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留痕芳华影

魏和平

<p>摄影:沈永宝、王振轩、严国基、魏和平</p><p>文字:何月琴、魏和平</p> <p>《青春留痕》----上海知青在贵州老照片画册发行会,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团校(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举行</p> <p>蓝天白云天气晴朗,曾插队贵州的上海知青心情如明亮的天气,笑语风生三三两两走进青年人的校园。也曾有过"八、九点钟太阳"的岁月,眼下虽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年纪,但"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p> <p>二号楼七楼会议室</p><p>二0二0年十月九日下午一点三十分,《青春留痕》首发坐谈会。三点三十分,分发图册</p> <p>《青春留痕》图册成功发行,在上海排位阿五头,"不骑马不骑牛,赶头毛驴中间走”。主编何月琴被赶着"贵州鸭子"上架,正宗的贵州三穗麻鸭,喚声"嘎嘎",一步三回头。</p><p>其间得到刘宏海的一路指导,上研会秘书处王雁的相助,摄影团队的热心服务。更有有颐若文化公司、及上海贵州商会的鼎力资助。天下知青是一家</p> <p>发行会由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刚主持,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以示祝贺</p> <p>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笔会副主席、作家叶辛讲话</p> <p>叶辛,69年3月在贵州省修文县插队、1977年处女作《高高的苗岭》问世,后又写了《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等知青题材的巨作,其中二部拍成电视剧,是贵州上海知青的骄傲</p> <p>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马琳讲话,庆贺在插队各省、区,条件最差,人数最少的贵州上海知青,图册成功发行</p> <p>在编撰图册中给以直接指导,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黑龙江知青刘宏海,畅谈难以忘怀和高兴的心情</p> <p>曾在贵州省团委任职的上海知青王婉如发言</p> <p>《青春留痕》图册共189页,选录了贵州上海知青的453张照片,涵盖了28个县,千方百计拿到了出版号,并是团结出版社上架书,第一版印刷1000册,现已分发完毕</p> <p>《青春留痕》主编何月琴</p> <p>《青春留痕》副主编胡迪衡</p> <p>《青春留痕》副主编李性忠</p> <p>参会四省一区和本市农场的上海知青,给予祝贺</p> <p>上海农场知青严国基(因他忙于摄影,我冒昧选了一张图片)</p> <p>吉林省上海知青周培兴</p> <p>云南省上海知青郑云霞</p> <p>安微省上海知青田均祥</p> <p>江西省上海知青陈光荣</p> <p>新疆建设兵团上海知青刘争捷</p> <p>与会的六位参与编辑的上海知青,深有体会图册发行的不易及成功后的喜悦</p> <p>编委、上海知青吴万寅</p> <p>遵义县上海知青蒋玉和</p> <p>岑巩县上海知青魏和平</p> <p>紫云县上海知青沙岚</p> <p>绥阳县上海知青余鹤元</p> <p>天柱县上海知青王振轩</p> <p>叶辛认真翻阅图册,里面有自己在贵州山寨的身影。他现在一年有百来天在贵州,足迹遍及贵州的山山水水,难忘的贵州情结</p> <p>原来在贵州各县的上海知青,大部分已返上海,但都能说一口的贵州方言,甚至可用少数民族语言唱样板戏。插队数年山寨情,第二故乡亦故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p> <p>本册,从收集扫描、篇撰校对、出版发行,时间虽有点长,当中还遇疫情肄疟和出版书号等困扰。众人拾柴火焰高、好事多磨,终于有了今天的成功。</p><p>首先,感谢众多贵州上海知青翻箱倒柜地提供老照片!感谢编委和相关人员不离不弃的辛勤付出!感谢上海知青研究会的关心和鼎力相助!</p> <p>今日庆贺发行有另一层意义,图册记录了知青当年的真实镜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珍贵的原始资料,能为知青历史的课题研究,提供添砖加瓦的作用。利在当下,功予后人。</p> <p>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和《青春留痕》编委</p> <p>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阮显忠的总序</p> <p>叶辛的序文,用十年的贵州插队经历,感同身受娓娓道来,感到十分亲切</p> <p>贵州省上海知青在二十八县的插队落户人数、《青春留痕》编委和各县相关人员</p> <p>"当我们老了,走不动了,"不用在炉火旁打盹。虽老眼昏花,可戴上老花镜翻看图册。有如幼时看连环画光景,多么温馨的画面,让各自在往事中回味</p> <p>拿到书的知青兴致勃勃地请主编何月琴签字</p> <p>参加《青春留痕》发行会的全体人员</p> <p>参加《青春留痕》发行会的贵州上海知青</p> <p>《青春留痕》图册分发现场</p> <p>《青春留痕》图册分发现场</p> <p>天香引.贺《青春留痕》发行</p><p>百图墨香谱新编。</p><p>插队缘,耕耘苗田。</p><p>《青春留痕》,褪色照片。</p><p>去岁黔山,今朝上海。</p><p>二十八县芳华迹,疫情百难等闲看。</p><p>皓首又聚,喜庆欢颜。</p><p>知青暮岁,心路翩跹。</p><p>(魏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