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渡瓜洲

大风起兮

<p>  凡景点,或以秀丽奇崛的自然风光胜,或以休闲娱乐式的参与性体验感优,又或以古迹或典故的文化内涵长。瓜洲,无疑属于后者。</p><p> 这是一个频频活跃和闪烁于唐诗宋词中的名字,是一个在诗词文化上堪与洛阳长安相媲美的地方,一个走过了杜甫张祜白居易、陆游秦观王安石,满溢着诗情画意和人生况味的千年古渡。</p><p> 这里还是鉴真东渡的出发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所在。</p><p> 走进它,就走进了诗词的长廊,触摸到了千年文化的脉搏,感受它,就是在感受人生的悲欢际遇和历史的沧桑变迁。</p><p> 走进瓜洲,诗渡瓜洲。</p><p> </p> <p>  由汽渡过江,是由镇江到瓜洲最便捷的方式。</p><p> 作为扬州人,亲笔为“镇扬汽渡”题词,显示了江主席对家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p> <p>  “京口瓜洲一水间”,从镇江乘船横渡长江,弃舟登岸即为扬州瓜洲镇地界。</p><p> 镇扬两地一衣带水,联系十分紧密,宁镇扬城市一体化进程正加速向深度融合推进。</p> <p>  长空廖廓,江水汤汤,交相辉映,蔚为壮观。</p><p> 不远处即为中国第一长的跨江悬索大桥——润扬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便捷交通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p> <p>  瓜洲古渡位于现今瓜洲镇上,渡因诗名,镇则以渡口为名。</p><p> 江南古镇众多,与周庄同里乌镇等久负盛名的古镇相比,瓜洲镇名气尚小,并不为外人所知。</p><p> 这其实应算是一种幸运,惟如此,让它依然保留着其本来的质朴与安宁,如流经小镇的这条河流,悠然而平静。</p> <p>  小镇街上走过,随处见景,虽然已是深秋,依然处处洋溢着春天般的生机与气息。</p> <p>  澄净的蓝天白云与神圣的国旗红,交织出一副绚烂的画。</p> <p>  拐过一处街角,偶遇春江花月夜艺术馆,门关着,想是沒有开放,所以也并未进去。</p><p>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究竟描写的是何处景致,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是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江域。张若虚是扬州人,此说应该比较可信。</p> <p>  瓜洲古渡附近依河建成了一处公园,免费供游人赏玩。</p><p> 景点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向市民和游客,是当下一些城市的做法,不为营利,只为让人们更多地亲近自然,接触文物,了解历史,充分发挥了景区的社会功用,显得更亲民,更接地气。</p> <p>  园内碧水环绕,绿荫遍地,亭台楼阁、水榭回廊交错分布,相映成趣,兼具江南园林之精巧雅致与北方园林之恢宏大气。</p> <p>  一棵城市中难得一见的柿树,稀稀落落的叶子在风中抖动,几个硕果仅存的柿子如一个个小灯笼悬挂在干枯的枝条上。整棵树显得遒劲而有张力,如一件银钩铁画的艺术品。</p> <p>  瓜洲既是千年“诗渡”,自然少不了诗的存在。</p><p> 园中有一处长长的诗廊,沿路而建,历代与瓜洲有关的诗作,或刻于石上,或凿于碑上,或写于墙头,或置于亭中。粗略算来,共有几十处之多。</p><p> 且择其要者拍照展示几处。</p> <p>  袁枚贵为清代诗坛“性灵派”掌门,保持了一贯的“小清新”风格,一篇《祭妹文》写得真切感人,曾收录入高中课本。</p> <p>  张祜另一首与瓜洲有关的诗作《题金陵渡》写得同样精彩: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在园中未看到录有该诗,或许是因为诗名的缘故吧。</p> <p>  陆游的诗一向雄浑沉郁,忧国忧民。“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气势磅礴,读来荡气回肠。</p> <p>  草书体252字共十多米长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全唐”。</p><p> 记得17年中秋夜,孤身一人,反复收听配乐朗诵的《春江花月夜》,每每听至结尾“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时,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几至落泪。</p> <p>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为白居易《长相思》而建的相思亭。</p><p> 白居易乃性情中人,在《琵琶行》中体现得淋漓尽至。这首为思念其侍妾樊素所作的《长相思》,言简意深,同样真挚感人。</p><p> </p> <p>  为王安石《夜泊瓜洲》而建的一水亭。这可能也是有关瓜洲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诗,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或许因为它描述的正是中国人具最普遍性的一种情感——乡土情节和由此而生发的乡愁。</p> <p>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地方——沉箱亭,《三言二拍》中的一个悲情故事。小时候看《杜十娘》电影,对故事本身没啥感觉,想的只是这沉到水里的箱子还有没有可能捞上来哈。</p> <p>  押轴景点——瓜洲古渡遗址,位于公园最里面的运河边,没有“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的气势,没有舟船云集、孤帆远影的场景,只有孤零零的一块石碑,显得有些落寞冷清。</p><p> 其实真正的瓜洲古渡连同瓜洲古城一起,早已于清末便因江岸坍塌而沉入了江底,现在的渡口乃是在原址附近重建的,像是一个“衣冠冢”。</p><p> 其实这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真切切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辉耀千古的诗篇,供我们一遍遍吟诵体味,并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魂魄和精神内核。</p><p> 物质可以消亡,而精神永存。</p> <p>  </p> <p>  用了半天时间,结束了这次古渡之旅。最后狗尾续貂赋诗一首,以应“诗渡瓜洲”之景:</p><p> 七律.瓜洲古渡</p><p> 朝沐轻寒辞京口,一路随波至广陵。</p><p> 江流寂寂草零落,舟楫不兴闲渡头。</p><p> 放翁夜雪书义愤,介甫临水生客愁。</p><p> 一曲汴泗长相思,便引诗情到瓜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