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常识100问(连载10)

*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51-55问)</h3> <b>五十一、 实施深井、地下等相对密闭空间救援时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b> 1、应佩戴空(氧)气呼吸器或使用移动供气源等防护装备。<br> 2、使用正压式排烟机、送风机、气瓶等进行吹扫置换,降毒增氧。<br> 3、设置预备力量,做好紧急救助准备。<br> 4、设置警戒或围栏,采取支撑稳固措施,防止人员拥挤和井口塌落。<br> 5、利用救援三脚架实施救援,提高救援安全效率。<br> 6、携带安全绳,保持不间断联络,必要时使用可视救援装备,及时掌握密闭空间情况。<br> <b>五十二、 实施灭火救援现场安全警戒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b> 1、警戒人员应规范着装,带齐通讯、照明、警戒警示等器材,坚守岗位,密切观察,发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并发出警示信号,迅速组织撤离。<br> 2、负责警戒的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选择安全位置站立,出现险情时应采取紧急避险措施。<br> 3、在有建筑倒塌风险的事故现场,警戒区域半径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5倍。<br> 4、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应根据泄漏物质、泄漏量、风向、风速等因素确定警戒范围,划定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根据实时侦检情况作出动态调整。<br> 5、在道路救援时,打开警灯警报,设置发光反光警戒标志标识,严格管控作业区域;必要时,应协调交管部门发布信息提示,实施交通管制。一般道路实施警戒时,警戒距离不少于200米;高速公路实施警戒时,警戒距离不少于500米,并在200米处设置第二道警戒,同时安排人员利用灯光、旗语警示提醒来车避让;遇有雨、雪、雾等天气或夜间,警戒距离应扩大1—1.5倍。<br> <b> 五十三、 扑救木质楼板、吊顶的建筑火灾,如何使用水枪射流探测或消除潜在风险?</b> 1、使用直流水冲击吊顶、悬挂物等不稳定体,消除潜在隐患,防止高空坠落物砸伤。<br> 2、应使用直流水探试楼板强度,一边射水探试,一边采取前虚后实探步方式前行,防止楼板有孔洞或坍陷坠落。<br> <b>五十四、 直流射流不适用扑救哪些类型火灾?</b> 1、严禁使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尘、强腐蚀性物质火灾,防止发生爆炸、飞溅伤人。<br> 2、严禁使用直流射流喷射炼铁炉内钢水、炙热船舱等超高温物质,防止瞬间汽化发生炉膛爆炸或蒸汽反扑伤人。<br> <b>五十五、 进入猛烈燃烧室内灭火行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b> 1、应注意射流方式和站立位置,防止热烟气反扑伤人。<br> 2、使用开花射流推进灭火,温度特别高时,应组织梯队掩护。<br> 3、在门口反复向顶部射水并退出关门,以降低室内燃烧强度,也可一次性灌注泡沫窒息灭火。<br> 4、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且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并戴灭火防护头罩。<br>

警戒

救援

时应

射流

安全

灭火

使用

防止

扑救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