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同学双节再聚首

西安老车

<p>文/西安老车</p><p>摄影/段续安</p><p>录像/李宪法</p> <p>金秋十月,恰逢双节,举国同庆,月圆人圆。</p><p><br></p><p>十月的西安,一夜入秋。微风习习,细雨蒙蒙。值此凉爽宜人之际,几位老同学提议:不负时光不负秋景,再聚联谊。这提议得到很多同学的一致赞同。于是,就有了这次五零后们的花甲再欢聚。</p><p><br></p><p>时光如梭,几十年弹指一挥间,青春年少恍如昨日。相识是缘,同学一场缘更深。人生短暂,六十岁月已过大半,每一次相聚,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p> <p>原本在上班的我,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为了能赶上这值得珍惜的聚会,我以最快的速度提前完成了当日的工作,匆忙赶到聚会点---紫微湖,还好,聚会还在进行中。</p><p>&nbsp;</p><p>出乎意料,我的到达,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真让我受宠若惊!更让我万分感动!有了两年前的大聚会,这次再相聚,大多数同学间已不再因相貌的变化而出现对面不相识的尴尬状况。不过,此次事后发现,对有些非本班的同学,甚至是小学同班同学,我同样出现了对面不相识的情况。同学认识我,对我的情况清清楚楚,可我却早已认不出对方了。在这里,我向此次没直接打招呼的当年相识相熟的同班和非同班同学道个歉,请原谅我老眼昏花,记忆力差,多有得罪!</p><p><br></p><p>没想到同学们热烈的欢迎后是要对我的迟到进行欢乐式惩罚。我唱歌走调,跳舞摔跟斗,搞笑不是那块料,朗诵没准备,一无是处庸才一个,怎敢在多才多艺的同学们面前献丑。不等我推却,话筒已强行塞进了我手里,各种起哄声此起彼伏,依如当年青春年少时。毫无准备被逼上梁山的我,真是骑虎难下了。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我只好拿着话筒给大家瞎侃一通。</p> <p>聚会期间的节目都是各自提前准备的。有歌有舞还有诗朗诵,有的同学提前一周就在家里进行排练。我到达时,部分同学已表演完毕。虽然没有现场听到看到之前同学的表演,但咱们几位组织的同学考虑得非常周到,也做得很到位。全程录制了视频,并于事后一一剪辑发送给大家,让每位同学都感觉没有错过、没有遗憾。即使没到场的同学,也会通过群中发送的视频再现当时的场景,依如亲临现场一般。</p><p>&nbsp;</p><p>大家围坐于紫微湖的亭子里,吃着水果零食聊着天,中间空出的地方留给表演者。</p><p><br></p><p><br></p> <p>为了这次聚会,贾淑丽夫妻俩还特意花一千多块钱买来音响话筒,无偿提供给大家使用。</p><p><br></p><p>现场气氛热烈而欢乐,歌声、笑声、掌声此起彼伏,吸引了不少公园里的游人驻足观看。更有趣的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挤进亭子里,挨着孰不相识的这一群人坐着,近距离欣赏同学们的表演。</p> <p>贾淑丽同学一曲《我爱你中国》,那嗓音依如当年般高亢,清越,直穿云霄。令听者直舒胸中郁气,如饮甘露,如沐清泉。</p> <p>王兴德和李敏同学的《沂蒙颂》双人舞,让我们又回到了五十年前。那具有强烈时代烙印的舞和曲,令人沉醉,令人回味,令人感叹!</p> <p>活泼可爱的老顽童王兴德同学,一曲双人舞还不尽兴,其他同学唱歌,朗诵,他都会主动站出来即兴伴舞,给大家增添了不少欢乐元素。</p> <p>出节目的同学不少,质量都不错,没想到同学们都多才多艺,真不简单啦!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下面晒晒聚会照片让大家欣赏吧,照片比我的语言更丰满、更精彩、更有吸引力。</p> <p>感谢组织者和摄影者,你们辛苦啦!</p> <p>文章中照片已刊登在《凤凰资讯报、天下美篇报》喜上加喜版面。</p>

同学

聚会

相识

依如

大家

话筒

兴德

贾淑丽

欢乐

双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