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r></p><p>2020年7月2日星期四下午4点到6点,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613会议室济济一堂,科研专家、一线班主任们在这里举行李元琳的《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寄宿制高中家校合育的机制与方略研究》开题报告会。该课题被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研究一般项目,课题批准号2020WQYB077,研究期限一年。关心福田中学班主任发展、关心学校科研进步的福田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德久和德育处主任金丹全程参与开题会,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p><p><br></p><p><br></p><p><br></p><p><br></p><p>会议由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顾焱老师主持,她向大家介绍了莅临本次开题会的专家来宾,他们分别是: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张祥云教授、深圳市教科院潘希武副院长、深圳市教科院科研管理办、湾区课题项目管理负责人李贤博士以及香港大学在读博士史和佳。课题组成员来自深圳市高级中学国际体系、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第二实验学校、梅林中学、福田中学、翠园中学、育新学校等寄宿制高中。</p><p><br></p><p>德久校长代表福田中学、课题组成员和全校老师欢迎专家的莅临指导,并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对课题主持人李元琳老师的充足干劲表示欣赏,对专家们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结合福田中学未来愿景“建设有智慧有灵魂有温度的深圳主城区最美高中”,希望青年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挑战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在专家指导下,真研究,找措施,出实效,重视家校合育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p><p><br></p><p>首先,李元琳老师做了开题报告。李老师介绍了课题组成员,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保障等方面介绍了本课题。她特别谈到自己研究家校合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感动,诉说了自己研究本课题的初衷和最终目的,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重振家文化。她特别感谢德久校长带领的福中人对她的支持,也感谢工作室伙伴一路的陪伴,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的认真与付出。</p><p><br></p><p>在专家评议阶段,张祥云教授认为,课题有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加上一个优秀团队的加持,一定能够落到实处。他着重谈到了课题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肯定本课题的“接地气”的同时,引导大家思考课题的“双区驱动”和“双文化”特质,即在研究探索中一定要结合课题的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背景,还要考虑目前家校合育中中西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要有准确的课题站位。学校应该承担起对家文化的引领责任,重振家文化,重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营造家的氛围和环境,从而培养高中生的优秀品质。</p><p><br></p><p><br></p><p><br></p><p>李贤博士对课题从形式和内容上做了细致的指导。他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要做,到底要做什么,怎样去研究,研究到什么地步等一系列的问题,调整思维方式,促进思路清晰。研究课题不仅要看到大湾区教育合作共享,学校之间交流,相互借鉴很有必要,还要思考本课题的家校共育与京津冀、长三角、西部等区域寄宿制学校的异同。</p><p><br></p><p><br></p><p><br></p><p>潘希武副院长肯定课题组研究思路开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支撑,还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研究框架基本确立,站位高,目标明确。他要求课题组利用好学校资源,增强前瞻性和时代性,思考家校合作的多领域,比如学生能力,亲子情感,沟通方式等。说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核心,在湾区、寄宿制等背景下,育人的模式、方法要创新。</p><p><br></p><p>三位课题专家高屋建瓴,意见和建议每每切中要义,不由得与会者有醍醐灌顶之感。课题组成员非常认真聆听并记录,准备跟随李元琳老师的步伐大展拳脚,研究出新成果,为家校合育的体制、机制建设增添时代内容。最后,专家们一致同意课题开题。</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课题报告会结束之际,德久校长亲自送给与会者福田中学战疫复学之初精心设计送给全校师生的礼物,获得大家的阵阵惊叹。一个个小小的香囊,印着“福中有福”的字样,让人真真实实感受到福中的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