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朋友们说,不想翻看我的朋友圈,因为我的文字太伤感,读完心里难受。我说我用一双忧郁的眼神看身边的人生百态,纵有幸福与欢乐,也或多或少地建立在苦难和伤痛之中,那些莫名的欢乐与我无关,忧伤伴我左右,而我只能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p> <p> 让人满心期待的“中秋”“国庆”假期在我的碌碌无为与事与愿违中结束了它的历程。甚至匆忙地来不及跟我们打个招呼。在行色匆匆里我们也匆匆地赶完了一场场人情世故。所有的情景都历历在目却又模糊不清。不记也罢,终归消失。但是田野里,夕阳下,那个不经意间瞥见的场景让我终究不能忘却,就算喝了孟婆的汤。那个颓废的满脸悲苦的男人用破旧而油腻的袖子擦掉眼角干涩而绝情的眼泪,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在他极度地悲痛里。那么轻,那么顺,却很痛。</p> <p> 假期尾声,在朋友的邀请下,带着小外甥们去附近的村庄去打枣。除了喜欢吃枣,更多的是想让孩子们体验一下田野生活,而我也想抓住秋天的尾巴,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经过山脚下一枣树地,地里停着一辆三轮车,旁边一个憔悴的男人在活动着什么。朋友也不管是不是主人,径直走到树下,用“月落摇情满江树”的激情把树上零星剩余的枣摇下来,顿时纷纷落叶如雨如雪飘落一地,好似三生三世十里枣花!孩子们呼天抢地地捡地上的枣,自来熟的性格使得朋友走过去就开始跟那个人聊天,我也尴尬地跟过去打招呼。隐隐约约间感到这个男人就是这些枣树的主人。朋友连笑带说地介绍,他们以前认识,这几年很少见。</p> <p> 他就是这块地的主人。眼前这位40出头的地地道道地农民大哥嘴角滑过一丝笑意,说记得朋友名字带“鑫”,又说自己儿子的名字也有“鑫”,今年16岁了。然后神情开始变得凝重,语气里带着些许伤感说:“你们也许听说了吧?我儿子一个月前去世了。”我和朋友愕然,不知所措。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继续说:“假期里孩子一直拿我的手机做作业,自己不思考问题,直接从手机搜索抄写答案,我一气之下没收了手机,儿子说说自己挣钱,要给自己买手机。之后就到附近的山上抓蝎子去卖。两天之后才在山崖下面找到了尸体。”他很平静地叙述着,没有抬头看我们,用那个已烂了的满是油腻的灰白夹克袖子轻轻地抹了一把早已干涩的眼角,那么轻,那么快,那么痛。</p> <p>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翻手机,说因为害怕再见,思念成殇,就删除了孩子所有的照片,也要求妻子把照片全部删除。我一个男人家还好,就是媳妇还是放不下,幸好身边还有一个小的,聊以欣慰。手机里只有一个五年前的照片,拿过来让我们看,一眼就足够,多一眼,就多一颗泪。我本多愁善感,脆弱如秋叶,奈何风吹不止,迷了双眼。孩子们很好奇地争着看大哥手机里的照片。而我则渐渐走远,望着树上那一颗颗红枣,像极了大哥眼里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折射出了孩子16年的点点滴滴,流淌出了面前这一条永不停歇的洮河水。</p> <p> 孩子们继续追逐着打枣,朋友和大哥继续聊天,而我带着这颗受伤的心寻寻觅觅,望着远方的夕阳,望着山上的牛羊,望着被风吹落的树叶,望着这一颗颗掉到地上的红枣。我本应该去安慰大哥,可是脚步踉跄着却走向远处。</p> <p> 十六年的情义说散就散;十六年的时间说到就到;十六年恩怨说断就断;前世轮回里的注定还是今生的情深缘浅。我该问谁?问苍天如此绝情,不问不闻人世间的这份情?还是问大地为何见如此为难却弃之不顾?我该怪谁?怪孩子狠心抛弃了十六年的养育之恩?还是怪父亲太狠心苛刻不念骨肉至亲?早知人世间如此薄情,谁又想如此深情于这人世间?我该劝谁?劝父亲余生不要在悔恨与忏悔中度过?还是劝众生不要重蹈覆辙?</p> <p> 世间人皆神仙,遇事则糊涂。</p> <p> 如果早知如此,谁还希望在N年后接受这样的疼痛?如果早知这份缘分是如此短暂,谁又会付出这样的爱与情?如果早知这份情是这样注定,我宁愿自始至终选择无情!此刻,我选择远离他们,是不想再去伤害他,因为此刻无论我说什么,每个字对他来说都是上了膛的子弹,直击他内心深处。</p> <p> 远远地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音乐。我没有再抬头,只是默默地拾起摇落下来的枣,因为它们是无辜的,只是秋天到了,它们完成了人世的宿命。这一场注定的转世轮回谁也无法逃离,谁也不能逃离。只是在前世的因缘交错时多了一次回眸,多了一个微笑,才使得今生这一场爱恨情仇,生死别离。唯有可怜天下父母心!</p> <p> 他们俩说了很多,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依然浮现着种种画面。不经意间抬起头,在夕阳的余晖里我又一次瞥见这位父亲用破烂的油腻的袖子擦去了眼角的泪痕,很轻,很快,很痛。我的心却滴血,因为我与大哥是感同身受。</p> <p> 大哥说你们来了多打点回去,现在我这个样子,我也无心去理会这些事。说着就发动了他的三轮车,却忘了他早先装好的一桶枣。在朋友的提醒下,有点羞涩地下车把装了枣的桶子带上了车,走了。夕阳已翻过面前的山,时间也不早了,夜幕降临,我也无心打枣。带着孩子们和朋友一起回家了,一路上,朋友也是心事重重。说给他听了一下孩子唱的一首歌。还说在每个夜深人静的夜里,大哥就在单曲循环着。舍不得删掉,虽然是伤是痛,但至少也是一个念想,疼痛的念想。于是我们在这样的疼痛中长大,成熟,再慢慢老去。谁也逃不掉。朋友说,他们把孩子火化了,这一段难以割舍的亲情,在他们的悔恨,无奈中画上一个残缺的句号。而我说,那是血浓于水的纽带,剪也剪不断。这一生将带着一个遗憾与伤痛苟活于世。我们也只能在薄情的人世间,深情地活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