有乾隆帝的题诗,碑背面录乾隆帝颁发《四库全书》藏于江南三阁的上谕。阁东面正面为光绪帝题写的“文澜阁”,背面录光绪帝上谕,嘉奖丁申、丁丙等。</p></font></h3> <p>7.20 青芝坞</p><p>玉泉村青芝坞区域,从晋代时,便有了村落。南宋《武林旧事》卷五·湖山胜概中,称之为青芝坞。青芝坞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农居林立。白居易笔下的“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吟诵的就是青芝坞。青芝坞还是灵峰探梅的入口处。</p><p><br></p><p>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5年前却是西湖景区周边以脏乱差闻名的一块“烂疮疤”,破旧得很。如今,杭州政府对青芝坞地区进行了整治,青芝坞里的176幢农居,全部进行了改建,就是要恢复青芝坞诗画江南的千年古韵,那些坑洼泥泞的土路、密如蜘网的电线、破败危旧的房屋,无序经营的餐馆已经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白墙黛瓦、溪水亭廊,一个个开放式别致的庭院,还有餐馆、茶社、咖啡吧等情调小资,个性明显的消费场所。</p><p><br></p><p>村道口,矗立着一块由梁平波题写的“青芝坞”三个大字的景观石。石后,是青芝坞标志性的景观,一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青柳塘”,青柳塘,有曲桥、亭廊,荷花池、景观驳坎、临水平台等细节小品。除了青柳塘,还恢复了景点梅影潭,竹林掩映,灌木苍翠。整治还将灵峰水系引进了青芝坞,全长1000多米的水流,绵延不断,穿村而过。晴天是道景观,雨天就能防洪,一举两得。</p><p><br></p><p>石头上的字太模糊了,没太看明白🧐</p> <h3><font color="#010101"><p>一个疲惫的黑人走进了诗情画意的世界😎</p><p>每所民居都别具特色,充满田园风情。</p></font></h3> <p><br></p><p>人文多异彩,诗书画江南。</p><p>西子湖畔,秀美杭州;人间胜景,风雅之地。杭州十天,无论人和景都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人多文雅,态多友善,境多清洁,钟灵毓秀却没有多少骄狂之姿,资源独特却没有太多商业气息。辽阔美丽的西湖,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宾朋,以广阔胸怀展示着魅力和大气,感谢热情友好的杭州人民,愿杭州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