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宋绮云(1904年—1949年9月6日),原名宋元培,字复真,江苏邳县(今江苏徐州邳州市)人,江苏省立靖江第六师范学校毕业。中共党员,烈士。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工作,任中共西北特支委员、《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西安事变前后对杨虎城部作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9月6日,被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戴笠警卫室。是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徐林侠(1904年—1949年9月6日),女,原名徐丽芳.出生于江苏邳县(今江苏邳州市)一个农民家庭,宋绮云之妻。自幼性格倔强,保持大足。先后入读邳城女子小学,徐州第一高等小学。1924年入徐州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此间,她持刀断指,抗拒包办婚姻。1926年赴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江苏党务训练班学习,1927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小说《红岩》中天真可爱的孩子——小萝卜头的母亲。1949年9月6日,他们一家三口与杨虎城将军及其次子、幼女被国民党反动派由贵阳骗至重庆,惨杀在“中美合作所”松林坡的“戴公祠”。</p> <p>宋绮云,1920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p><p>1926年11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p> <p>青年时期宋绮云</p> <p>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和三个孩子</p> <p>宋绮云烈士的子女一九六三年在北京团聚</p> <p>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宋绮云被派往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p><p>1928年春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同期,徐林侠也回到邳县,担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兼妇女会会长。</p><p>1928年10月,宋绮云与徐林侠结为革命伴侣。</p><p>1928年任中共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历任《皖南日报》主编、《东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党内任西北特支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任西北各界抗日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西安事变前后任第四集团军少将参议,做杨虎城部统战工作。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贡献卓著。</p><p>1941年9月回陕西探亲被捕,关押于贵州息烽集中营。</p> <p>1946年7月与黄显声、罗世文、车耀先、谭沈明等七十二人一起转押重庆渣滓洞看守所,继转白公馆。</p><p>1949年又转押贵州,9月6日由周养浩以释放为名,将他与爱人徐林侠、儿子宋振中及杨虎城一家三口骗至重庆松林坡戴笠警卫室杀害。</p> <p>1929年,宋绮云赴东海县组建县委,并担任书记。同年秋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文学系做旁听生。1929年12月,经党组织安排,宋绮云到河南南阳的杨虎城部队,担任《宛南日报》总编辑。1931年夏,被任命为十七路军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35年10月,按党中央指示建立了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主要任务是做杨虎城将军和十七路军的工作,宋绮云任特支委员。西安事变前夕,宋绮云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事变发生后,宋绮云利用《西北文化日报》,全面介绍事变的起因、经过,积极评价事变的实质和意义,广泛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后,宋绮云处境极为危险。他在赴延安学习后,回到西安坚持工作。</p> <p>1938年初,被党派往国共合作的河北省临时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兼组织科长,负责与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工作。1939年11月,党组织派宋绮云到晋西南中条山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部任少将参议,兼总部干训班副教育长、政治教官。他利用合法身份继续从事统战工作。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巨而又特殊的斗争</p> <p>徐林侠,1904年出生于江苏邳县(今邳州市),1924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赴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江苏党务训练班学习,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大革命失败后,宋绮云被派往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春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同期,徐林侠也回到邳县,担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兼妇女会会长。1928年10月,宋绮云与徐林侠结为革命伴侣。</p><p>1929年,宋绮云赴东海县组建县委,并担任书记。同年秋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文学系做旁听生。1929年12月,经党组织安排,宋绮云到河南南阳的杨虎城部队,担任《宛南日报》总编辑。1931年夏,被任命为十七路军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35年10月,按党中央指示建立了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主要任务是做杨虎城将军和十七路军的工作,宋绮云任特支委员。</p><p>西安事变前夕,宋绮云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事变发生后,宋绮云利用《西北文化日报》,全面介绍事变的起因、经过,积极评价事变的实质和意义,广泛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p><p>西安事变后,宋绮云处境极为危险。他在赴延安学习后,回到西安坚持工作。1938年初,被党派往国共合作的河北省临时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兼组织科长,负责与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工作。1939年11月,党组织派宋绮云到晋西南中条山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部任少将参议,兼总部干训班副教育长、政治教官。他利用合法身份继续从事统战工作。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巨而又特殊的斗争。</p><p>1941年底,宋绮云、徐林侠及他们8个月大的幼子宋振中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狱中八年,他们遭受了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但他们从未屈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p><p>1949年9月6日,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未满9岁的幼子“小萝卜头”,与杨虎城将军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残忍杀害。