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十月、沙湾古镇的留耕堂醒狮起舞,齐贺国庆共度中秋,与民同乐佳节欢、以祈祖国生辰之日天地同心共创繁荣。 <br> 在沙湾古镇传统醒狮展演的发展中,特别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元素,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图腾。意义非凡,可以说是个民族的统称,地域的统称,拥有经久不息的传承意识夹杂其中。沙湾醒狮可谓国际知名、中国挂号的一张文化名片。</h3> <h3>留耕堂前的醒狮待命起舞</h3> <h3>醒狮起舞</h3> <h3>醒师起舞古祠生辉</h3> <h3>醒师舞民同乐</h3> <h3> 中国舞狮起源的传说众多,舞狮的种类亦繁多,有南北之分,各有特色。南狮又称醒狮。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br> 关于南狮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正式的记载很少,普遍认为年兽与驱散瘟疫或驱赶怪兽有关,其实都是当时人们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寄托给神兽希望得到解决的表现。</h3> <h3> 在表演过程中,响锣鼓,“醒狮”平放在地上,舞狮人分站两侧,打一通南拳,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h3> <h3> 醒狮表演有乐声以及舞狮两部分。乐器主要为锣、古、钹三种。舞狮道具为演员舞动的狮子造型,狮身与狮尾都由一张彩布连制而成,俗称狮被,狮被紧连狮头,缝上狮身上的花纹,有的两边还挂上铜铃,增添生气。</h3> <h3> 醒狮的展演中节奏与动作变换,是离不开锣、古、钹组合敲击出极具震撼的韵律,狮随鼓点韵律做出高难动作,显示百兽之王的雄风,将家喻户晓的瑞兽,把其权威、智慧、力量、英勇和平安的化身展演得淋漓尽致。只有鼓点的领鼓之人,以力量、心智击鼓敲出千军齐发、万马奔腾、气吞山河的气势,指挥雄狮作出各种高难动态......这次沙湾古镇的醒狮展演中,领鼓的却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习鼓两年,能敲出如此气势,实属奇迹.....。沙湾古镇传统醒狮传承有序、后继有人了。</h3> <h3>招式严谨的小女孩</h3> <h3>小朋友们踊跃触摸小醒师</h3> <h3> 舞狮作为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已经扎根与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头,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与狮文化的烙印,并且龙与狮文化的视角,龙、狮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h3> <h3> 不同地区,舞狮的外形亦不尽相同。比如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和南海的大头狮;在清远和英德的鸡公狮;在中山、高明和鹤山的鸭咀狮;在雷州半岛的鹦鹉狮。鹤装狮比较轻巧,嘴扁,尾较佛装狮短,狮形猫步,步伐灵活轻盈。佛装狮头大口大,尾比较长,动作舒展,刚健有力。醒狮的特征是高额、大口、须眉一色,气宇轩昂,色彩斑斓,醒目突出。</h3> <h3> 舞狮活动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以及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十分深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