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古都西安行之骊山华清宫探幽

贝贝舟

<p>因国庆中秋八天长假活动,节前的西安行美篇延后,今起继续六朝古都西安游,首站来到骊山华清宫…</p><p>骊山风景太美啦,不仅风景美还有厚重的历史。登上烽火台遥想当年为博妃子一笑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漫步华清宫感受大唐的庄重大气,游览梨园遗址博物馆感知梨园鼻祖唐明皇的艺术气息,五间厅的弹孔犹在,兵谏亭名字的变迁,还有以整个骊山为彼岸的秦始皇陵,无不昭示着,这是有故事的地方,这是可能改写历史走向的地方。</p> <p>中国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p><p>骊山景区</p><p>骊山海拔1302米,老母殿、老君殿、烽火台、兵谏亭、石瓮寺、遇仙桥等景点星罗棋布,“骊山晚照”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p> <p>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p><p>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遍布着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众多著名景点。</p><p>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骊山是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见证。</p> <p>华清御汤</p><p>西安行首站来到骊山脚下的华清宫</p><p>华清宫(华清池)内集中着唐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区和飞霜殿、万寿殿、 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p> <p>【华清池】</p><p>6000多年姜寨先民发现了天然温泉</p><p>周幽王烽火戏诸侯</p><p>秦王骊山陵墓和“骊山汤”</p><p>北魏温泉颂碑是华清宫现存最早的文字实物资料</p><p>国家一级文物,国家首批书法艺术名碑之一</p><p>全国禁拓名碑之一</p><p>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修葺扩建为离宫</p><p>隋文帝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p><p>唐太宗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p> <p>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故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之名句。据清乾隆本《临潼县志》载: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四年(755)的40年间,先后出游华清宫36次,有时一年两去,其微行间出无法计算。游幸规模甚大,“千乘万旗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饮暮有赐”。等于把长安的政府机关搬到骊山,竟然以华清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唐玄宗终于从皇帝的宝座上跌落了下来。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p><p>后晋高祖天福年间,把破坏的华清宫“改曰灵泉观”,赐予道士。宋时,“汤所馆殿,鞠为茂草”,建筑物已十分破烂。宋人只能根据华清宫的遗迹,“刊故宫图于石”,让后人知道唐代华清宫的全盛而已。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以前,有赵志古等人,组织民间力量,曾以15年的时间整修华清宫,曾建起三清殿等八座大殿,朝元、冲明二阁和九龙、芙蓉等汤池(据乾隆本《临潼县志》)。以后又逐渐萧条。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2)冬十一月西巡时也重修过华清池(原华清宫),他曾“驻跸温泉”。民国时期,也有过几次整修,可是华清池及骊山所存古建,大约就是清初重建后所保留下的格局,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一片破败景象。</p><p>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辟汤池,修殿宇,建宾馆,开花园,使古老的华清宫焕发了青春,成为人民群众游乐之处。</p> <p>华清池(又称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示范景区,以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和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而享誉海内外。</p><p>华清池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是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更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驰名中外。</p> <p>华清池是位于唐华清宫遗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宫苑,西距西安30公里, 南依骊山,北面渭水。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以及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而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示范景区。</p><p>华清池融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于一体,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景区仿唐建筑大气恢宏,园林风光别具一格。主要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有飞霜殿、昭阳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有体验皇家温泉的以澜汤殿、御汤苑、星辰苑、尚食苑、长汤苑、少阳苑、香凝阁和御膳阁为主的华清御汤(精品)酒店。2007年4月推出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成为中国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典范。2012年5月推出的多媒体影像剧《玄境长生殿》,成为传统博物馆数字化改造的新模式。</p><p>近年来,华清池以“打造中国唐宫廷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为发展愿景,积极实施唐华清宫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按照历史文化、御汤文化、宫苑文化、梨园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规划建设唐华清宫文化旅游大景区。</p><p>“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这里自周幽王修建骊宫至唐代几经营建,先后有“骊山汤”、“离宫”、“温泉宫”李隆基诏令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赐名“华清宫”,亦名“华清池”。后安史之乱,建筑残存无几。宋、元、明、清至民国逐渐衰败。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今规模。