</p> <p>1941年底,宋绮云、徐林侠及他们8个月大的幼子宋振中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狱中八年,他们遭受了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但他们从未屈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p> <p>1949年9月6日,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未满9岁的幼子“小萝卜头”,与杨虎城将军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残忍杀害。</p> <p>小萝卜头</p> <p>1927年3月,宋绮云加入共产党,同年4月12日,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宋绮云躲过一劫。5月时,宋绮云临危受命,建立清凉山小组,负责收集国民党情报。</p><p>1930年,宋绮云奉命打入西北军杨虎城部,受到了杨虎城的器重。1939年,宋绮云又打入了国民党第四集团军,任少将参议兼总部政训处教官。</p> <p>1941年,宋绮云身份暴露。同年9月,宋绮云忽然收到妻子徐林侠的来信,告诉他回西安南郊乡下家中避难。宋绮云信以为真,其实这是军统组织的诱捕行动。</p><p>果然宋绮云被捕,两个月后,妻子带着8个月的宋振中也被诱捕。宋振中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被迫开始了近9年的狱中生活。</p> <p>在狱中,宋振中的父母是被分开关着的,宋振中跟着母亲生活。母亲白天要做苦工,宋振中就一直睡在妈妈的身上。</p><p>因为夫妻不准接触,宋振中4、5岁的时候还不认识自己的爸爸。直到有一天妈妈抱着他隔着铁栏,远远地指向宋绮云说,这个是你的爸爸,他才对爸爸有印象。</p> <p>宋绮云曾向特务提出,要让孩子读书,但特务坚决不同意,后来经过几次抗争,他们勉强让“政治犯”做他的老师,此人就是罗世文同志。</p> <p>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将军被侩子手杀害,下一个目标就是宋绮云夫妇。</p><p>当天宋振中正在和杨的女孩玩耍,宋绮云向侩子手抗议道,孩子还小,不能杀了他们。还没等话说完,宋绮云夫妇就被刺了两刀。</p><p>孩子们被吓坏了,眼看着母亲倒在了血泊之中。侩子手又将魔抓伸向了杨的女儿,宋振中高喊道:“我没罪,我要出去……”</p><p>但侩子手哪里还有人性!他伸出双手,掐住了宋振中的脖子,9岁的宋振中就这样被残忍的杀害了。</p><p>此时,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还剩24天。</p> <p>新中国成立后,宋振中的遗骸被挖出,人们发现他两只小手,在胸前死死地攥着,里面是一支短得不能再短的红蓝铅笔头。</p><p>见到这一场景的,大家无不当场泪下。</p><p>宋振中牺牲后,他的哥哥姐姐们后来怎么样了?</p><p>当年宋绮云夫妇被抓后,西安还留下了6个孩子,他们分别是大姐宋振平、二姐宋振苏、三姐宋振西、四哥宋振华、五哥宋振镛和六姐宋振亚。后来陕北党组织得知消息后,派他们的表哥韩瑞光等人照顾孤儿。</p> <p>宋振中在狱中学会写字时,还与哥哥姐姐们通过信!那是1947年的秋天,宋绮云终于和孩子们取得了联系,得知孩子们安然无恙,母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p><p>在父亲的来信上,哥哥姐姐们看到信的背面有四个字和两个标点符号:姐姐、哥哥!</p><p>这是宋振中写的!千言万语,都汇在这几个字中。</p><p>全国解放后,宋振中兄姐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宋振华还成了新疆于阗县十月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1963年,宋振华应邀参加国庆14周年观礼,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p><p>后来,宋振中的兄姐们也同你我一样,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p> <p>宋绮云,是中国“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的起草者,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主张,很多人才称他为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实际上宋绮云从来都没有当过杨虎城的秘书,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呢!</p><p>宋绮云,早在1927年3月26日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六期的毕业生。后来在组织暴动的时候失败,只能到北大的文学系旁听隐藏身份,而这个时候杨虎城身边缺少人才,在朋友的引荐之下,宋绮云成为《宛南日报》的主编,宣传爱国救国思想。</p><p>1930年11月,中原大战之后,杨虎城奉蒋介石的命令,来到陕西担任省政府主席,宋绮云也跟随其后来到了西安,并在这里创办了《西北文化日报》。</p><p>虽然跟随杨虎城,名义上是国民党军队,可是宋绮云暗中安排,很多的共产党人士,进入报刊工作,积极宣传党的思想,并让他们利用“记者”的身份,秘密为党提供情报。</p> <p>1935年,《八一宣言》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被提出之后,中央就派遣谢华,于宋绮云取得联系,在西安成立西北特别支部,谢安为书记,宋绮云为委员,中央的总负责为周总理。</p><p>在这个特别支部下,又建立了西救会和东救会,组织策划了好几次,声势浩大的游行和聚会,掀起了民众的抗日热情。</p><p>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之后,杨虎城将军也十分的赞同。可是1936年10月,蒋介石直接推行“攘外安内”的政策,开始从政治上威逼张学良、用杨虎城,反对共产党。</p><p>宋绮云在报纸上写文章《谁能了解》《救亡图存最低限度之条件》,反驳蒋介石的主张,然后又呼吁全国民众,绝不能亡国奴,决不能忘记为奴的耻辱。</p><p>然而蒋介石的做法,更让人气愤,二话不说,直接拼凑了160个团的兵力,直接进攻陕北,想一举拿下共产党。在张学良、杨虎城的极力劝谏之下,蒋介石仍然一意孤行。</p> <p>最终两人是在没有办法,于1936年12月12日,制造了“西安事变”,把蒋介石软禁了起来。</p><p>在“西安事变”之间,杨虎城就已经通知宋绮云,到办公大楼起草文件,三个人商量之后,形成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大主张》,内容是:</p><p>第一,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并允许容纳全国各党派,一起救国。</p><p>第二,立即停止内战。</p><p>第三,立即释放,在上海抓捕的共产党。</p><p>第四,释放全国的政治方。</p><p>第五,允许民众自发组织的爱国运动。</p><p>第六,保障民众、社团的政治自由。</p><p>第七,遵从总理遗嘱。</p><p>第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p><p>这八条也被宋绮云,在《西北文化报》中发表了出来,有利的宣传了中共在抗日统一战线上的态度。</p> <p>后来大家都知道,为了保证抗日统一战线的力量,周总理亲自出面,代表中共到西安于之谈判,成功的和平解决了这个事件。</p><p>可是蒋介石回到南京之后,却一反常态,直接软禁了张学良,随后以出国考察的名义,逼杨虎城出国。这两个是“西安事变”的当事人,蒋介石也考虑舆论的问题,并没有赶尽杀绝。</p><p>可是宋绮云,就没有这么幸运,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后来杨虎城只能对外声称“宋绮云是他秘书”才摆脱了几次危机。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杨虎城拿出2000元,让宋绮云立即前往日本留学,躲避灾难。</p><p>就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七七事变”爆发了,宋绮云也没有去成。再到后来,国民党以“家中有事速归”的理由,在家中将他抓捕。</p><p>宋绮云,妻子徐林侠,儿子也就是“小萝卜头”,一家被关押在西安小雁塔监狱。特务对宋绮云严刑拷打,又用高官厚禄,甚至用妻儿的性命要挟,可是他仍不为所动,是在没有办法,特务就请示是否直接枪毙。</p> <p>蒋介石恢复也很简单“与杨虎城案一并处理”,因此宋绮云被押到白公馆。</p><p>白公馆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比监狱还要恐怖。当杨虎城知道,宋绮云也被送来之后,直接提出“把我的秘书宋绮云和我关在一起”,他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宋绮云,少受点苦,多点自由,最终还是被拒绝。</p><p>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中共提出: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等人。</p><p>这一举动,让蒋介石慌了神,直接把张学良押送到了台湾,杨虎城被送到中美合作所,而宋绮云一家转移到渣滓洞。</p><p>1949年1月21日,李宗仁上台后,直接要求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两人,可是保密局徐志远,以没有得到“未得到局本部命令”,拒不执行。