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随笔~度量衡。

老闫

<p>  周三(2020年10月7日)晚上我在教室值班,学生们在纠错反思—石家庄市质检一的历史试题。有个女孩子突然站起来问我:老师,度量衡是什么鬼?幸亏自己还没老掉牙,脑子高速运转后。立马给她解释了一下说:古代我国对物体的描述,分别是指物体的长度,体积,重量。并临时举例说明,例如,在你不在家时,你妈妈给你网购衣裳时,应报给客服的你基本数据,身高,肩宽,体重啥的!</p><p> 其实吧,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未期。传说黄帝"设五量。</p><p> 度量衡释义:</p><p>度-计量长短用的器具称为度</p><p>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p><p>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p><p>下边详解</p> <p>度"详解</p><p> 长度单位的名称,产生很早,上古时都是以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的,例如寸、咫、尺、丈、寻、常、仞等。在这些名称中,尺是长度的基本单位。尺的长度与一手的长相近,容易识别,所以古时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识也"等的说法。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实用单位,并且单独构成一个系统。仞与尺的比例关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数,说一仞为四尺、五尺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认为是八尺。</p><p> 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的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个,并在寸位以下加一"分"位,丈位以上加引"位,都是十进,这就是所谓五度。长度的小单位,一般都是算数学者使用的。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只是表示测量时应该具有微小数的精度的意思。《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亳,十亳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十退位的分、厘、毫、秒、忽成入算术上专用的小数名称和长度小单位名称。</p> <p>量"详解</p><p> 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它的单位名称也最复杂。在《左传》、《周礼》、《仪礼》、《尔雅》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等。同长度样,周代以前容量单位也是用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两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说"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年》说"四升为豆",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就是说掬也就是升。升的本义是"登"、"进"的意思,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数,然后从这个数登进,按四进有豆、区、釜,按十进有斗、斛。所以升(亦即掬)是容量的基本单后来《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作了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合等于二龠,合以下都是十进(宋以后)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斗和斛则为实用单位。至于《说苑·辨物》云“十龠为一合”,说法有所不同,可资参考。附带提一下石,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汉开始,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关于容量的小单位,《孙子算经》卷上说:"六粟为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这样,六粟为一圭(一说,十東为ー圭),其余圭、抄、撮、勺以及合、升、斗、斛八个单位,都是十进。这种计算方法,自汉代以后一直都在采用。</p><p><br></p> <p>衡详解</p><p> 很早以来,铢、两、斤、钩、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ー。例如《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垒("累"的古字),十垒为铢,二十四铢为一两。</p><p> 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钩、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変。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钩,四钩为石。关于以下的钱、分、厘、亳、丝、忽等小单位,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曾说:“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两。自唐代起已把本作为货币的“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积十钱为两",但那时分的进位还没有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再说分、厘、亳、丝、忽等,原是小数名称,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奔了铢、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丝、忽,其进位方法已如前述。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p> <p>换算</p><p>长度,市制单位</p><p>1里=15引</p><p>1引=10文</p><p>1文=10尺</p><p>1尺=10寸</p><p>1寸=10分</p><p>1分=10厘</p><p>1厘=10第</p><p>1毫=10丝</p><p>1丝=10忽</p><p>1忽=10微</p><p>1微=10纤</p><p>面积,换算</p><p>1平方里=225平方引</p><p>1平方引=100平方文</p><p>1平方丈=100平方尺</p><p>1平方尺=100平方寸</p><p>1平方寸=100平方分</p><p>1平方分=100平方厘</p><p>1平方厘=100平方富</p><p>1平方毫=100平方丝</p><p>地积单位1顷=100亩1公顷=15亩</p><p>1亩=10分</p><p>1分=10厘</p><p>1厘=10第</p><p>1毫=10丝</p><p>质量,换算1担=100斤</p><p>1斤=10两(日制16两,1两=0.0625斤)=0.5公斤</p><p>1两=10钱</p><p>1钱=10分</p><p>1分=10厘</p><p>1厘=10毫</p><p>1亳=10丝</p><p>1丝=10忽</p><p>1忽=10微</p> <p>渊源</p><p>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未期。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ー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p><p> 距今5000年前的大地湾仰韶晚期房F901中出士的一组陶质量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量器。大地湾这套陶质古量器,出土于房F901的主室中(前堂)主要有泥质条形盘、夹细砂长柄麻花耳铲形抄环耳箕形抄、泥质带盖四把深腹罐等。条形盘的容积约为264.3立方厘米,自然盛谷物容积约为2650.7立方厘米箕形的自然盛谷物容积约为5288.4立方厘米四把。</p><p> 长度单位的规定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南朝太史令钱乐之依照当朝尺长(合今24.5厘米)更铸张衡浑天仪。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长30厘米)作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測日影以冬至和夏至。唐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宋代司天监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观星合所标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从明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当时量天尺的亥度,考定尺长24.525厘米,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度相符。在1300多年间,量天尺尺值恒定不变,保证了天文测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日常用尺,则历朝趋向変大。</p><p> 重量单位的规定春秋中晚期,楚国制造有型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分别为一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一铢重0.69克,一两重5克,一斤251.3克,十枚相加约500克,为楚制二斤。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争取做到全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绝对是项浩大工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