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走好

слуга

<p>美篇《阿童,走好》取材于南昌一中书信集《一种春声浑难忘》(郭用庄编著)。配乐:草原恋。演唱:降央卓玛。2020年10月10日。</p><p><br></p> <p> 毕业50周年聚会(2016,10)</p><p><br></p><p>2016年我们高中同学纪念毕业50周年聚会后,我在编辑制作《纪念册》图片时,看到一张我同魏方定、童长诈在母校门囗的合影,没想到这次分别竞成了我同阿童最后一次见面,那照片也就成了我们永别的留念了。</p><p><br></p><p>在《纪念册》图片编辑过程中,我发现阿童留下的照片都是一副副美丽的画面,都是一次次美好的回忆:有引吭高歌的英姿,有轻盈优美的舞步,还有老顽童式的与同学戏笑取闹的活泼场面......</p><p><br></p><p>银白色的头发,红底黑格子的衬衫,还有那张永远的笑脸,阿童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聪朋、睿智、风度翩翩的绅士形象。有谁会想到,这么一个活跃人物会是一个重病患者?</p><p><br></p><p>阿童患病的消息传来后,《纪念册》制作小组也加快了速度,力争在春节前把《纪念册》交到阿童手中。</p><p><br></p><p>《纪念册》里“多彩人生”缺一个序图,若要加图,纪念册需重新编排,为了抢时间,序图就不用了。遗憾的是,《纪念冊》是如期完了,得到的消息却是,阿童已于去年11月27日去世了。</p><p><br></p><p>这当然是谁也无法接受的事情,但现实就是这样无情。我与阿童是老同学,也是半个多世纪的老朋友。过去的共同经历总会时不时地浮现在眼前。</p><p><br></p><p>那是66年高考复习阶段,每当下午复习功课,教室里稍有点不安静,阿童就会拉着我到他家去。他的家就在校门口,屋子很大,只是光线差些,很肃静,是个看书的好地方。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屋子的模样,记得我们俩面对面坐在桌子旁看书的情景。</p><p><br></p><p>阿童生性活泼好动,即便是高考紧张复习阶段也没忘记到我家走走看看。我家在郊区,那天来他硬是步行了40多分钟,令人感动。</p><p><br></p><p>我们坐在屋后门的大柳树下叙谈,坡下是宽阔清澈的抚河,河面上缓缓移动着一只只白帆船。河风吹来,沁人心脾。这位在城里长大,看惯了楼房马路的“城里人”,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这里的空气真好。</p><p><br></p><p>68年分别后,我们就没见过面。让我们重新走到一起是76年的一天。</p><p><br></p><p>那年我在洪都工学院(7.21工人大学)学习,这天下课后走出教室,忽然看见阿童站在教室边,好像是等人。我忙上前打招呼,谁知阿童愣住了,过了半天才认出我。我想可能的解释是,他来到一个生地方,一时没反应过来,也可能是这八年来,我不经意长着长着就变了形了……</p><p><br></p><p>他这次来是找我们测试班一个女同学(也是66届高中生,北京佬),他们俩是在省团委共事时认识的,来的目的也就是见见面,叙叙旧。看来阿童还是学校时的性格:活泼好动。</p><p><br></p><p>打那以后,我俩经常参加同学聚会,再也没有出现那种“似曾相识”的窘境。</p><p><br></p><p>自我们三(3)族建立了“群微”后,我和阿童就成了亲密的网友,经常在网上见面。我们都以“昵称”称呼对方,我称他“阿童”,他叫我“小胡”。我们无所不谈,谈天说地,有时还谈股票。</p><p><br></p><p>去年10月我过生日,他发了祝福微信,我也回了感谢信。阿童于11月驾鹤西去,那互致问侯的微信就成了我们最后的话别了。</p><p><br></p><p>阿童悄悄的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我失去了一个好同学,一个好朋友。阿童也远离了疾病,远离了疾病带来的痛苦。我祝愿阿童能在天堂得到幸福快乐。阿童,走好。</p><p><br></p><p> (2018,3,5)</p>

阿童

纪念册

我们

教室

序图

微信

活泼

一个

好动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