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摄影结缘

宋明琨

我与摄影结缘 <p>  我与摄影结下不懈之缘,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即1972年我上大二时开始自学摄影,那时处于文革后期,新华书店没有关于摄影的书籍销售,我在学校图书馆借来一本摄影书籍手抄自学起来。首先是了解照相机,借来同学的一台海鸥203折叠相机,买来一只120黑白胶卷,设置6 x 4.5的画面规格,这卷120胶卷可拍16张,边学习边实践,怎么调节光圈、快门速度、物距等装置,拍摄时做好曝光记录,首先学会正确使用照相机。1974年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1975年单位借给我一台德国生产的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同时让我启用单位文革中被查封的暗室。从此,我个人就订阅了多种摄影报刊杂志,购买摄影书籍,抓紧学习、拍摄、冲洗制作照片。很快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拍摄和冲印技术,几年拍摄了学校大量的教学、科研、风景照片,从1977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新闻照片或摄影作品。1979年我自己买了首台照相机——日产美能达SD 型半自动相机,320元人民币;80年代初期我个人又买了海鸥牌 4A 型120双镜头反光相机;随后30年,我个人又相继购买了美能达系列、尼康系列等多种相机,耗资不少。40多年来,用过几十种相机,有的是借来的,有的是单位购买提供的,有的是自己个人购买的,以下图片绝大部分是自己个人购买的摄影器材。</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用过的照相机及主要附件</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海鸥牌203型折叠照相机,镜头与机身之间是皮腔可伸缩,折叠收回镜头藏入机身内,整个相机就变成了一个扁形的盒子,小巧轻便利于携带。使用120胶卷,可拍摄12张6x6cm和16张6x4.5cm的画面。双像重叠聚焦,有自拍、闪光插座装置。我开始学摄影就是借用同学的这种相机,70年代兰州卖86元,1978年我女朋友也买了一台这种相机,重庆卖80元。</span></p> <p class="ql-block">  四川日报发表的这张《贡嘎山远眺》照片就是用海鸥203折叠相机,在1983年初翻越二郎山顶时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上海产海鸥牌 4A - 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口径3.5,镜头焦距75mm,国内同类相机品牌,使用120胶卷,拍摄画面60X60mm,摇把捲片同时快门上铉和同时自动计数,有自拍、外接闪光、双取景器等功能。1980年,兰州,250元。</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初,英国沉积学与地貌学家E.德比希尔博士应邀到兰州大学讲学,李吉均院士和德比希尔博士带领学员到黄土高原考察,这张照片就是用海鸥4A120双反相机拍摄的。</p> <p>  上海产海鸥牌 4B - 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口径3.5,镜头焦距75mm,国内同类相机品牌,使用120胶卷,拍摄画面60X60mm、60X45mm,手动捲片和快门上铉,手动计数,有自拍、外接闪光、双取景器等功能。1980年,兰州,170元。</p> <p>  德国产,绿莱福莱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口径2.8,镜头焦距85mmm,摇把捲片快门上铉自动计数,使用120胶卷,拍摄画面60X60mm,有自拍、外接闪光功能,镜头成像质量非常好。单位文革前进口。</p> <p class="ql-block">  这张兰大水文地质专业师生在甘肃黄河阶地实习考察 照片曾在光明日报发表,就是用上面这台德国相机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日本产美能达SD型135照相机,口径1 : 2.7 ,镜头焦距38mm,P 模式自动曝光,手动捲片,手动聚焦,手动调整日期,可记录在胶片上,配置有内藏式闪光灯。小巧轻便,1979年兰州购320元。</p> <p class="ql-block">  这张1980年12月9日拍摄的兰大时任党委书记兼校长的刘冰(前排右二)参加机关合唱队,纪念北大12-9学生运动,就是用上面这台美能达SD型135相机拍摄的。</p> <p>  上海产海鸥DF135单镜头反光相机,配置 1:2 /58mm标准镜头,是当时的国产品牌相机。70年代兰州205元,单位购买。</p> <p>  波拉一步成像相机,亦称一分钟照相机,一盒10片相纸装入相机底部,配置有闪光同步,照相时按动快门,将影像直接曝光在相纸上,出片后一会就显现出所摄的影像了。优点就是快速,缺点是影像清晰度不高。90年代购500元。</p> <p>  尼康FM2单反相机机身, Nikon镜头,28-85mm 1:3.5-4.5,机身和镜头均为日本原装,1993年北京购买10580元。品牌手动单反相机。附件:移轴镜头,35mm, 1:2.8,俄罗斯产,1998年1580元。建筑摄影专业镜头,可矫正建筑变形。</p> <p>  Nikon F80 单反相机机身配电池盒,AF镜头&nbsp;28-80mm&nbsp;1:3.3-5.6G,&nbsp;日本产,共计 5080元,2001年购。