</p><p>后来毛人凤,又请教蒋介石,得到结果也简单“坚决不能释放”,随后毛人凤把杨虎城,转移到贵阳囚禁起来。</p><p>1949年8月,蒋介石为报耻辱之仇,秘密下令处决杨虎城、宋绮云两家。</p><p>1949年9月6日,杨、宋两家,一共六口人,在松林坡,被刽子手用利刃刺死。</p><p>这个消息一直到,1949年12月6日,才被披露出来。</p> <p>从这里可以看出,宋绮云从没有当过杨虎城的秘书,“秘书”的称号,只是杨虎城保护他的一种手段。在和中共中央通电的过程中,也是为了保护他,一直称他为“秘书”,因此大家的误会就产生,不管怎么样,能有这样一个同生死的战友,可以说此生无憾。</p> <p>囚禁在息烽监狱的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同志,患瘰(luǒ)疬(lì)。恶劣的环境使病情迅速发展,已经从脖子上蔓延到胳肢窝里,要是蔓延到腿弯,在这监狱里,就是不治之症了。同志们十分着急。</p><p>宋绮云同志为此陷入深思之中。有一天他跟韩子栋说:“我以前认识一个青年,是个独生子,脖子上、腋下、腿弯里都生满了瘰疬,已经好久不能起来,生命很危险。后来用一个偏方砸膏药治好了,再没复发过。”</p><p>“你记得这个偏方吗?”韩子栋急忙问。</p><p>“记得。药名、重量都想清楚了。”</p><p>“你会砸吗?”韩子栋迫不及待地问。</p><p>“会。”</p><p>“想办法,砸!”韩子栋坚决地说。</p><p>“这个偏方只‘忌’一样,一定得记清。要是记不清,病一犯,就没法啦!”</p><p>“‘忌’什么?”韩子栋惶惑不安地问。</p><p>“好了以后,百日内夫妻不能同房。”</p><p>在这种时候他还开这种穷心。韩子栋看他一眼。可我们的视线一接触,他的面孔避开了。韩子栋也不敢再看他。</p><p>他和妻子不就是近在眼前,不能同房吗?</p><p>特务曾说:“他们夫妻不能见面是他们自愿的,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p><p>是他们自愿的吗?</p><p>是他们的选择,“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p> <p>牢里的黑市突然“繁荣”起来,有的犯人把他们仅有的衣物,给钱久卖。狱吏、狱卒装腔作势,说什么“上边不准买犯人的东西。”犯人当然明白,这是借此压价。</p><p>韩子栋的那件浅棕色毛衣,就是卖给一个李姓看守的。他是山东齐河县人,韩子栋和他是老乡。他明索暗勒不算,还硬把敲诈勒索说成“照顾”,是他对老乡的肝胆义气。他也知道,这一套虚伪欺诈,瞒哄不了韩子栋,他却好像要从吹嘘中寻找快乐似的,还是吹得津津有味。</p><p>应环境之需,韩子栋也煞有介事地感谢他,说几句他喜欢听的话。他听了以后,更是唾沫四溅:“老乡,我老实告诉你,我这个人吃亏就吃在讲朋友、重义气……”吹着吹着,忘乎所以了,似乎他真的能为朋友两肋插刀。</p><p>在这当儿,问他句把话,他肯说,请他办点事,他会允诺。要紧的是不要引起他的疑心。要培养他,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产生对我的某种信任。</p><p>当罗世文知道同志们为了给他治病卖衣物而严加制止时,卖得的钱已够买药的了。</p><p>卖东西降价十倍,买药涨价却不止十倍,特别是铜绿等有毒性的几味药。</p><p>药买齐了。熬药要火,要工具,牢房里没有,又不知道哪个看守会熬膏药,托不到人代熬,真急煞人。</p><p>宋绮云按规定和妻儿相会去了。他这次回来笑咪咪的,指韩子栋想,他可能有熬膏药的办法了。</p><p>隔了一天,看守对他说,他小孩长的疮厉害了,发高烧,昏迷不醒,他妈急哭了,问他有个办法没有。他听了表现出很难过的样子,就托这个看守买几样本地出产的草药,说是熬贴膏药贴上就可以好的。</p><p>这个看守哪会知道,这膏药熬成以后,竟贴到了罗世文身上。</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罗世文同志贴上膏药以后,监狱长收到“小报告”。听了“小报告”的报告,监狱长亲自主持搜查牢房,搜出了铁针、骨针(牙刷柄磨制的)、竹针(竹筷子的竹外皮制的)、削指甲的刀片(万金油盒制的)、拔胡子的拔子(竹筷子的一端从正中劈开)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罗世文贴着膏药,跟“小报告”讲的相符。监狱长满以为查出了大案,因为罗世文是大共产党,看守跟他竟有勾结……马上叫人追查膏药的来源。结果是,罗世文的膏药是医务室给的,徐林侠的小孩贴的膏药是宋绮云炮制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宋绮云在那个女看守的帮助下把砸好的膏药给了韩子栋,韩子栋又托犯人李明(李励堂)请老不死(老博士的谐声,医务室唯一的医生)送给了罗世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老博士是李明在上海的老搭档,李明托他,他磨不开面子,接受了。追问他膏药是谁送给罗世文的,他肯定是他给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监狱长认为罗世文生病,医生看病,无可非议。至于宋绮云给儿子砸膏药,根据情况与此事无关,就不加追究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然而狱吏、狱卒议论纷纷,说是牢房里的“小报告”竟诬告了他们!为平息他们的愤懑,监狱长也因此训斥了“小报告”。不过训斥得也很艺术,致使“小报告”觉得与其说是受训斥,还不如说是受鼓励。尽管如此,这场风波对正在进行的改变监狱管理方法,还是起了推动作用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宋绮云同志的偏方,治好了罗世文同志的病,韩子栋没有忘记的。后来,韩子栋解白公馆,从白公馆越狱逃出,见到宋绮云同志的子女,问这个偏方,他们说,知道是有个偏方,但不知道是些啥药。</p><p><br></p> <p>宋绮云,江苏邳县(今徐州邳州)人,江苏省立靖江第六师范学校毕业。1920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6年11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宋绮云奉党的指示前往南京与张凤石、康靖人、宋日昌、曹冷泉等人为主体,建立了的南京第一个党小组,因为同志们多住在清凉山,故名清凉山小组,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春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组织委员等。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历任《皖南日报》主编、《东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党内任西北特支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任西北各界抗日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西安事变前后任第四集团军少将参议,做杨虎城部统战工作,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贡献卓著。1941年底,宋绮云、徐林侠及他们8个月大的幼子宋振中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狱中八年,他们遭受了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但他们从未屈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1949年9月6日,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未满9岁的幼子“小萝卜头”,与杨虎城将军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残忍杀害。</p> <p>宋绮云(二排右一)与杨虎城(后排左一)、于右任(前排右一)邓宝珊(后排)</p> <p>宋绮云,原名元培,字复真,江苏邳县(今徐州邳州)人。民国十五年(1926)1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民国十六年(1927)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被派往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民国十七年(1928)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p><p>民国十八年(1929)8月,因邳县白色恐怖严重,转移北京,改名绮云,12月,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任《皖南日报》总编。民国十九年(1930)11月,随杨虎城部来西安,主编《西安日报》。</p> <p>1937年4与15日《西北文化日报》社欢送宋绮云夫妇</p> <p>民国二十年(1931),主编十七路军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从此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他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开展兵运工作和其他革命活动。