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的诗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1982年,华清池被列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2月,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华清池跻身百名“中国名园”之列。</p><p>近年来,唐华清宫遗址区域内相继发掘、出土了我国现存唯一一处皇家御用汤池群落和我国最早的一所皇家艺术院校,并在其遗址上建起了唐御汤遗址博物馆、唐梨园艺术陈列馆,以翔实的文物资料展示出华清池的6000年沐浴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史,从一个侧面再现了盛极一时的主叟代遗风。</p> <p>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唐诗人白居易《骊宫高》诗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清人钱维乔《华清宫》诗道:“华清之宫骊山足,玉殿千重相连属”。骊山景色宜人,温泉荡邪去疾。传说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成为周天子的游幸之地。那时的温泉名“星辰汤”。《三秦记》载:“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加修饰焉”。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令大冢宰宇文护造皇汤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列植松柏千株,修屋建宇。至唐代逐步形成规模。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诏左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大匠阎立德建宫室楼阁,赐名“汤泉宫”。《册府元龟》载:“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戊戌,帝如温汤。癸卯,御制碑以示群臣”。唐高宗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更温泉宫为华清宫,“环宫所置百司区署,诏琯总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为天子游览”(《唐书·房琯传》)。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白居易《骊宫高》诗:“骊宫高兮入云”。骊山似锦若绣,一名绣岭,宫因山名,亦名绣岭宫。唐代诗人崔涂、李商隐、崔道融咏华清宫,皆以“绣岭宫”为诗名。</p> <p>游华清宫留影</p> <p>与三天旅游同个团队的宁波老乡合影,有缘的我们相会西安,也许五百年前咱们是兄弟。</p> <p>华清池石碑前留影</p> <p>贵妃泉</p> <p>飞霞亭,据说是贵妃沐浴后休息的地方。</p> <p>宜春殿</p><p>实景舞剧长恨歌艺术馆</p> <p>飞霜殿</p> <p>沉香殿</p> <p>华清宫</p> <p>龙湖镜天</p> <p>御汤</p><p>唐代温泉洗浴的地方称"汤",皇帝赐浴的地方称"御汤",唐时特指华清池。前些年游日本,发现日本人如今仍称洗浴的地方为"汤",连日文字也保存着中文"汤"字,可见盛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源远流长…</p> <p>宋任穷题"华清胜地"</p> <p>王蒙题"华清御汤"</p> <p>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p> <p>温泉古源二号出水口</p><p>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掘,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莲花汤”、“海棠汤”、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以及“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三彩脊兽、莲花纹砖和新石器、秦、汉等时期的文物3000余件。御汤遗址的发现是我国隋唐考古的又一重大成果,为研究我国沐浴史、封建等级制度和唐代宫廷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p> <p>龙首吐温泉</p> <p>夕佳楼</p><p>夕佳楼下源远流长</p> <p>重修夕佳楼记</p> <p>华清宫为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公元747年(天宝六载)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1982~1986年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汤池8个。其中2号池为上下双层台式,上层台缘作莲花形,东西10.6米,南北6米,池深0.8米,下层台缘为八角形,深0.7米,推测即唐玄宗的御汤九龙殿,又名莲花汤。位于2号池西的4号池,平面形状酷似海棠花,应即玄宗为杨玉环所修之海棠汤,又名芙蓉汤。据载唐华清宫内有汤池18所。按方位推测,1号池可能是太子汤,5号池为尚食汤。</p> <p>温泉古源</p> <p>海棠汤</p><p>杨贵妃沐浴池</p> <p>“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俗称“贵妃汤”。始建于公元747年,因汤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唐人的构思超俗,设计新颖,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艳丽衬托贵妃的娇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杨贵妃丰腆的形体。我们再来看浴池的用料。浴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这种青石磨时称墨石,其最大优点是美观,还有防滑作用。浴池分上下两层,是台式结构。上层可扶可坐,共由18组券石组成。整个浴池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生理特点。</p><p>不仅如此,汤池的供水系统也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池底正中有一直径为10厘米的进水口,进水口上装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的花蕊,下接陶制水管道,与温泉总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压力从花蕊中自动喷洒而出,喷出的形式与喷泉相似,而洒下来的形质,不正是今天生活中的淋浴吗?</p><p>浴池的整个结构可谓用心良苦,设计精到。池中间有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底座上边接有莲花喷头,下边接通陶水管,与泉水总源相通。水从莲花喷头喷出,飞珠走玉,水雾漫起。可以想象当唐玄宗和杨贵妃共洗鸳鸯浴时,不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哪番动人情景吗?</p><p>但真正证明这是唐玄宗赠送的爱情礼物的是池中间的一块条石。这条石是贵妃沐浴时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着一个“杨”字。</p> <p>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熏无颜色”的杨贵妃在海棠汤中淋浴了近八个春秋。淋浴时为增加情趣,池中洒有鲜花的花瓣和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材及价值昂贵的香料 (如紫檀、多摩罗香、沉香、丁香、麝香等),享受香汤沐浴。“骊山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贵妃在这里荡涤尘垢,也在这里享受着温泉赐给她的尊贵、温暖与舒适。