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开

雨竹(洛塬)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隔三日,我又驱车来到这如幻如梦的南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季节的南山,风景特别的美,是饱眼福的好时节。&nbsp;车窗外面,各种花草交相辉映着自己的彩衣,蝴蝶蜜蜂忙碌地收获着它们的幸福。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开了,它们是这个季节的主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丛丛,一簇簇的野菊花,如锦毯,似瀑布,像一扇扇艳丽动人的凤尾。白的像雪,黄的似金,一朵朵太阳般迎风绽放,把整个南山装扮得童话世界一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野菊花的香是淡淡而清爽的,微风吹来,芳香扑鼻、沁人肺腑。它是可以采回家供人欣赏,还可以当茶泡水喝,有极好的药用价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我们这次来南山,却不只是为欣赏这如画般美景的,而是有一个特殊的情愫,是为朋友--敏寻找他的老家,看看他父母曾经生活的地方,算是寻根之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4年,一对夫妇在这九山半水半分地的深山里,实在无法养活父母和两个女儿。被迫在一个风冷星稀的夜晚,扶老携幼逃了出来。几经辗转,落脚到黄龙县(俗称北山)与合阳县接壤的一个小山村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异地他乡的生活,有挣扎、有痛苦,更有白眼。农耕文化隐含的抵触-交流-融合,是每一个外来移民多经历的艰难过程,也造就了移民们吃苦耐劳、坚韧内敛的个性品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敏是父母落脚北山后出生的,那时候,也正是北山天寒地冻的季节。听他母亲回忆,敏出生后,家里没有一点粮食,从邻居家借了一升玉米面,做成玉米面糊糊下奶;满月后母亲就抱着敏乞讨要饭。生活的艰辛,磨砺了他的意志。敏完成学业后,积极好学,逐渐成长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又下海经商办企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脑萎缩。这次寻根,他只知道老家在南山一个叫寺坪的镇子,还有就是父亲的名字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跑了三个自然村,问询了几位80多岁的老人,都说不认识。无望中开车到第四个村子,碰见一个将要出门的老人。三句话后,便说他认识敏的父母亲,不过他们的家在下面一个叫东山的村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人特意把我们带到敏父母的老屋旧址前,可惜老屋早不在了,一堆草丛旁是别人的坟地,一条公路从老屋下面穿过,山高林密,几乎没有见到一块超过方桌大的耕地。敏在上面神情复杂地让我给他拍了几张照片,我能体会到此刻的心情,眼角溢出了泪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老人说他小名叫“偷女”,让代他向敏健在的母亲问好。这个别样的名字,估计是长辈祈求儿女双全的愿望。寒暄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他竟然知道敏姊妹几人毕业院校和工作单位。我不禁感叹,这些普普通通的乡村留守者,他们像一个个书写者,记录着从这个地域放飞的风筝的轨迹和风采。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就是这些普通的人们,在记录他人的过程中,扬弃着地域文化的血脉,丰富和矫正着自己及家族的发展方向,酝酿着家族的兴旺和发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交通闭塞农业条件落后,却是乡民生存和富裕,难以逾越的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敏在返程中,给我讲了一个南山洗脚妹的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故事的主人公我们暂且叫她草。草是父母第三个女儿,为了生一个男孩,父母接连把老二老三两个女儿送人。草是在一个瓢泼大雨的夜晚被放到一家人的门口,孩子的哭声惊动了村民,几经辗转,一个穷得没有一间房子,成不了家的男子成了草的养父。养父常年在外打工,草在左邻右舍的接济中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女孩,14岁便外出打工。18岁嫁人,今年24岁的她,不可想象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因为夫妻不合离婚,为了不把两个孩子分开,她把两个孩子都给了前夫,一个人来到西安,当起了洗脚妹。第一次为客人洗脚,眼泪止不住滚落到洗脚盆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次看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孩子小声说:我想叫你姐姐,同学都说你好年轻、好漂亮。草说这话时,眼泪脱框而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nbsp;草有感恩心,也有梦。她想在西安安个家,也想等养父老了在镇上给他买个房子,让他暗度晚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行行无长物,粲粲只黄花。晚色装秋重,寒香引雾斜。”野菊花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莲花的圣洁、缺少玫瑰的芳香,但它朴素淡雅,不管荒野和田埂,它们都会奉献妖娆和清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南山的野菊花,像极南山的人,生长在贫瘠的山乡,朴素而极富生命力。他们或游移、飘零于异乡,忍受着离别、创业的辛酸,他们中有强者有懦夫,有成功者,也有失意者。但是,在撕扯、奋起中,却总让生命成就着瞬间的光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心的不安分、对现实的不满足,永远是人类产生向往和付诸行动的不竭动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愿,野菊花盛开的更加娇妍,但愿,南山乡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