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庆皖南歙县山村徒步晒秋

草根

<p>  2020年国庆是个很特别的国庆。国庆中秋在一起,连续放假八天,时间长了。由于抗击疫情需要,春节期间开始封禁,很长时间都不敢远足,把许多国人憋的够呛。国庆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大城市出城拥堵,著名景区黄山等尽管采取了分时预约等很多手段,还是拥挤不堪。</p><p> <span style="color: rgb(96, 127, 166);">&nbsp;</span>我一向是不喜欢凑热闹,压堆的,刚好家里也有点事情,原来都不想出门的,还是根据一些朋友是意愿,安排了皖南歙县晒秋之旅。也考虑到乡村没那么热,应该不会拥堵。这次活动强度不大,每天也就十公里左右。</p><p> 本来考虑6—7两天出行,由于昌溪住宿不好落实,又推迟一天,改为7—8两天,也是歪打正着,6号还在下雨,7号天气就转晴了,8号更是阳光明媚的大晴天。</p><p> 7号早上六点半,一行二十二人从马鞍山出发,一路上还在担心会不会堵车,一切都还顺利。只是到歙县几次大车交汇耽搁了一点时间。</p> <p>  中午十一半左右,我们到了徒步的起点东湖田,和向导老吴汇合。这次我给吴导出了一个课题,以文昌古道为基础,一定要走皖南的布达拉—万二村,还有阳产土楼。我们总共走了十二公里左右,走过了文山、朝阳、万二、关山、阳产等五个山村。而且很多路段基本上没多少人走过,轨迹上也没有记录,我们应该是第一次这么走的。</p><p> 东湖田上去的一段视野开阔,是一条完整的古道,两边种满了茶树。走起来很爽。</p> <p>  走到文山村口的亭子已经十二点多了,大家歇下来吃午餐。</p> <p>绿树掩映的文山村</p> <p>走在文山村</p> <p>出了文山村,还是保存完好的古道,可以俯瞰下面的稀稀落落的村落。</p> <p>拐弯的地方刚好可以来个合影</p> <p>苇草遮掩的村落</p> <p>我们通过一条比较原始的山路拐到号称皖南布达拉宫的万二村。</p> <p>这是路过的一个古村落—朝阳村,已经没有人居住了,还能看到朝阳小学的遗址。</p> <p>朝阳村破落衰败的房舍</p> <p>走在前往万二村的路上。</p> <p>村边有很多柿子树,没人采摘,都自然长熟,自然长熟的柿子很好吃,也很不容易吃到。</p> <p>最近比较热的万二村,也没什么人居住,比较荒凉。</p> <p>我们在万二村四处看看,遇到一个老太太,年纪有七十多岁了,眼巴巴的看着我们要卖板栗,微信都不会用,我知道,农村山里的老人很少外出,也没有现金收入,明知道后面还要背蛮远的,回家处理也麻烦,但实在不忍心拒绝。我口袋里有些现金,买了五十块钱的,和老刘分了。回来用剪刀剪开放冰箱冷冻,那么多,硬是把手好几处磨破了。</p> <p>走在万二村</p> <p>从万二出来的时候,我们从另一处直插阳产</p> <p>绿树掩映的万二村</p> <p>回首眺望万二村</p> <p>我们又经过了一个村落—关山村</p> <p>关山小学的遗址</p> <p>皖南的很多山村的村口都有这么一个水池,既可以蓄水储水,也能净水。</p> <p>通向阳产村的野路,看起来没什么人走过。</p> <p>我们一直走到阳产土楼,说起来没什么强度,但在山村里爬上爬下,我看了轨迹,还是要有总拔高七百多米。</p> <p>阳产土楼毕竟经过休善的,看起来还是要更好看一些。</p> <p>土楼还是要有些晒秋的东西看起来才更有味道</p> <p>阳产晒秋</p> <p>绿树掩映的阳产土楼</p> <p>这是7号晚上我们居住的昌溪万源人家,我本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乐,哪知却是一个乡村的依山而建的豪华别墅,家里的木雕、盆景、根雕都会很别致。刚好我们二十几个人住下,住宿条件很好,吃的也好,价格也不贵。晚上能喝酒的人还是聚在一起小酌两杯。</p> <p>第二天早上起来,去昌溪看看,云雾缭绕的河流</p> <p>溪水奔流而下</p> <p>昌溪的门楼</p> <p>昌溪曾经的二品大员周氏宗祠</p> <p>村口的老榆树</p> <p>洒满落叶的古道</p> <p>村口溪水中的沙洲</p> <p>8号早上我们七点吃过早饭,七点半出发,从这里到石潭也就六公里不到的路程</p><p>石潭的古桥</p> <p>清晨的石潭村</p> <p>石潭村的祠堂</p> <p>吴氏宗祠</p> <p>我们走的是石潭环线,总距离也就十公里不到。以前也去过石潭看油菜花,冒雨去的,感觉也没看到什么,石潭到底什么样的稀里糊涂的。这次环线走下来,才清楚。</p> <p>山上面也还有一个村落,也有些衰败了。</p><p>这次走过好几个村落,看到不是古民宅都编了号,意味着后面可能要安排整修,得到保护和修复。不远的将来,皖南的古村落将会恢复原貌,焕发生机 。</p> <p>山顶上一处种上了一些花,蓝天白云之下格外美丽,也是拍照的绝佳之地。大家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留下美丽的倩影。</p> <p>大家一个个忙着拍照</p> <p>山存在鲜花的点缀下分外妖娆</p> <p>从高处俯瞰山村石潭,层次分明,格外美丽</p> <p>石潭也种了一些向日葵,据说有不少都死了,面积不大。但向日葵点缀的村落还是别有一番滋味</p> <p>山下的环形河流村落</p> <p>鲜花点缀的石潭下汰</p> <p>回去的时候,我们还路过蜀源村,这里种了很多向日葵,网上宣传的很厉害,比较火。蜀源村外还有一些有历史的牌坊</p> <p>蜀源的进村的公路两侧停满了车辆,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凑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热闹非凡。</p><p>向日葵都已经开了,开的还不能高盛,没有电视视频里航空拍摄的好</p> <p>蜀源的向日葵</p> <p>专注的拍摄</p> <p>身着古装的人</p> <p>蜀源村里的祠堂</p> <p>经常去皖南,对皖南有了感情,也有了思考。皖南的乡村建设很有特色的,没有因为乡村建设破坏生态环境,既能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农民既可以方便的田野耕种劳作,也可以享受集体生活。西递宏村就是经典的案例。皖南的文化积淀深厚,重视教育文化传承,每个家族的祠堂,每家每户的楹联都有丰厚的历史,都是不断提炼,经久不衰的祖训,家庭的文化,影响着感染着每个人。</p><p>等我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太强的路也走不动了,干脆就在山村里多住几天,一家一户的看,和村民一起吃饭聊天,好好的记录整理一些皖南的乡村文化。</p> <p>蜀源村里民宿,看起来很有味道。</p><p>如何通过新的管理模式,借助社会资本,将皖南山村闲置的民宅盘活,让喧嚣都市里浸淫的城市人偶尔也能体会真正的乡村田园生活,洗去浮尘,换种心境。也能为农民增加收入,建设美好乡村,需要各个方面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