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草 难忘的故乡记忆

云淡风轻

<p>翻阅生活的日历,有很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淡忘,但童年时期,过了中秋之后,一年一度的上山割黄背草的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並时常在梦境里再现。</p> <p>黄背草为禾本科菅属植物,在中国古代称之为菅草,《诗经.白华》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这几句译为今天的白话文即:“开白花的菅草呀,白茅把它捆成束。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空房守孤独。天上朵朵白云飘,甘露普降惠菅茅。怨我命运太艰难,这人无德又无道 ……”多么凄婉的哀怨!</p> <p>这是《诗经》中描写怨妇相思的诗。说明3000年前就有菅草的记录,黄背草(菅草)融入到我们文明的生活角落。罕见的菅姓,也来源于菅草,据说是菅草藏身保护了姓氏祖先的性命,为了纪念菅草的救命之恩而取姓氏“菅”。黄背草(菅草)也是带着文化扑面而来的。</p> <p>黄背草的根部,可以作为药用,《中华本草》记载,它的全草及根部可作为中草药入药,它味甘、性温、无毒,具有活血调经、平肝潜阳、祛风除湿等功效,可用于闭经、月经不调、崩漏、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耳鸣、高血压、风湿疼痛等病。在民间农民朋友也有用黄背草煮水缓解风湿的,但是建议大家不要随意尝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p> <p>我的故乡是位于豫西南浅山区(系伏牛山余脉)的一个小山村,在山村的东北面的山坡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黄背草。</p> <p><b>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那里山多地少,山地又薄,从庄稼地里收获到的粮食很有限。由于粮食不够吃,于是山坡上生长的黄背草,也就成了当地人的宝贝。黄背草,除了可以用于盖房子、取暖、做饭、喂牲畜外,更重要是能换钱,用于买油、盐、衣服等生活必备品。</b></p> <p>远去的上个世纪,草房就是中原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的重要民居。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原农村的砖瓦房依然很少,除少数富裕人家,大多数人家仍是土坯(或土打)墙,用各种草覆盖屋顶,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当时覆盖屋顶用草有很多种,各地不一,有黄背草、稻草、麦秸、雷草、斑茅等等,这些草中,黄背草质量最好,它比麦秸、稻草等材料更加结实耐用,是那个时代的高档建筑材料。所以黄背草在那个时代,很紧俏,不愁没有消路。</p> <p>那时每年过了中秋,秋收完,种罢麦,阳历10月下旬到11月份,这中间就是割黄背草的季节。生产队挑一个秋阳高照,秋高气爽的日子,由生产队长、会计牵头,各户社员参加,根据每户的人员多少,和每个地方黄背草长势的好坏,划成块、分成片,分给各家各户。</p> <p>第一次和大人一起上山割黄背草,心情非常激动,秋末冬初的暖阳下,我和大人一起来到山上,整个山坡都是黄背草,满眼的褐黄色,涌成了金色的海洋,无边无际,浩浩荡荡!向左漫过山坡,向右漂向山腰,向高淹没山顶,向低流进山洼,波澜起伏,气势磅礴。微风吹拂,荡起一层一层金色的波浪,脚下是密密麻麻,厚厚的黄背草,间或有一些茅草,绵绵的、柔柔的象毛毯一样,我禁不住躺下去,躺在柔软的毛毯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那心情就一个字——美;别提多享受啦。</p><p><br></p> <p>我躺下,起来,起来再躺下,躺下是一个窝,起来后立即恢复原样。早已忘了自己是和大人一起来割黄背草的,躺久了,我起身向山顶跑去,又跑又跳,惊飞了山鸡、鸟雀,吓跑了野兔。偶尔会碰到山楂和酸枣树。山楂树经过霜打,叶子已经掉落的差不多了,只有鲜红鲜红的山楂果,依然骄傲的吊挂在树枝上。我摘下一颗丟进嘴里,酸酸甜甜,啊,那滋味不亚于猪八戒尝到了人身果。</p> <p>玩够了,也疯够了,去帮助大人们割山草,把大人们割下的黄背草捆成直经十五公分左右的草个,便于运输和搬运。</p> <p>有了首次割草的美妙经历,以后每到深秋黄背草收割的季节,总是吵闹着要和大人们一起上山割黄背草。上学以后总是在星期天和大人一起上山。</p> <p>一九七零年,由当时的许昌地区革委会决定重建孤石滩水库,我们村的大部分户都迁到距原村子几十公里外的平原地区。由于部分村民故土难离,守土重迁,所以就选择了“上靠”,上靠就是搬到距原村庄两公里以外的东山半山腰。我家和另外十余户村民“上靠”到了生长着黄背草的东山。</p> <p>搬到东山以后,村里不多的土地都是贫瘠的坡地,山上没有水源,村民吃水是从两里地以外的山下挑的,更别说浇地啦,土地都是忘天收,“种一葫芦得俩瓢”,粮食根本不够吃,这样我们就更加依赖山上的黄背草啦。我们小孩们经常在放学以后,拿着镰刀到屋后的山坡上,割别人剩下的边边角角的一撮一撮的黄背草,背回家去,积少成多,卖了以后贴补家用。</p> <p>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慢慢长大,对黄背草也有了新的认识:黄背草多生长在贫脊的山坡上,恶劣的环境养成了它坚强的性格。每次见它,都是一片一片的铺满视线,看来它真的害怕孤单。对黄背草的偏爱,源自它纤细柔韧的茎杆,更加源自它种子前端特有的针芒。一尘不染地任性优雅,又烟火十足。待到针芒落地,弯曲变挺直,再弯曲,再挺直,反复如是,若爬行在地面。遇到松软的土壤,一头扎下去,春生夏长。秋风拂过,茎杆变成了金黄,柔软狭长的叶片赭红,乍开的锋芒赭红,片片点点,星火燎原。野旷天低,它们朝着风的方向齐齐地摇曳。象极了金黄的麦浪翻滚着,落进了人间烟火里。</p> <p>在我们山区,黄背草是常见的,极平凡。然而又极不平凡:它就是我们山区人的象征,硬硬的方言,硬硬的骨头,挺拔的脊梁,豪爽乐观的性格和精神;它就像我们山里人,生在山的旮旮旯旯,却不怕贫瘠,不畏艰苦,默默无闻,无私的为人类做着奉献,傲然倔强的生活着,成长着,奋斗着,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生生不息,代代不止。</p> <p>后记</p> <p><b>黄背草的使用,人类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它伴随人类生存数千年。并且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到处都能看到用黄背草搭建的房舍。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b></p><p><b>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山区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电、光、气的广泛应用。黄背草与人们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那些与黄背草打交道人的后代子孙们,也都走出了山村,告别了世世代代依赖的山山岭岭,加入了城市现代化建设,成为推动社会高速发展的一分子。如今黄背草已失去了使用价值,离我们渐去渐远。它已回归本源,变成了山坡上无人过问的野草。其实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这个默默庇护了人类千百年的功臣。它是</b>农耕时代乡村的记忆,乡愁的载体,乡情的宿寄,乡土的暖意。</p><p>没有花香,没有树高……黄背草默默无闻,不言不语,穿梭在历史的天空,唱过古人的诗经,入过本草的药典,上过穷人的屋顶,铺过劳动者的床榻,引燃过万家的锅炊,却突然消失在转身的昨天。</p> <p>(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