西安事变前后任第四集团军少将参议,促成杨虎城与中共方面的统战关系,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贡献卓著。民国三十年(1941)7月,回西安探亲被捕,先后在贵州、重庆等地辗转关押八年之久。民国三十八年(1949)9月6日,与杨虎城一起被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p> <p>这件档案是宋绮云受聘为西京市政建设委员会专门委员时给西京市政建设委员会的手书复函。该复函时间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8月22日,在复函中,宋绮云认为“西京为西北门户,中外观瞻所系,市政建设刻不容缓“,表明了自己“既承不弃,敢不追随贵会诸公之后,聊尽棉<绵>薄”之力的积极态度。复函书于《西北文化日报》社笺纸上,为宋绮云亲笔书写,价值珍贵。</p> <p>自宋绮云加入杨虎城部后,十多年生活在西安,住在庙后街西段路南中药铺后院。由于斗争及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的需要,他经常在西安回坊一带活动。</p> <p>当时宋绮云常常出入莲湖公园的“莲湖食堂”和庙后街的“抗日救国图书馆”与回坊抗战图书馆馆长马正卿私交甚密。庙后街年龄大的居民还记得当年宋绮云给“图书馆”送书送报的情景。</p> <p>1941年宋绮云夫妇被捕后被囚禁在贵州息烽监狱,后转移到白公馆。</p> <p>为了纪念宋绮云烈士一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1989年8月莲湖区各界群众在莲湖公园宋绮云1935年创办的“莲湖食堂”(共产党秘密活动点,既后来党的‘西北特别支部’地下联络站)旧址上,建起了小萝卜头宋振中的雕像。宋绮云烈士在西安活动的事迹,至今在坊间流传。</p> <p>宋绮云烈士</p><p>肝胆一片为中华</p><p>我不能弯下腰,</p><p>只有怕死才求饶。</p><p>人生百年终一死,</p><p>留得清白上九霄。</p> <p>宋绮云充分利用《西北文化日报》其舆论阵地先声夺人的作用,不失时机地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予以无情揭露,他在《辟安内攘外之谬论》、《辟蒋介石之准备论》等文章中,一针见血地历数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镇压爱国进步人士,监禁和屠杀中国抗日群众的罪行。</p><p>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他在报上载文呼吁“肃清和查办汉奸、及妨害爱国运动的法西斯蒂”,呼吁“停止内战, 建立各党各派合作的人民救国阵线。”</p><p>西安事变发生后,为粉碎何应钦打着救蒋旗号发动的军事进攻,红军、西北军、东北军结成三位一体的军事联盟。红十五军徐海东部受党中央派遣南下进驻西安以西的咸阳,加强对来犯之敌的防范。</p><p>宋绮云此时受杨虎城将军委托赶赴前线,代表西安军民对徐海东部的红军战士进行慰问慰劳,表达三军共同团结御敌的决心,使敌人的阴谋未能得逞。</p> <p>1937年初,宋绮云根据周恩来同志的安排:为党中央筹措一套铅字印刷设备。当时延安的印刷条件极差,很多文件 只能靠石印或油印,已不能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新设备是刻不容缓。宋绮云和报社同志商量,决定将私人集资购买的印《西北画报》的全套印刷设备,包括对开机、铅字铸字机、照相器 材等,于1月30日夜秘密运往延安,同时选派优秀技工和印刷工人16人同去工作。</p><p>从此,延安《解放日报》改为铅字印刷,大大加强了党的宣传力量。但他在完成这项重要任务后,从此也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和极端仇视。</p> <p>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9月,他突然接到“家中有急事,请速回”的电报,当他匆匆赶回陕西长安县蒲阳村家中时,遭到预设的国民党特务逮捕。随后,敌人又诱捕了他的妻子徐林侠及刚满8个月的幼子宋振中。</p><p><br></p><p>宋绮云被捕后,先是被关押在贵州息烽军统监狱,与妻儿隔离。抗战结束后,又转到重庆“白公馆”秘密监狱。在长期的幽禁中,身心备受摧残,但他胸怀坦荡,赤胆忠心。一次,遭敌人刑讯拷打下来,他以诗言志:“<span style="color: rgb(179, 35, 20);">我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span>”他经常鼓励难友们说:“蒙难本身就是光荣,战胜困难,就能推动革命前进。”</p> <p>军统局长戴笠见他才华出众,多次提出条件劝降,都遭到他断然拒绝:“我追随杨将军为推动全国抗日,有何罪?无条件释放我出狱。”</p><p>1949年9月6日,当全国即将解放,国民党反动派濒临灭亡之际,作困兽斗的蒋介石命令他的刽子手,将杨虎城将军、宋绮云家人等一起秘密杀害于重庆“戴公祠”。宋绮云烈士牺牲时年45岁。</p> <p>宋绮云殉难处</p> <p>江苏徐州邳州市八路镇岠山脚下,小萝卜头纪念馆里,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和他的父母宋绮云、徐林侠,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纪念馆里“团聚”了。</p><p>宋绮云,1904年出生于江苏邳县(今邳州市)。1919年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邳县,宋绮云首先响应,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1920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6年10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徐林侠,1904年出生于江苏邳县。1924年考取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1928年宋绮云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同年,徐林侠也回到邳县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兼妇女会会长。1928年10月,徐林侠与宋绮云结为革命伴侣。</p><p>西安事变前夕,宋绮云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徐林侠筹备妇女救国会,并协助宋绮云开展革命活动。</p><p>1941年底,宋绮云、徐林侠及他们8个月大的幼子宋振中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狱中八年,他们遭受了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1949年9月6日,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未满9岁的幼子“小萝卜头”,与杨虎城将军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残忍杀害。</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他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1949年9月6日,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未满9岁的幼子“小萝卜头”,与杨虎城将军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遭国民党军统特务残忍杀害。仅仅过了24天之后10月1日,新中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这些英雄遗憾地没有等到那一天。</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时间已经过去了66年,作为西安事变发动者之一的杨虎城将军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对与他同时遇害的秘书宋绮云同志,人们却知之甚少,甚至还不如其子“小萝卜头”更为人们所熟知。本文下面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杰出的革命烈士。</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宋绮云的经历十分传奇,他不但毕业于黄埔军校,还上过北京大学,而且还拥有国民党少将军衔。他1904年出生于江苏邳县,1926年11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期间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大革命失败后,宋绮云被派往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春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同期,徐林侠也回到邳县,担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兼妇女会会长。1928年10月,宋绮云与徐林侠结为革命伴侣。</span></p><p><br></p> <p>1929年,宋绮云赴东海县组建县委,并担任书记。