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年来,寿光市纪台二中以“全员适位,开启幸福生涯”为办学宗旨,以“幸福党建”为动力引擎,以数字化考核评价为保障,全面实施幸福生涯教育。先后荣获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教育创新50强学校,寿光市文明单位、寿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p> <p>文化自信 凝心聚魂</p><p> 自信是一种人格魅力,会让平凡的人变得光彩照人。一个人一旦失去自信心,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而一旦有了充分自信心,就可能产生强大内驱力,燃起智慧火花,最终走向成功。</p><p> 近年来,纪台二中以自信、幸福文化为统领,凝聚师生内驱动力,提振师生精气神,激发师生战斗力,走上了和合向上的良性循环轨道。校长、党支部书记李德全介绍说:“相传,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第一智臣--东方朔,虽不是寿光人,但他的古墓坐落在纪台镇东方村。为此,纪台二中追溯东方朔传奇故事,把他的机敏、幽默和‘近乎狂妄’的自信精神融入学校文化传承,教育学生自信、自立、自强。”该校还以“幸福党建”为龙头,以红色经典人物和故事为主基调,打造了一个紫藤苑、三个文化厅(书香厅、紫藤厅、静思厅)、三个理念园(德园、慧园、梦园);两条幸福路(崇德路和明德路)、多面立体主题文化墙。精心炮制静能生慧、净能生美、敬能生德、竞能生优、精益求精 的“五jing”文化,让广大师生更为体面、更为自律学会学习和生活。在淡化物质激励的当下,该校还专门为干部教师量身发放“精神福利”,为每位教师征订教育教学刊物,购买理论书籍,开辟书法室,设立健身房;同时,定期开展各项竞赛,如拔河、跳绳、羽毛球、乒乓球、校园“吉尼斯”创建等活动,大大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教师 张青芳说,“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很幸福快乐,我们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p> <p>课程培根 枝繁叶茂</p><p>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是拓展学生人生高度和宽度的载体。为让幸福生涯教育生根发芽,近年来,纪台二中探索构建了基础核心类、德育提升类、特色培养类、体验活动类“融合式课程体系”。</p><p> 副校长郎旭钦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开展生涯课程教育,可以解决好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四定’--定向、定点、定位、定心,让学生保持平稳和正常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真正实现适位发展”。为此,该校深入挖掘学科中所蕴含的生涯规划教育因素,定期对学生开展党性、党史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名士的爱国情怀、成长经历和顽强执着的进取精神。定期开展“走进名校”“弥水探源”等研学旅行和校外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每学期召开生涯教育主题班队会:班主任根据生涯教育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各级部每周召开主题级会,不断渗透生涯教育;学校每周一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主题教育和宣誓活动,不断培植学生文化信仰,让“心中有目标,行为有准则”意识根植学生心中。</p><p> 党员教师吕丽芹说,“社团活动课程是幸福课程的重要载体,由相同爱好的学生组成兴趣集体,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提高各自在某方面技能的强度和交际能力。”为此,纪台二中本着“全员适位”原则和“面向全体、彰显个性、培养兴趣、创意科技、开发潜能”宗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设备,开设了机器人社团、编程社团、书法美术社团、健步如飞社团、语文阅读、英语口语及各种球类社团等32个社团。学校还特意挑选有特长的教师作为社团辅导员。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报喜欢的社团,便于把潜在爱好逐步变成兴趣特长。目前,该校社团活动已经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每周三下午大课间及第三节,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p><p> 同时,该校还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学校通过传统节日等活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设置入校和离校课程,全体师生共同为毕业学子送上祝福,带领孩子们走过感恩门和毕业门。另外,学校还开发了《知行合一成长手册》,分“自省、自励、自惩” 三部分,实现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目的,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九字真言:记得住、说得出、做得到。</p> <p>教师适位 激发活力</p><p> 一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学校,必定要首先承担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一所能够承担教师专业发展责任的学校,必定能成为一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学校。“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是纪台二中重要办学追求。</p><p> 校长李德全说,“教师适位”就是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每个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让每个教师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以满足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需求。以校级名师成员组建课改研究中心为点、校级名师工作室为线、教研组为面,构建“点、线、面”教师发展共同体。所谓“点”,就是学校挂牌成立潍坊市特级教师、党员导师周佃文工作室,由董秀玲、张青芳、杜金儒、刘玉苹、崔巧云等校级名师工作室成员组成研究团队,成立课改研究中心,成为学校教师发展的中心点。所谓“线”,就是学校立足“建设一个中心、优化一个团队、辐射一门学科”的原则,以周佃文、张青芳、杜金儒等10名校级名师构建10个团队。所谓“面”,就是深入开展学科教研、班级教研、贯通教研、联盟教研,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教研格局。 为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合作、展示、创造能力,提炼生成了一体三位“六学”教学策略:课前预学;课中四学:引学--探学--展学--省学;课后延学。在“六学”策略指导下,学校确立了体验式生长(行知)课堂模式,周佃文主任主持的课题《初中数学体验生长课堂实施策略研究》被确立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借助联盟教研、青蓝结对、工作论坛、学科教研等,“寻亮点、补短板、树榜样”,倡导干部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形成了“研究是一种常态,优秀是一种能力”的浓厚科研氛围。学校的《信息技术下教师绩效考核与机制研究》被确定为“十三五”数字化研究规划课题。(刘云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