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1968年9月上山下乡的六七届初中生,也从懵懂少年跨进了古稀之年。2020年10月6日,我们老同学老知青一行四人,自驾前往52年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广阔天地,重温当年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p> <p>▼郑州七中,我们的母校,由于文革的发生,我们的求学之路在这里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是我们在校时的南大门旧貌。</p> <p>▼我们佩戴过的校徽,教师的校徽是红底白字。</p> <p>▼七中教学楼(原是灰砖墙,这是装修后的新貌)。在这栋教学楼里,我们上了两年的文化课、两年的社会实践课,走出校门,我们就有了一个名不副实的称谓:“知青”。</p> <p><br></p><p>七中第一批知青下乡是在1968年9月,也是郑州市第一批下乡的知青。七中知青下乡的地点在信阳息县项店公社,当时七中的下乡知青分为两个青年队,一个队下在项店公社李店大队,另一队下在项店公社魏店大队,每个队约一百多人。保民、立新在李店大队,卫兵、郑生在魏店大队。</p><p><br></p><p>▼息县项店公社~是我们人生踏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回乡看一看,是我们多年的夙愿,出发吧!去追寻那心中的梦莹,去了却那份心中的牵挂。</p> <p>▼高速行车,安全第一,保民亲自驾车,为大家掌舵。</p> <p>▼卫兵保驾护航</p> <p>▼在服务区问路。车走大广高速G45国道,郑州至息县340公里。(大庆至广州全长3429公里)</p> <p>▼在息县服务区小憩。到息县一下大广高速就是项店公社,由于城镇的发展,李店大队何大寨生产队己与项店公社(镇)连在一起。</p> <p>▼过了这个站就是息县地界了,去程饶了一段弯路,用时约5个小时。</p> <p>▼息县在春秋时期称息国。息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县制的三个县之一,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地名沿袭近3000年不变的县,素有天下第一县之称。</p> <p>▼息夫人大道上的息夫人像。息夫人原是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息夫人因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故又称为“桃花夫人”。</p> <p>▼后来息夫人为了国家安危又嫁于楚文王,成为文王的贤内助。文王死后,息夫人又辅佐太子熊恽,为楚国在中原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p> <p>▼息县街景,旧貌换新颜。</p> <p class="ql-block">▼息县街景。息县,下乡前,一个我们从未听说过的地方。从信阳到息县约80多公里,当年还是坑洼不平的土石路,我们在信阳下了火车,转乘卡车,由于卡车颠的历害,感觉汽车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要去的地方很远很远。从息县城到项店公社还有15公里,汽车又走了好长时间。李店大队在项店公社西南约3公里处,魏店大队在项店公社东南约6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息县街景。想当年,知青来县城办事,都会到县城的公共浴池洗个澡,依稀记得那时的浴池条件很差,水很浑浊,水面上黑糊糊的漂着一层黑泥,但知青们并不介意,为的就是洗个澡。</p> <p>▼项店镇政府大门</p> <p>▼项店镇政府办公楼</p> <p>▼当年我们经常来项店镇(那时叫公社)办事,购买生活必需品,用架子车拉粮食,拉化肥等。</p> <p>▼下乡期间,每次回郑州都是到公社或在通往县城的公路上拦截过往的汽车,拦住的车一般都是拉货的卡车,坐在后车厢里,车后尘土飞扬,知青们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从信阳到郑州来回坐火车,买票的时候不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好像有谁赋予了知青不买票的资格,没车票进站我们就翻墙头,列车员查票赶我们下车,我们再从另一节车厢上车,客车上不去就扒货车,坐闷罐车,反正兜里没钱,回家是硬道理。</p> <p>▼项店镇街景。那时知青上山下乡手续非常简单,自己拿着户口本到派出所交5分钱就把户口转到农村了。下乡离开郑州的那天,二七路红旗招展,路两边站满了欢送的人群,高喊革命口号,敲锣打鼓把我们送上了火车。</p> <p>▼我们下乡出发那天,留城的王杰同学与我们同行,一直把我们送到息县项店公社。