同年秋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文学系做旁听生。1929年12月,经党组织安排,宋绮云到河南南阳的杨虎城部队,担任《宛南日报》总编辑。1931年夏,被任命为十七路军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35年10月,按党中央指示建立了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主要任务是做杨虎城将军和十七路军的工作,宋绮云任特支委员。</p><p>西安事变前夕,宋绮云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事变发生后,宋绮云利用《西北文化日报》,全面介绍事变的起因、经过,积极评价事变的实质和意义,广泛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p><p>西安事变后,宋绮云处境极为危险。他在赴延安学习后,回到西安坚持工作。1938年初,被党派往国共合作的河北省临时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兼组织科长,负责与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工作。1939年11月,党组织派宋绮云到晋西南中条山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部任少将参议,兼总部干训班副教育长、政治教官。他利用合法身份继续从事统战工作。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巨而又特殊的斗争。</p> <p>1941年底,宋绮云、徐林侠及他们8个月大的幼子宋振中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狱中八年,他们遭受了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但他们从未屈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p><p>中国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云腾致雨”,意即云气上升形成雨,比喻革命风云终于形成暴风雨,洗涮了旧世界,迎来了新光明。宋绮云一家三口遇难不到一个月,新中国就成立了,英雄虽然没有看到这一幕,但他们的不屈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崇敬怀念。</p> <p>“我可爱的父老乡亲们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们怎么还是这样的幻想,受人的侮辱,受人的残杀……”</p><p>这是“小萝卜头”的父亲——宋绮云烈士生前写给家乡父老的一封公开信,他用声声呐喊唤醒炮火中“沉睡”的乡亲,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抗日救国的理想。</p> <p>1904年,宋绮云出生在邳县八路镇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邳县,宋绮云首先响应,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1926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被派往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p> <p>邳州小萝卜头纪念馆讲解员李文文介绍说:“1928年由于党内出现了叛徒,党的工作刚恢复就遭到破坏,敌人要逮捕宋日昌,宋绮云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到宋日昌的秘密住处通知他转移。后来,组织上鉴于宋绮云已经暴露身份,处境危险,决定让他离开南京,返回邳县开展党的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5px;">宋绮云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1929年8月,因邳县白色恐怖严重,转移北京,12月,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任《皖南日报》主编,进行统战工作。宋绮云之子宋振镛老先生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span><b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5px;">“我父亲最大的贡献就是西安事变,中央啊我们党对西安事变评价非常高,周总理在世的时候,差不多每年的12月12号都要隆重地纪念西安事变。”</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5px;">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达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在西安事变中,宋绮云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在工作、在战斗。他以占有报纸这个有利的舆论阵地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正确方针,同时也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和主张。</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0, 0, 0);">正因如此,宋绮云等人被秘密列入了敌人的抓捕名单。1941年8月9日,国民党军统特务以家属名义发电报,将宋绮云骗到西安蒲阳村逮捕。两个月后,又设骗局将他的夫人与幼子宋振中逮捕,先后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和贵阳麒麟洞等监狱。</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0, 0, 0);">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0, 0, 0);">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宋绮云始终坚定信心,团结狱中难友,保持革命气节。集体劳动时,只要有机会,宋绮云便给战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历史故事,赞誉那些民族英雄人物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和奋斗不息的精神,隐喻同志们要保持革命情操,磨砺战斗意志。</b></p><p><br></p> <p>狱中八年,他遭受了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用不屈的意志死守党的秘密。1949年9月6日,宋绮云夫妇及未满9岁的幼子,与杨虎城将军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残忍杀害……。讲解员王苒说:“‘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这是宋绮云面对国民党特务威逼利诱之时,写下的小诗。他们一家三口不仅用生命捍卫革命理想,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特殊的战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宋绮云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读过《易经》、《占卜》和刘伯温《烧饼歌》之类星象书。他性格幽默,爱开玩笑,也爱捉弄人。被关入息烽集中营后,他常给难友看手相、相面等寻开心,苦中作乐。由于他善于观察人、揣摸人的心理,所以虽是玩趣,却是十说九中。久而久之,大家对他深信不疑,给他取了个外号“宋半仙”。</p><p>有个叫宋桂芳的女特务,为人凶狠刻薄,专爱打小报告整治女“犯人”,大家都痛恨她。宋绮云决定设法教训一下这个女特务。有一天,他碰见宋桂芳,故意用神奇的目光盯着她看。宋桂芳不明白他为啥这样,就说:“你为哪样这样看我?”宋绮云说:“妹子,我们同姓一个宋字,不敢瞒你,你脑后有一大团黑气,怕有些坎坷啊。不信你自己看”。哪个人能看到自己的后脑?这不是捉弄人嘛。宋桂芳平时就听说过宋绮云占卜特别灵,又善于相面,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但还是装着不信:“你说我有哪样坎坷?”宋绮云故作神密地说:“你夫死子危,血光压顶,自身也怕会平空落石砸着你。”这样的话可是乱讲得的?原来宋桂芳丈夫前不久从崖上跌下来死了,儿子又出麻疹,集中营是不许任何人请假的,周养浩给她批了张条子,叫黄彤光从财务上给她几百块钱让她寄回去。宋绮云从黄彤光那里知道了这事,所以今天拿来吓唬她。谁知道宋桂芳一听真的急了,忙说:“哥!你能不能想法给我化解,他们都说你是半仙,你一定有办法。”宋绮云说:“办法倒是有,只怕你做不到。”宋桂芳说:“你快讲,哪样我都能做到。”宋绮云说:“古人说得好,人为善,天必恩之;人为恶,天必惩之。这些女犯人本来已深陷苦难,你要在她们身上多行善积德。另外你从今天起3个月内要吃素,不能沾半点油荤。