她沐浴时宛如海棠初睡的娇媚姿态不仅深受玄宗皇帝的宠爱,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素材,创作出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对此情景的绝妙写照。</p> <p>莲花汤</p><p>唐玄宗沐浴池</p> <p>皇帝李隆基洗浴的池子,比贵妃池大多了,可以几人洗鸳鸯浴…</p> <p>汤池呈长方形,两层台式,青石砌就,形制华丽,规模宏伟。</p> <p>莲花汤是华清池温泉博物馆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的汤池,这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汤池,莲花汤在所有的华清池内汤池中规模最大,从莲花汤四周留有的圆形内柱础和莲花形外柱础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推断,当时莲花汤浴殿有内、外殿之分,建筑立柱高大7、8米,面积达400多平方米。</p> <p>星晨汤</p><p>唐太宗沐浴池</p> <p>星辰汤,乃唐太宗沐浴处,池壁似山河,蔚为壮丽,汤池与其南的魁池形似北斗七星。</p> <p>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令将作大匠阎立德改造以前的汤池,赐名“御汤”,为唐太宗沐浴所用,后唐玄宗因“御汤”的形状酷似天上北斗七星,故而更名为“星辰汤”,以求苍天北斗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流传万代。</p> <p>太子汤</p><p>太子汤位于星辰汤以北约十米的地方,沐浴者顾名思义就是东宫的皇太子,是太宗时汤泉宫的遗存。汤池从公元644年建成到公元723年废弃,前后共经历了八十多年,曾经沐浴过的皇太子可能有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李重俊、李隆基、李瑛等。太子汤虽距离水源较近,但它并不直接从水源引入温泉,而是借用星辰汤的排水道作为供水道,这样,既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尊卑关系,解决了礼制犯忌的问题,又寓意着来自“星辰汤”的温泉能使皇太子常沐父皇恩泽。这绝不是其他皇子皇孙所能得到的殊荣。</p><p>由于太子汤的四壁及池底遭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唐时的青石板大多已不复存在,再考虑到整个博物馆的建筑格局,所以今天的太子汤在遗址上复原后以露天的形式向游人展示。</p> <p>尚食汤</p><p>尚食汤在华清宫可解释为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侍官员的沐浴场所,能赐浴于此,常沐皇恩,倍感荣耀。</p> <p>尚食汤,形制小,工艺简单,并无奇特造型。就汤池的整体结构来看,东、南、北三面修砌有入池石台阶,池中并无固定的坐向位置,充分说明汤池面积虽小,但在此沐浴的人较多,使用率较高。由于对此汤池记载较少,留下诸多疑问还有待于考古专家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疑问一:在汤池中间设有石隔墙,将汤池分为大小不同、高低不一的两部分,而小池略高且只有一组下池台阶,那么它是为级别更高的官员所专用还是皇帝专赐使臣或功臣所用?《旧唐书》有记载:“禄山觐见,赐浴华清宫。”而游客中更集中的说法则是它可能是专为高力士等的宦官所特别使用的,以隔墙隔开,使他们的人格尊严得以保护。疑问二:在北侧台阶下留有六个规则的圆坑,应该为人工制成,它们的用途更是争论不一,留给后人更多遐想......</p> <p>皇帝的御花园</p> <p>乐泉亭</p> <p>白莲榭</p> <p>御碑</p> <p>望澜楼</p><p>环园</p> <p>杨妃池</p><p>蒋介石沐浴室</p> <p>老蒋沐浴池,据说慈禧太后也曾在此沐浴过。</p> <p>蒋介石行辕启承室</p> <p>秘书室</p> <p>五间厅</p><p>这里曾是蒋介石行辕,也是“西安事变“发生地。</p> <p>窗外墙头西安事变留下的弹孔</p> <p>蒋介石居住过的五间厅室内</p> <p>办公室</p> <p>会议室</p> <p>桐桧轩</p> <p>桐荫轩,当时驻扎着蒋介石行辕的侍卫长和警卫人员。</p> <p>飞虹桥</p> <p>棋亭</p> <p>开阳门</p> <p>昭阳门</p> <p>昭阳门背面</p> <p>昭阳门前留个影</p> <p>唐华清宫图石刻</p> <p>听雨轩</p> <p>宜春亭</p> <p>三官门</p> <p>兵谏亭</p><p>兵谏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风景区,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在此将蒋介石抓获,以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该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p> <p>全国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p><p>西安事变旧址</p><p>兵谏亭</p><p><br></p><p>兵谏亭屹立在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来陕西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正式命名为“兵谏亭”。</p> <p>浩然正气</p><p>民族复兴纪念石</p><p><br></p><p>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中华民国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的一场军事政变。</p><p>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并杀死保安人员、中央机关人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p> <p>蒋介石藏身处</p> <p>瑶光阁</p><p>瑶光阁内有影剧院,播放《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p> <p>香凝池</p> <p>周总理洗浴池</p> <p>梨园乐坊</p><p>梨园祖庭:唐华清宫梨园遗址博物馆。</p> <p>山水唐音照壁</p> <p>出津阳门</p> <p>皇帝临宫雕塑</p> <p>临潼博物馆</p><p>西安临潼博物馆是一所地志性历史博物馆,位于骊山脚下驰名中外唐华清宫东侧百馀米处,建馆三十馀年历史,收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物万馀件,展出面积六百馀平方米,设有五个陈列室,一个历代石雕碑廊,一个石雕明墓保护室。</p> <p>综合展示馆</p> <p>杨贵妃裸身出浴雕像</p> <p>华清池景区内的杨贵妃雕像,曾遭缺德游客“胸袭”及“非礼”:有游客摸大腿,还有人袭胸。华清池景区内的杨贵妃出浴雕像一向是游客合照留影的热门处。有游客竟攀站在雕像旁,抱着杨贵妃像的大腿合照,或在雕像底的水池脱袜洗脚,甚至有缺德游客对杨贵妃像伸出“禄山之爪”抓其双乳。工作人员上前制止时,反被斥骂“花钱进来为什么不能摸”。</p><p>相传在唐朝,安禄山曾给杨玉环当干儿子,一日乘杨不备抓其香乳,“咸猪手”也就因此得名。时至今日,华清池景区半裸的“杨玉环”再遭男游客轮番羞辱,其行为被网友们一致鄙视。</p><p>为此,我们去的时候杨贵妃雕像被围了起来正在维修中…</p> <p>华清池西大门,即望京门广场上,《霓裳羽衣》雕塑,雨中雕塑倒影,虚实辉映,格外美丽诱人。《霓裳羽衣》雕塑以白居易《长恨歌》“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为主题,生动再现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梨园以歌伴舞的场景。