同窗四年,同学一生,悠悠岁月,情深义重……</p> <p>▼1968年9月18日郑州七中革命委员会印发的毕业证书。从1964年9月到1968年9月,我们在初中呆了四年,实际上只学了两年的初中课程,还未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p> <p>▼当年的初中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p> <p>▼如今的老知青,霜染两鬓白,老当益壮。</p> <p>▼1968年9月22日郑州七中革命委员会印发的上山下乡证书。从1966年废除了招生制度后,大学己有3年没有招生,全国中学己积压了1966年、1967年和1968年三届的初、高中毕业生,总数在一千万以上,这批被文革运动耽误的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大部分去了农村和边疆。</p> <p>▼项店镇街景</p> <p>▼1969年3月12日河南省郑州市革命委员会补发的上山下乡证书。1971年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兵,陆续有知青返城,到1978年底至1979年初,云南农场知青的拼死抗争,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从而彻底改变了知青的命运,全国100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绝大多数返了城,上山下乡运动就此宣告结束。</p> <p>▼李店村民委员会(当年叫李店大队),因国庆中秋放假,无人上班,铁将军把门。保民、立新下乡头一年在李店大队余楼知青队。</p> <p>▼1969年9月5日息县项店公社革命委员会印发的五好知识青年证书</p> <p>▼保民同学同何大寨的村民拉家常。下乡的第二年,李店大队知青队解散了,保民、立新和十几位同学就插队在李店大队何大寨生产队。</p> <p>▼巧了,这位村民就是当年李店大队支书何志富的亲属。何支书个子不高,但走路很快,说话快人快语,工作风尘仆仆,是知青的贴心人。</p> <p>▼当年我们下乡时息县少有砖瓦房,绝大多数都是土坯房、干打垒房,房顶用淮草苫盖,这种草是当地生长的,草杆是空心的,防雨效果特别好,特别耐沤,百年不朽。</p> <p>▼李店大队何大寨生产队紧临公路,插队时我们知青组住在村口一个独立的场院里,每天听村里的钟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社员一样下地挣工分。这是何大寨村的新房,乡亲们都去哪了?</p> <p>▼往村里走就是何大寨村的旧房了,现在也都是砖瓦房了。今天小雨,村里的道路己泥泞起来,如下大雨,行路就更艰难了。</p> <p>▼来到一户村民家。</p> <p>▼这户人家两位老人都已八十多岁了,可能是记忆力衰退的原因,对当年的知青少有印象。</p> <p>▼听村民讲活鸡在这里的售价每斤17元,与郑州市场上的价格差不多。</p> <p>▼稻田旁边的小水沟里戏水的鸭子。我们下乡时息县的池塘很多,可以说是星罗棋布。当年李店大队各村外围基本上都有大大小小的池塘围着,池塘的水很满,很干净,也能吃,池中养鱼,水牛也常下池塘泡澡,这次来只见到小水沟,很少见到池塘了,水牛也不见了踪影。</p> <p>▼当地农民从池塘里取水浇地用的工具是藤条编的笆斗,笆斗上边沿有四根绳子,一边两根,取水时两人分站两边,双手拉着绳子上下来回摆动,只要掌握好绳子的松紧时机,就可以把水从池塘里提上来,在农耕时代,这种取水方法成本低、效率高,时间不长,知青们也都掌握了这门技巧。</p> <p>▼息县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当地有一句顺口溜:“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说的就是水稻和小麦是息县的主粮。油菜和红麻是息县的主要经济作物。</p> <p>▼立新同学查看水稻长势。种水稻比种小麦要辛苦的多,从育秧、拔秧、插秧、拔稗草、施肥、浇水、收割、挑担、打场、晾晒、入仑,哪一环节都要付出艰辛劳作,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 <p>▼魏店知青卫兵同学冒雨视察李店稻田</p> <p>▼老乡,魏店村怎么走?半个世纪过去了,变化太大,当年熟悉的场景不见了,我们一路走一路问,当地70岁以上的人对知青还留存一些记忆。</p> <p>▼现在村村通了水泥路,路边种了行道树,村民出行方便多了。遥想当年农村的道路状况极差,从公社到生产大队,村与村之间都是土路,遇上雨天,土路就成了泥路,走路粘的抬不起脚,车轮粘的转不动圈,等天晴了,泥巴晒干了,路又成了疙瘩路,非常难走。</p> <p>▼进村找人问路,村里除了散养的鸡在觅食,不见一人。</p> <p>▼到一户村民家打听去魏店村怎么走,这位村民热情告知,非要拉我们去家坐坐。</p> <p>▼问起当年魏店的知青,这位村民还能准确的说出几个人的名字。</p> <p>▼魏店村委会办公楼</p> <p>▼假日期间,村委会大门紧闭。