每天晚上人静时在核桃树下跪一柱香的时辰,心中默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一百遍,则灾难可解。”</p><p>宋桂芳也真照他的话去做了。对女“犯人”再不敢欺侮,也不打小报告了,每天晚上在核桃树下跪一柱香时间,三月净吃素食,身子轻了十几斤,脸上血色都没有了。知情人都暗笑宋桂芳无知、活该,也称赞宋绮云收拾坏人有“高招”。</p> <p>45岁的年华里,她曾两次被捕入狱。</p><p>第一次被捕入狱时,她怀孕待产,被敌人折磨晕倒7次,备受折磨的她生下一对孪生儿女。敌人以对党国的"背誓罪",判其7个月徒刑。丈夫得知妻子在狱中坚贞不屈的表现后,提笔赋诗:士穷见节义,岁寒识松柏。疾风知劲草,板荡出英豪。</p> <p>第二次被捕,她怀抱8个月的幼子,和丈夫一起在监狱中渡过了漫长的8年,在革命即将胜利之际,她一家三口却惨遭敌人杀害.....</p> <p>这个令人震撼的女子叫徐林侠,江苏邳县的一个农家女孩,从小性格倔强,母亲白天为她缠足,晚上她就偷偷放开。父母不让读书,她就搬来舅舅做说客。父母包办婚姻,她竟划破手指,用鲜血写成"誓死不从"的抗婚书。徐林侠不仅努力读书,还接受进步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批女兵。</p> <p>1927年,徐林侠奉党组织指示,回到家乡担任县妇女协会会长,开展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担任县委书记的宋绮云在共同斗争中建立感情,结为终身伴侣。</p><p>西安事变后,时任杨虎城秘书的宋绮云被国民党逮捕。徐林侠怀抱8个月的幼子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牢狱生活。由于缺乏营养,儿子发育畸形,被狱友怜称"小萝卜头"。</p> <p>狱中黄显声将军心疼小萝卜头,设法弄来一瓶鱼肝油给孩子补养身子。徐林侠却把它转送给狱友葛雅波的独生女儿小碧涛。徐林侠诚挚地说:"我的孩子在狱中已经习惯了苦难生活,你的女儿还未适应,给她吃吧!"懂事的小萝卜头奶声奶气地说:"对,我是老犯人,不用吃。"最后,葛雅波只好含着热泪接受了。</p> <p>监禁期间,徐林侠向看守提出,要让小萝卜头上学读书。经过斗争,小萝卜头在监狱里上了学,黄显声作他的老师。七、八月份的重庆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小萝卜头每天就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呀,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他学会了乘法口诀,还能背几十首古诗。另外,他还充当传递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p> <p>徐林侠除了教育好儿子,还帮助难友缝补衣衫,照料孩子。教育和争取被关押的6名国民党青年投向人民,支持和帮助难友韩子栋越狱。</p><p>1949年9月6日夜晚,徐林侠一家三口及杨虎城的小女儿杨拯贵被特务骗到重庆带戴公祠。面对突然冲进来的刽子手,妈妈义正词严地说:"我们既然落到你们手里,就没想活着出去。不过,不许你们伤害这两个孩子!"</p> <p>凶狠的特务不等妈妈把话说完,劈胸就是几刀。两个刽子手杀害了宋绮云,却故意给徐林侠留了一口气,让她亲眼看到两个孩子怎样被杀害。一个特务掐住小萝卜头的脖子,小萝卜头双脚乱踢,用嘶哑的声音喊着:"我要出去!我要……"倒在血泊中的徐林侠,此时还没有停止呼吸。儿子撕裂肺腑的叫声,像尖刀一样刺入她的心房。她拼命挣扎着,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刽子手们狞笑着,又在两个孩子身上刺了几刀......</p> <p>徐林侠一家三口被害后,被特务就地被埋在小屋里,并在地面浇灌了水泥。重庆解放后,他们的遗体才被移往西安郊区的杨虎城墓。</p> <p>邳州自古钟灵毓秀,英雄人物辈出不穷。宋绮云原名宋元培,字复真。大多数人知道他是邳州八路人,知道徐林侠原籍的人并不多。真实的情况是,宋绮云和徐林侠这一对革命夫妻,1904年同一年出生于邳州这片红色的热土,宋家位于邳州南部八路镇杲堂村,徐家位于邳州北部老县城南门外的草寺村,两家相距不过百里。那时邳州的老县城就在今天的邳城镇,他们两人年少时在县城相遇过,思想活跃,响应五四号召,后来双双考入省立师范学校。1927年3月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同为邳县县委委员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这一对夫妻可谓是“同年同乡同革命、为党为国为人民”,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职业革命家,宋绮云是立志改变中国命运、顶天立地的奇男子,徐林侠是从小就希望男女平等、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汉子。</p> <p>宋绮云一表人才、气质非凡、才华横溢,诗文、书法一时无双,从他留下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诗文俱佳,学过书法、章法得体、笔力遒劲。他16岁考入位于靖江的省立第六师范,22岁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25岁到北京大学文学系作旁听生,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p><p>徐林侠不仅美丽端庄、思维敏捷、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她思想先进、作风泼辣,自幼性格倔强,抗母命,拒裹足,爱女扮男装,思想和行为酷似男孩子。她先后入读邳城女子小学,徐州第一高等小学,1924年考入位于徐州的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此间,她持刀断掉一根手指,抗拒包办婚姻。她一生两次入狱,坚持斗争到底、把牢底坐穿,即使身怀六甲也不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当代的花木兰、梁红玉。</p><p>大多数人都知道宋绮云是爱国名将杨虎城的秘书,对于宋绮云和徐林侠早期的革命活动知道的并不多。其实,二人早期同是中共邳县县委员,宋绮云是邳州成立党组织以来的第一任县委书记,后短暂任东海县委书记,徐林侠是邳州县委妇女会会长。</p><p>他们后来是中共是潜藏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员。1929年宋绮云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工作,先任《皖南日报》主编,后任中共西北特支委员,先后主持《西安日报》和《西北文化日报》报社工作。西安事变前夕,宋绮云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西安事变前后对杨虎城部作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p><p>西安事变后,宋绮云处境极为危险。他在赴延安学习后,回到西安坚持工作。1938年初,宋绮云被党派往国共合作的河北省临时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兼组织科长,负责与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工作。1939年11月,党组织派宋绮云到晋西南中条山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部任少将参议,兼总部干训班副教育长、政治教官。他利用合法身份继续从事统战工作,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巨而又特殊的斗争。</p> <p>1941年底,宋绮云、徐林侠及他们8个月大的幼子宋振中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白公馆”监狱、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狱中八年,他们遭受了法西斯式的非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折磨,但他们从未屈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宋绮云诗云:“我决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p><p>宋绮云、徐林侠一共有七个孩子,小萝卜头是他们最小的孩子。前面的孩子依次是大姐宋振平、二姐宋振苏、三姐宋振西、大哥宋振华、二哥宋振镛、四姐宋振亚。小萝卜头乳名“森森”,原名“宋振中”,取“振兴中华”之意,男,1941年生于江苏邳州。宋振中从小跟着母亲徐林侠在女牢中长大,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宋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p> <p>“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由于他年龄小,有特殊的自由,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也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认识爸爸的。