</p> <p>  日本产美能达XD-7 135单反相机,镜头1:1.4,50mm,配置电动捲片器,美能达闪光灯,80年代套机4850元,单位购买。</p> <p>  日本产美能达 x -700型机身,1:1.4 50mm原装标头,配置美能达 70-210mm 1:4 变焦镜头, 90年代购置4080元。</p> <p>  HORIZON 135转机,俄罗斯产,采用工程塑料制作,使用135胶卷,摄影画面为24x57mm,是35毫米电影胶卷标准画面24mmx36mm的1.58 倍,附件手柄连接在相机底部。传统摄影宽幅相机,拍摄大场景。1996年购2360元。十多年用它拍摄了许多城市建设的宽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  四川华蓥照相机厂生产的珠江牌S-1 201型135单反相机,两个取景器,除了五棱镜取景器外,还配备了一个俯视取景器,便于低角度取景,适宜体育摄影,另外还配置了一个活动的闪光灯插座。90年代,套机标配(35mm华光镜头)650元。</p> <p> 凤凰牌 DC 901单反相机,2002年,670元。</p> <p class="ql-block">  江西凤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与外资合资生产的凤凰--潘泰克斯120全景相机,拍摄角度(也称视角)140°,使用120胶卷,拍摄画面规格为6x12cm,适合拍摄大型团体人像、风光照片,影像质量好。金属材料制作,体积大,重量重。90年代购9800元。</p> <p>  左图:Canon A720 数码袖珍相机,有IS机身防抖功能,镜头6倍变焦,5.8--34.8mm,1:2.8--4.8;800万像素,內藏闪光灯,四种拍摄模式,2006年购买2300元,用这台相机拍摄了数千张人物证件照。</p><p> 右图:Nikon 7900数码袖珍相机,7.8-23.4mm/1:2.8-4.9, 710万像素,有闪光灯,四种拍摄模式,镜头3倍变焦, 2005年购买3550元。</p> <p>  日本富士602数码相机,镜头6X光学变焦。2003年购买4500元,用了一年多就换了显示屏,再一年后主板又坏了。这台相机没拍多少照片。</p> <p> Nikon D200数码单反相机,有效像素1020万,CCD尺寸23.6x15.8mm,配置Nikon 18--200mm VR 防抖变焦镜头、适马10--20mm变焦镜头、腾龙 2X 增距镜,共计23150元,2006年购。</p> <p>  Nikon D800数码单反相机,CCD全画幅,有效像素3600万;配置Nikon 24-70mm变焦镜头、Nikon18-35mm、Nikon 1:1.4 /50mm标头、16mm鱼眼镜头,加之虑镜、存储卡等共计42900元,2012年购置。</p> <p> <span style="font-size: 18px;">Nikon 3200数码单反相机,CMOS图像传感器23.2X15.4mm,有效像素2400万;AF-S DX VR 18--55mm 1:3.5-5.6G镜头 ,2400元,2015年购置。</span></p> <p>  俄罗斯产1000毫米反射镜头,恒定光圈F10 ,重量2.5kg,90年代购置,1300元。尼康卡口,这是配置在Nikon D800数码单反机身上使用。</p> <p>  Nikon D800数码单反相机,配置Nikon 80--400 VR镜头(重量1.5kg)和Nikon 24--70mm镜头。</p> <p>  海鸥107B大型闪光灯,硫酸液体充电,二只闪灯,主灯1米卷线,分灯10米软线,闪光指数50以上,发光强度大照射距离远。适合作为拍摄较大场景或较远距离景物的辅助光源。70年代,单位购置约500元。主体闪光灯旁边是未充电的锌片电池和早期的微型电子闪光灯。</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七八十年代我还使用过前苏联的捷辅135单反相机和佐尔基135平视取景相机(向单位借的),我觉得佐尔基这款相机很有意思,全部金属材料制作,工艺精细,小巧玲珑。</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由于是公家相机,借用后就还了。遗憾当时没有拍摄下相机的照片,现在只能用文字叙述了。</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机身呈扁盒状,镜头直管伸缩状不用时藏入机身内,拍照时旋转拉出来,这是独特一;机身盖从机身底部打开,机身暗腔呈仓筒式,只能用二根手指伸进去装取胶卷,有点考技术,这是独特二;镜头质量好,影像清晰度高,这是独特三。50年代末,我国大跃进时,上海照相机厂仿制这款苏联佐尔基相机生产了数量不多的称之 </span>“上海58 Ⅱ ” 相机,<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质量也不错。今年,我的传统摄影器材绝大部分已捐赠给单位档案馆收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七八十年代,是我迷恋摄影,追求摄影艺术最发烧的时候,那时人年轻单身无负担,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摄影理论知识,勤奋拍摄实践,废寝忘食地进行暗房操作,刻苦练习拍摄技术和暗房技法,很快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摄影的基本技术,除了专业暗室,后来在野外帐篷、城镇旅馆、农村社教宿舍都能随时拍摄冲洗制作照片。从1978年开始给兰州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75级学生上摄影选修课。1985年,单位派我到北京新华通讯总社中国图片社学习彩色扩印技术,回校后在兰州大学图片社为内外培训出了十多名彩扩员。