</p> <p>来到春寒赐浴雕塑广场</p><p>"春寒赐浴"一句源自白居易《长恨歌》</p><p>长恨歌</p><p>唐代 · 白居易</p><p>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p><p>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p><p>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p><p>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p><p>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p><p>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p><p>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p><p>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p><p>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p><p>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p><p>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p><p>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p><p>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p><p>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p><p>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p><p>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p><p>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p><p>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p><p>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p><p>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p><p>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p><p>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p><p>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p><p>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p><p>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p><p>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p><p>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p><p>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p><p>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p><p>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p><p>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p><p>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p><p>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p><p>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p><p>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p><p>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p><p>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p><p>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p><p>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p><p>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p><p>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p><p>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p><p>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p><p>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p><p>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p><p>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p><p>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p><p>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p><p>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p><p>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p><p>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p><p>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p><p>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p><p>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p><p>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p><p>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p><p>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p><p>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p><p>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p><p>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p> <p>在春寒赐浴雕塑前留影</p> <p>这里引用一位网友的诗句,作为本文的结束:</p><p>魂牵梦绕的华清池,想必此时应是水清如镜,绿柳如纱。</p><p>海棠汤边,是不是还有一双多情的眼睛,在偷窥贵妃更衣;</p><p>飞霞阁上,是不是还有一个美丽的影子,观景凉发啖荔枝;</p><p>飞霜殿前,是不是还有许多晶莹的霜蝶,在为主人勤守夜;</p><p>长生殿前,是不是还有一对相拥的知己,明月夜望天起誓?</p><p>人们,总是喜欢千古佳话、美丽传说,谁愿承认美人之死,其实是被手刃于马下,尘土飞扬中花容失色、鲜血四喷……</p><p>人们,总是追忆唐皇多情、鼓瑟风流,谁能看到失去爱妃,兴庆宫一个落魄的影子,总是黄昏时分寻觅、登高抹泪……</p><p>只有汉白玉的贵妃雕像,孤单的站在华清池边,裸露着丰腴的肌体和乳房,迎接着一双双轻薄的眼睛。</p><p>冰冷的华清池畔,让我为你撑一把雨伞,为你披一件绣衣,陪你痴媚的等那失散的爱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