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庆、中秋的喜悦渲染着美丽的大地,月亮的柔美感动着灿烂星空</p><p class="ql-block"> 双节刚过,街道、社区党组织安排我参加梁溪区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培训班两天,地点:梁溪区委党校一丽新路52号,其实这没什么,关键是党校的地址引起了我的目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多么熟悉的路啊,在丽新路地区以丽新冠名的还有丽新纺织印染厂(后分成为无锡印染厂和丽新纺织厂)、丽新工房、与之并驾齐驱的丽新河、河上有座丽新桥、桥那头最初是丽新宿舍,后改成丽新公寓,又改成丽新宾馆,特别是我的母校一丽新职工子弟学校也在这条路上,我在这条路上从幼儿园走到初中毕业,然后从这里走向社会一苏北盐城大丰县插队落户当了农民。</p> <p> 之前,只知道丽新路地块已被政府征收且被恒大地产拿下,用于开发悦珑湾住宅小区,所以心里咕咚,党校在丽新路什么位置啊,但丽新路不长,只是从惠商桥挨着丽新河到达协新毛纺厂,不过几百米且一边靠河没有建筑,应该不会难找。</p><p><br></p><p> 遁地址而去,很快就找到了,但意想不到,十分惊讶,那是一处熟悉的场所,原丽新纺织厂的地块,它的一墙之隔就是我孩时上学的母校一丽新职工子弟学校,我们学生的父母许多在该厂工作。</p><p><br></p><p> 下面这张照片有蓝顶红砖墙的房子就是我们丽新学校仅剩的两只教室,门前就是黄巷桥、丽新路、丽新河,左边凤翔路和内环快速高架从我们原校门和丽新厂(现党校)中间穿过↓</p> <p class="ql-block"> 真的太神奇了,此刻尘封的记忆闸门顿时打开,一幕幕学校的情景展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离开丽新母校几十年了,但睹物思情、饮水思源,这里有着我挥之不去的情感和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度过了童年、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1953年9月进入丽新幼儿园,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共4年,我还依稀记得幼儿园穿的蓝边白饭单,上面印着丽新两个红字,再加上小学6年,我在这里带上了红领巾,然后是3年初中。一句话,是我人生航船启航的地方,我在这里学习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丽新幼儿园照片↓</p> <p class="ql-block">母校一丽新职工子弟学校大门,现在应该在高架桥旁或下方↓</p> <p>我在这里带上了红领巾↓</p> <p class="ql-block"> 思绪回来,如今变化很大,丽新纺织厂部分建成了(北塘、崇安、南长)三区合并后新的梁溪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大门两边分别标志两块牌子,右边为:中共无锡市委党校梁溪分校、无锡市行政学院梁溪分院;右边:中共梁溪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p><p class="ql-block"> 门牌号下方由一块无锡市人民政府2019年12月的立牌《无锡市历史建筑---丽新纺织印染厂旧址》↓</p> <p> 走进校门,国旗飘扬,前面石刻上鲜红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亮丽醒目,教育楼、行政楼、学员宿舍等以各个具有历史记印、乡愁色彩的名字命名的如:丽新楼、丽华楼、协新楼、崇学楼等依次独立于草坪中间,整体建筑风格及环境显得庄重、清静、整洁,其中三幢保留了工厂的原房。</p><p><br></p> <p>原丽新纺织印染厂棉花仓库,现已原地原样翻新,用作课堂,取名:丽新楼↓</p> <p>棉花仓库原靠丽新路、丽新河一侧↓</p> <p>丽华楼↓</p> <p>崇学楼↓</p> <p>崇学楼侧图↓</p> <p>原丽新纺织印染厂动力车间保留原样,现为食堂、综合楼,取名:协新楼↓</p> <p>协新楼后背图↓</p> <p> 同样,整条丽新路也已大变样了,原来单条狭窄的石块路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双向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齐全,非常规范、宽阔的新马路↓</p> <p> 原丽新路与丽新河一上一下紧挨着,石驳河岸每隔一小段还有沿丽新路居住的居民用水码头,现在改变了,如今丽新河依旧原汁原味,而河岸配置了古色古香的石栏杆而显得美观大气。</p><p><br></p><p> 丽新河依旧↓</p> <p> 丽新路走向有改变,除了起点在通惠路-惠商桥没变,当然整个大走向也没变,往下就靠里挪了,路与河之间不再紧靠,而是留有间隔空地。我约摸,窄处3米,宽处有7一8米,是预留的绿化用地一尚未完工,但到了丽新桥即原丽新工房段往丽新厂、丽新学校方向就挪进多了,离河岸有30一40米不等,长约150米,我跨了200步,约有7一8亩地的绿化休闲处,已成型,也许是作为悦珑湾住宅小区的配套景观设施,再旁就是现在的党校。</p><p><br></p><p> 古色古香的石栏杆美观大气↓</p><p><br></p><p> </p> <p>丽新桥,那头就是丽新宾馆↓</p> <p> 挺漂亮的休闲绿地,现在的新名子都叫口袋公园↓</p> <p> 丽新路地块大部分用作建造恒大-悦珑湾住宅小区,还在建造中↓</p> <p> 我上学时住在黄巷上,与丽新厂和丽新学校的大门就隔一个河池、一片农田及一条不宽的丽新河,直线距离也就一百多米吧,现在中间造了一个凤翔苑小区。</p><p><br></p><p> 小时候也较调皮,我清楚记得一次中饭后去学校,不走黄巷桥,而是手举衣服游过去到学校,当然给母亲知道了一定会挨揍的,现在想想都会笑的。</p><p><br></p><p> 孩时租住的房子还在,我特意在原家门口拍了一张党校的照片,房子挡着,只能看到国旗了↓</p> <p> 匆匆岁月、悠悠流年、重回旧地、思绪万千,真的没想到啊,4岁时在这里上的幼儿园至初中毕业离开,经过50多年(其中碾转苏北插队、山东当兵)后的今天、70岁有余居然又来这孩时上学的地方学习。</p><p><br></p><p> 这真是一个不可预测的经历,概率很小,人生有时真的感觉大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