90年代给有关摄影协会培训班和有关高校相关专业上彩色摄影冲洗扩放、摄影基础等课程。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摄影习作</b></p> <p>  这幅照片是2005年10月18日,重庆大学城开城典礼的大场景,6000多名新生坐在运动场上,天下着雨。用Nikon7900小型数码相机拍摄的三张接片,将相机的710万像素提高到图片的2100万像素,图片展览放大40多寸,影像仍然很清晰。</p> <p>  2005年9月,Nikon7900小型数码相机拍摄的虎溪校区建设指挥部员工下班时的场景。</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05年5月,Nikon7900小型数码相机拍摄的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松园学生公寓建设工地朝霞。</span></p> <p>  《黄河母亲》雕塑夜景,海鸥4A 120双镜头反光相机,柯达反转片100,路灯多次曝光,雕塑主体涂布曝光。1986年。</p> <p>  兰州火车站夜景,1985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100。</p> <p>  兰州大学校门,1978年,绿莱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00°南方牌120黑白负片。</p> <p>  兰州大学校门及街景,1978年,绿莱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三张接片,100°南方牌120黑白胶卷。</p> <p>  芭蕾舞业余爱好者 1980年,绿莱120双反相机,上海牌120黑白胶卷。</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部长蒋南翔 , 1980年,绿莱120双反相机,上海牌120黑白胶卷。</p> <p>  兰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刘冰和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肖华参加劳动,1980年,绿莱120双反相机,上海牌120黑白胶卷。 </p> <p>  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肖华和甘肃省委书记宋平在兰大,1980年,绿莱120双反相机,上海牌120黑白胶卷。</p> <p>  兰州城市风貌,1980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金色贡嘎山 1982年, 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贡嘎迎朝霞 1982年, 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贡嘎山风云 1983年, 海鸥4A120双反相机,上海120黑白胶卷。</p> <p>  贡嘎山冰川考察 1982年, 美能达DX-7相机,柯达彩色反转片。</p> <p> 美国登山队留影 1982年, 美能达DX-7相机,柯达彩色反转片。</p> <p>  高山气象观测 1982年, 美能达DX-7相机,柯达彩色反转片。</p> <p>  校园锦绣 1984,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图书馆夜色,1984年,美能达DX-7相机,柯达100彩色反转片。</p> <p>  兰州十万军民庆祝建国35周年,1984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最初的游戏,1986年,美能达DX-7相机,70--210mm镜头,富士彩色负片。</p> <p>  幸福的童年,1986年,美能达DX-7相机,70--210mm镜头,富士彩色负片。</p> <p>  心系灾区 1986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校园景色,1986年,美能达DX-7相机,柯达彩色反转片。</p> <p>  鹅岭瑞雪 1991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长江二桥施工,1993年,海鸥4A120双反相机,上海120黑白负片。</p> <p>  民族风采,1994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山城立体交通 1995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巫山小三峡,1995年,尼康F80 单反相机,黑白负片。</p> <p>  满堂红 1996年,尼康FM2机身,俄罗斯16mm镜头,富士彩色负片。</p> <p>  橘满枝头,1996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摄影年会,1996年,尼康F80 单反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金色香格里拉,1998年,尼康FM2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松赞林寺全景,1998年,尼康FM2相机,俄罗斯16mm镜头,富士彩色负片。</p> <p> 三峡广场艺术碑,1999年,尼康FM2相机,俄罗斯16mm镜头,富士彩色负片。