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疾病、保健康、促成长 —创维幼儿园开展秋季传染病预防主题教育活动

心心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传染病有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水痘、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诺如病毒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下传染病吧!</p><p><br></p>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病因: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p><p><br></p> <p>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热性疾病,好发于夏秋季,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疱疹性咽颊炎并不是罕见疾病,一般用药一周后就可以痊愈,家长要注意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p><p><br></p> 流行性感冒 <p>  病因: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p><p><br></p> 水痘 <p>病因: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p><p><br></p> 流行性腮腺炎 <p><br></p><p>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此病主要是由飞沫传播,接触了患者使用的食物、餐具、玩具等也可发病,幼儿患病一次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p><p><br></p><p> 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首先出现发热、头痛、浑身酸痛、四肢无力、流涕、咽部红肿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胀,一般一侧腮腺肿痛1—2日后另一侧肿。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耳下明显,肿胀处不红、发亮,张口、触压时疼痛。发热在3—5日后退去,腮腺肿胀约1—2周后消退。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对儿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患有该病的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避免疾病传播。</p> 诺如病毒 <p>病因: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p><p><br></p><p>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p><p><br></p><p> 主要症状: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p> 如何预防病毒传播? <p>  1.勤洗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瞧瞧我们七步洗手法正不正确呢😁😁</b></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2.戴口罩,能避免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身体。</h3><p><br></p> <p>3.避免外出,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p> <p>4.多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防止交叉感染病毒。</p><p><br></p> <p>5.多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p> 开展健康教育课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们一个个听得可认真了😬😬</b></p><p><br></p><p><br></p> <p>  秋季疾病要预防,幼儿安全最重要!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设“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吧!</p>

病毒

疱疹

水痘

传播

传染病

腮腺炎

流行性

腮腺

性咽

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