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由他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每当大人商量事情,“小萝卜头”总是坐在门口放哨,他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纸条等东西,成为狱中地下党的小小交通员。韩子栋(电影《华子良》的原型)就是接到小萝卜头传递的信息越狱逃走的,成为白公馆唯一幸存下来的证人。后人有诗赞曰:“襁褓未逝入囹圄,野狼成群路崎岖。阴暗潮狭终不改,霉餐伴之度朝夕。人间地狱多难苦,学习志坚勇真巨。爱憎分明仇罪恶,弱小身躯迎风雨。”</p><p>在即将迎来全国解放的前夕、离开国大典仅有25天,时间定格在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和爸爸宋绮云、妈妈徐林侠一起被敌人残忍地杀害在重庆歌乐山松林坡,遇害时不满9周岁,有资料说小萝卜头是被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反动派用匕首刺死的。他们牺牲后,就地被埋在小屋里,并在地面浇灌了水泥。后来,他们的遗体才被移往西安郊区的杨虎城墓。解放后,宋绮云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一家三口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是共和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p> <p>徐林侠,1904年出生在农民家庭。江苏邱县(现属河北省)人,自幼性格倔强,抗母命,保持大足。先后入读邱城女子小学,徐州第一高等小学。1924年入徐州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此间,她持刀断指,抗拒包办婚姻。1927年初,入武汉江苏省党务训练班。同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按照组织指示,返回邱县开展活动。1928年初,任国民党邱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开展妇女解放运动。春,任中共邱县特别支部委员。10月,与宋绮云举行文明婚礼,轰动全县。12月,任中共邱县委员会委员。1929年7月被捕,先被关押于徐州陆军监狱,后转押苏州监狱。1930年初,获释后赴西安,协助丈夫宋绮云从事革命活动。当时,中共西北特别支部许多重要会议都在她家里召开,她承担着人员的接待和联络工作。期间,协助宋绮云组织许多爱国志士到延安走上革命道路。1941年9月,被敌人诱捕,关押在西安监狱。年底,转押重庆“白公馆”监狱。1943年3月,又被转押于黔灵山的麒麟洞。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折磨,但她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与敌人作顽强的斗争。1949年6月,被解押回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同年9月6日,和丈夫、幼子同被敌人杀害于戴笠警卫室。</p> <p>徐林侠,又名徐丽芳,邳县早期工会创史人之一,邳州市草寺村人。1923 年于徐州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毕业。1924 年考入江苏省立徐州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春,由郭子化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同李觉民等人返邳从事革命工作。</p><p>1928年初,徐林侠以国民党员身份任邳县县党部委员兼妇女会会长。1928年春,邳县总工会成立,徐林侠任妇女委员。同年,她代表邳县妇女,在欢迎北伐军大会上,愤怒谴贵封建军阀和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残害,积极动员妇女剪发、放脚,掀起剪发放足运动。</p><p>在此期间,戴圩村地主戴树尧欲强娶一十五六岁使女王爱萍为妾,县总工会组织干事李超时委派徐林侠,以县总工会的名义致书警告戴树尧,迫使他放了王爱萍。</p><p>1928年秋,中共邳县委员会建立,徐林侠任妇女委员。</p><p>1929年7月27日,徐林侠被捕,被关押在徐州陆军监狱,后转江苏省苏州监狱。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她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p><p>1930年初,她带着两个女儿出狱后,长途跋涉到西安,协助丈夫开展革命工作。当时她丈夫宋绮云在杨虎城将军的十七路军任陕西绥靖公署宣传科长,兼十七路军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社社长。</p><p>1941年9月,她的丈夫宋绮云同志被国民党军统秘密逮捕后,又以诱骗的手法把徐林侠和不满周岁的孩子关了起来,她先被关押在西安监狱,年底转往重庆“白公馆"监狱。1943年3月转押于贵州息烽“阳朗坝"监狱。1949年3月又将她转到贵州黔灵山的“麒麟洞"关押。后又转往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徐林侠在被捕后8年期间,经受住了百般磨难,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贞不屈的斗争。</p><p>1949年9月6日,徐林侠与丈夫宋绮云、子宋振中(小萝卜头)三人,同在重庆中美合作所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45岁。</p> <p>“共产党人,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可以舍弃的,包括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息烽集中营这座人间魔窟里,关押了很多巾帼英雄和特殊的幼儿,徐林侠和她的儿子就是其中的典型。</p> <p>徐林侠,出生在江苏省邳县一个穷苦的家庭。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曾经两次被捕入狱,1929年,她在家中被捕,敌人不顾她已身怀六甲,对她严刑拷打,要她承认自己和丈夫都是共产党。任凭国民党军警、狱吏如何威逼利诱,她都没有承认自己和丈夫是共产党,没有吐露党的任何机密。狱方无奈,只好在她分娩的前一天晚上,准许她出狱生产,并判以七个月徒刑。</p><p>1941年,徐林侠和她仅8个月大幼子宋振中(“小萝卜头”)不幸被捕。1943年被关押到息烽集中营,在狱中她受到多次审讯,始终没有承认自己和丈夫是共产党。然而,作为宋振中(“小萝卜头”)的母亲,她看到儿子在监狱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长期营养不良,到七八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所以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住的是一年到头看不到阳光既阴暗又潮湿的牢房,随时可能受到毒打甚至失去生命,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但是,徐林侠始终没有向国民党军统屈服。</p><p>1949年9月6日,徐林侠和儿子(“小萝卜头”)在重庆戴公馆被杀害,年仅45岁。他的儿子仅8岁。</p><p>母亲,人世间最温暖的字眼!她是孩子病床前默默流泪的那个人,她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你牵肠挂肚的那个人,她是万家灯火团圆中那个操劳的身影,她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那份思念。在山重水复的千里路上,在风霜雨雪万里路上,一路洒下的是悠悠不尽的母亲的爱。然而,在信仰面前,徐林侠以一种无比坚强的意志超越了亲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崇高,诉说着什么才是共产党人的本色。</p> <p>民国14年(1925)加入国民党。15年,入江苏省党务训练班学习,剪发易服,成为中国第一代女兵。1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返邳。17年国共合作时,任县党部委员兼妇女会会长,同时任中共邳县特支委员。中共邳县委员会建立后,任妇女部长。任职期间,发动妇女剪发放足,倡导婚姻自由,且身体力行,和宋绮云自由恋爱结婚,开创县文明结婚先例。18年7月27日,徐林侠在国民党“清党”中被捕,解送苏州法院,判刑7个月。翌年初获释去西安,协助朱绮云做统战工作,掩护革命同志,参与西北妇女救国会筹备和组织工作。30年11月被诱捕,狱中不忘共产党员义务,除做苦工与照顾幼子外坚持对敌斗争,关怀病弱难友,为难友韩子栋缝制越狱衣物.38年9月6日,与丈夫及幼子一同就义。</p> <p>那是“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二年春天,回到家乡的李超时[①]被上级党组织任命为邳县地下党的特支书记,一时间邳县成了共产党的天下,成了“红邳县”。一天晚上,他正在办公室翻阅文件,忽听到妇女委员徐林侠[②]的急切叫门声。</p><p>原来徐林侠碰到了一个难题:有一个名叫王爱平的姑娘,是戴圩街上大地主戴树尧家的丫环。由于这个女孩身材窈窕,生得水灵俊俏,戴树尧便逼着纳她为妾。