</p> <p> 渝中半岛夜景,1988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渝中半岛夜景,2008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二次曝光。</p> <p>  渝中半岛夜景,2020年,尼康D800数码单反相机,ISO100,F13,10秒。</p> <p>  渝中半岛,1992年,美能达DX-7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渝中半岛,2016年,尼康D800数码单反相机,ISO100,F11,A 。</p> <p>  渝中半岛,2018年,尼康D800数码单反相机,ISO100,F11,A模式。</p> <p>  迎接新世纪,2001年,Nikon F80单反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渝奥大桥,2002年,尼康FM2单反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毕业汇演,2004年,尼康F80 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红草滩, 2004年,尼康F80 单反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快乐的生活, 2004年,尼康F80 单反相机,富士彩色负片。</p> <p>  稻城亚丁风光,2004年,Nikon5000 携便式数码相机,组合拍摄。</p> <p>  重庆大学城建设工地夜景,2005年,尼康D100数码单反相机,ISO100,F8, A模式,四幅接片。</p> <p>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梅园学生公寓建设工地,2005年,尼康D100数码单反相机,ISO100,F11,A 。</p> <p>  大学城首届新生入校,2005年,尼康D100数码相机。</p> <p>  重庆卫视“走进大学城”文艺晚会直播现场,2005年,尼康D100数码相机,接片拍摄。</p> <p>  快乐的军训生活,2005年,尼康D100数码相机。</p> <p>  舞蹈专业考生面试,2006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重大版《东方红史诗》,2006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三张接片。</p> <p>  高雅艺术进校园, 2006年, 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探亲访友》, 2006年, 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洪涯洞夜景, 2006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游船上拍摄,二幅接片。</p> <p>  磁器口古镇,2007年,尼康D200 数码单反相机。</p> <p>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通车,2007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首届全国大学校长摄影联展开幕式,2007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16mm镜头。</p> <p>  嘉华大桥与华村立交夜景,2008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前景曲线为轻轨二号线列车运行时的景象。</p> <p>  希望工程创始人——解海龙著名摄影家讲座,2008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多次曝光。</p> <p>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2009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庆祝建国60周年,2009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唱响三峡诗城,2011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金色立交,2011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嘉陵江石门大桥,2012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立交灯饰,2013年,尼康D200数码单反相机。</p> <p>  杨公桥立交桥夜景,2016年,尼康D800数码单反相机。</p> <p>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东校门,2016年,尼康D800数码单反相机拍摄。</p> <p>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夜景,2016年,尼康D800数码单反相机。</p> <p>  田园艺术,2020年,哈苏数码相机航拍。</p> <p><b style="font-size: 20px;"> END</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宋明琨摄影制作</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20.1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