</p> <p>▼走近才发现门锁虚挂在门鼻上,推门进去,随手拍一张。</p> <p>▼魏店的知青回娘家了</p> <p>▼村委会的宣传栏</p> <p>▼扶贫帐目公示</p> <p>▼反腐案例公示</p> <p>▼魏店村文化广场</p> <p>▼还有健身设施</p> <p>▼老公安遇到新问题,这是魏店村的警车吗?</p> <p>▼见到的魏店村唯一的农业机械,农闲时成了小猫的卧房。</p> <p>▼离开魏店村委会,一群柴鸡在通往孙小庄的路口值班站岗。当年卫兵、郑生的青年队就在孙小庄。</p> <p>▼为了未来,魏店孙小庄村里的年青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都是老人、妇女、孩子和狗。</p> <p>▼进村的道路泥泞不堪,道路两旁、房前屋后荒草丛生。</p> <p>▼远远望去,不见一个村民,更不见炊烟,房前屋后的荒草告诉你,这些房屋己很久没有人居住了。</p> <p>▼走进看,这座房子也是铁将军把门,早己是人去房空。村里的年青人都出去闯世界了,留下了多少寂寞和牵挂,当然还有希望与期盼。</p> <p>▼这座房屋门头上的《幸福之家》牌匾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拥有过的幸福时刻。</p> <p>▼这排房子怎么了,门窗全无,显的那么凄凉。</p> <p>▼热心村民为两位老知青带路,一大一小两只狗随后护卫。</p> <p>▼道路湿滑,高抬腿,轻落脚,低头艰难前行。</p> <p>▼下雨天泥路不好走,走草地,二位古稀知青深一脚浅一脚向老队长孙自玉家走去,路边一只小母鸡扭头看看,很纳闷,感觉这两位老先生似曾相识?</p> <p>▼老队长孙自玉听到动静,从他孩子的家出来,在门口正碰上卫兵、郑生,时隔半个世纪再见,百感交集。</p> <p>▼岁月雕刻了容颜,却沉淀了记忆,50年前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p> <p>▼背后的房屋是孙自玉孩子的家</p> <p>▼孙自玉带老知青去他自己的家,“水泥”路很难走,低头小心前行。</p> <p>▼老队长的家,房前屋后也是荒草丛生,窗户上没有遮风挡雨的玻璃,冬天冷吗?</p> <p>▼到孙队长家门口了。当年孙自玉任青年队队长,指导青年队的农业生产,关心知青们的生活,与知青感情深厚。</p> <p>▼向老队长表示心意</p> <p>▼万语千言……</p> <p>▼千言万语……</p> <p>▼老队长,您多保重!</p> <p>▼门头上的标识牌,孙自玉是村里的低保户。</p> <p>▼进屋交谈。岁月不饶人,当年作风硬朗,工作泼辣的孙队长不见了,如今己过耄耋之年的孙队长竞然靠低保度日。</p> <p>▼孙自玉队长家屋内景况,</p> <p>▼现在村里通电了,看到孙队长家3件生活电器:电灯、电风扇、电水壶。我们下乡时村里还没有电,到了夜晚,漆黑一片,在万籁寂静中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好像在告诉人们这里还有人家。</p> <p>▼没想到半世纪后的今天做饭还是烧柴禾,这和我们当年一样。</p> <p>▼农村的生活是单调的,农民的生活是清苦的。我们下乡那年月,国家还很穷,农民更穷,农民家除了几间茅草房,再无值钱的东西了。</p> <p>▼话别。知青岁月,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支歌,一支青春的歌,一支难忘的歌。</p> <p>▼老队长不顾道路泥泞湿滑,跟在后面,坚持送一程。</p> <p>▼孙小庄村口小路旁,这里就是十里长亭,老队长,再见了!</p> <p>▼菜地后面就是当年魏店青年队的住房原址,现在己成了稻田。</p> <p>▼当年青年队就在这里种菜</p> <p>▼看看吧,当年我们宿舍所在地如今变成了稻田。</p> <p>▼人回来了,房子没了,在我们曾经的家留个影吧。</p> <p>▼这是魏店村的稻田,比你们李店的怎么样?</p> <p>▼李店知青保民同学视察魏店稻田</p> <p>▼息县盛产稻米,最出名的就是:“香稻丸”,现在香稻丸己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 <p>▼息县香稻丸色彩青白如珍珠,香气馥郁,素有“一块稻香满坡,一撮米香满锅,一家做饭香四邻”的盛称。</p> <p>▼据民间传说,神农氏的小女儿路经息县夏庄南张庄时,撒下一把稻谷,当年收后,米香溢人,被一老农收藏于次年种植,繁衍至今,这就是“香稻丸”。</p> <p>▼下午4点了,才在息县县城吃碗牛肉拉面,8元一碗,吃出家乡的味道了吗?</p> <p>▼返程了,仍走大广高速,用时约4个小时。寻梦不忘防疫,戴上口罩,不给新冠可乘之机。</p> <p>人这一生,总有一些经历,深深地刻录在脑海里,难以忘却,无法删去。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虽然岁月蹉跎,但我们与共和国一同成长,无怨无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