可这个丫环才十六岁,死活也不愿嫁给戴树尧这个年近六旬的老头子,走投无路之时就找到了县妇女会,现在正躲在徐林侠的住处。</p><p>李超时听了徐林侠的这番叙述,不免气得七窍生烟,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气愤地说:“好一个自找倒霉的戴树尧!”徐林侠明白,目前的局势正控制在共产党手中,李超时在近一个时期已安排县公安大队的宋绮云[③]先后逮捕法办了窑湾的闫四、土山的陈伊峰和占城的李老灵等一批劣董劣绅。对于戴树尧这个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的恶霸,李超时也是早有所闻。多年前,戴树尧在大街上曾拦下一顶娶亲的花轿,并强行将新媳妇抬到自家的府宅,当夜就拽进了自己的卧房。待男方再次找上门时,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新郎见戴树尧有钱有势,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咽,回到家中就一绳吊死在房梁之上。现在戴树尧已有三妻四妾,却还想强占王爱平,岂不是自找倒霉!</p><p>“你看如何处理?”徐林侠看着李超时问道。</p><p>“先礼后兵!”李超时想了想回答。</p><p>“怎么个先礼后兵?”徐林侠急切地问。</p><p>“他戴树尧不是到处搜人吗,你就以县妇女会的名义给戴树尧捎个信,说人在咱们这儿,让他别再逼婚了,不然的话,就新账老账一起算!”李超时态度坚定。</p><p>走出李超时的办公室,徐林侠马上给戴树尧写了一封信,并在第二天捎到了戴圩子。可是,戴树尧不但不买账,反而态度强硬,坚持要将王爱平带回家中圆房,还口口声声地说要带人来抄县妇女会的老窝。</p><p>李超时听到这个消息后,“哈哈”地笑了起来。他找到县警察大队长宋绮云,说:“眼下还有戴树尧这样的晕种哩,他是不知咱黄埔军校正规军的厉害呀。”宋绮云也会意地笑出声来:“戴树尧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他是有人有枪,谁也不怕,所以才敢跟咱们叫板。不过这样也好,咱们就等着他这只飞蛾来扑火吧。”</p><p>那是一个晌午,戴树尧果然领着一队人马二十几杆枪,气势汹汹地向洪福山下的县城赶来,他哪里想到宋绮云早已安排让看城门的警察敞开大门,张开了口袋。当戴树尧一行刚踏进县城的南门,就被县大队的警察们包了饺子。戴树尧束手就擒,被捆了个五花大绑。李超时拍了拍戴树尧的肩膀:“怎么样老戴,是我毁了你的这门亲事,你的好事就到大牢里去想吧。”</p><p>王爱平获得了自由,两年后她嫁给了一名共产党员。许多人都说,是共产党救了王爱平,也救了不少穷姐妹。</p> <p>[①]李超时(1906—1931):原名振华,碾庄镇才庄人。曾就读于黄埔军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红十四军代军长、军长兼政委等职务。</p><p>[②]徐林侠(1904—1949):又名丽芳,邳城镇草寺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6日,她与丈夫宋绮云、儿子宋振中(小萝卜头)牺牲于重庆歌乐山。</p><p>[③]宋绮云(1904—1949):原名元培,字复真,八路镇杲堂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推荐安排下,考取黄埔军校第六期。1928年回邳工作,任县委组织部长。1930年担任《宛南日报》主编,翌年任《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49年与徐林侠、宋振中一起牺牲于重庆歌乐山。</p> <p>徐林侠烈士</p><p>革命先锋 夫妻英雄</p><p>理想同心真爱情,</p><p>西安事变逞贤能。</p><p>奇冤炼狱八年整,</p><p>亲子三人壮丽星。</p> <p>1904年出生在江苏省邳县西门外两三里地的草寺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女儿,她最小。出生前,父母烧香许愿,祈求生个儿子,以便传宗接代。生下她后,全家颇为失望。她从幼年起,性格倔强,富有反抗精神。母亲为她缠足,她极力反抗,白天裹好,夜间放开,终保持了一双天足。父母失去子嗣的希望后,转而让她读书识字,以便将来支撑门户。先读邱城女子小学,后进入徐州第一高等小学。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徐州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徐州三女师是共产党员吴亚鲁早期传播革命思想的中心。通过阅读《新青年》等刊物,她初步接受了进步和革命的思想。收到家里为她议婚的信,她划破手指,用鲜血写成“誓死不从”的抗婚书。</p><p>1925年寒假回到邳县,参加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克复武汉三镇,武汉成为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中心。她便奔赴武汉,进入那里的江浙党务训练班学习。这期间,她结识了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的邳县籍共产党员宋绮云、李超时。在他们帮助下,她参加了共产党。接着又考进黄埔军校女生队,成为中国在正规军事院校学习和训练的第一批女兵。</p><p>1927年5月,作为军校师生改编的中央独立师的一员,她参加击退夏斗寅、打败杨森军队的战斗。“七一五事变”后,军校第六期师生改编为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她随团欲到南昌,参加南昌起义。行进到九江时,全团被张发奎缴械,还要在团内清查共产党。于是离开军官教导团,回到武汉。不久,即奉党组织指示,回乡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她沿京汉路北上,辗转回到邳县,和南京回来的宋绮云一起工作。宋绮云任县武装大队第二中队长,她任县妇女协会会长。</p> <p>此时,长期受旧礼教束缚的妇女,经过“五四”、“五卅”和北伐等风暴的影响,有了求解放的要求,但无人领头,因而没有什么大的行动。她担任县妇女协会会长后,发动妇女剪辫子、放脚,开展反旧礼教的斗争。妇女们在她率领下,用长杆挑着剪下的辫子,在大街上示威游行,在群众中影响巨大。她特别注重发现和培养妇女骨干,很快从中发展吴福云等一批共产党员。1928年5月,中共邳县特别支部成立,她任特支妇女委员。8月,又成立中共邳县县委,她任县委妇女部部长。此时,邳县形势甚好,有“红邳县”之称。10月,因在共同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和宋绮云结为终身伴侣。</p> <p>“四一二事变”后,邳县革命力量发生分化。她领导的农民运动不断兴起,农民革命力量不断壮大,引起反动统治者的恐惧与敌视。第一批要逮捕的74人黑名单里,她排列在前。1929年7月22日,怀孕待产的她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先关在徐州监狱,后押至苏州江苏省监狱。任凭敌人严刑拷打,甚至以假枪毙威胁,她都宁死不屈。生育前一天晚上,敌人折磨得她连续晕倒7次,仍坚持不泄露组织的任何机密。狱方无奈,只好同意她分娩前出狱生产。她在折磨中生下一对孪生女儿。敌人因没抓到她任何“犯罪”事实,只得以对党国的“背誓罪”,判其7个月徒刑。</p><p>在北平从事革命活动的宋绮云,得知妻子在狱中所受磨难以及她坚贞不屈的表现后,提笔赋诗《遥寄林侠》:士穷见节义,岁寒识松柏。疾风知劲草,板荡出英豪。</p><p>1930年初,她抱着振平、振苏一对孪生女儿,走出监牢。1931年,抱着女儿振苏在杨虎城部和宋绮云相聚。在西安,宋绮云主持《西北文化日报》,工作极为繁忙。她则利用杨虎城提供的方便,帮助丈夫联络、接待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同时还参与筹备西北妇女救国会,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把路过西安的爱国青年送往延安。夫妇俩都对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有一定的影响。</p><p>1941年9月,宋绮云、徐林侠先后被捕,年仅8个月大的幼子宋振中一同入狱。她们先被押至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后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再返重庆。八年中,曾三次往返,四易魔窟。特务们对宋、徐软硬兼施,使她们身心备受摧残。小振中从婴儿起就随妈妈在监牢里生活,看到的是反动派刺刀的寒光,听到的是特务们的如狼嚎叫。监狱生活的折磨,9岁的孩子却像五六岁的孩子那样瘦小,长着与身体不相称的大脑袋,狱中难友怜爱地称他为“小萝卜头”。但不管敌人怎样摧残和折磨她们,她们始终威武不屈,宁折不弯。监禁期间,她们还教育和争取被关押的6名国民党青年投向人民,支持和帮助难友韩子栋越狱。她除精心呵护、抚育小振中外,还经常帮助难友缝补衣衫,帮助女牢新难友照料她们的小女儿。</p><p>1949年9月6日,她们一家三口和杨虎城及其次子、幼女都惨死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东边的小歌乐山松林坡的“戴公祠”。她那时才45岁。后人有诗赞她们是“革命先锋、夫妻英雄”:</p><p>理想同心真爱情,</p><p>西安事变逞贤能。</p><p>奇冤炼狱八年整,</p><p>亲子三人壮丽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