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梳女的最后部落 ,拜揭均安沙头村冰玉堂, (上篇)

若水

<p>沙头村的来历和这条河有关</p><p>冰玉堂的位置靠近这条小河</p> <p>鸟俯冰玉堂</p> <p>站在院子里可以看到</p><p>鹤嶺静安舍和冰玉堂</p> <p>  来均安前后有30多次了,除了知道均安“烧猪”特别出名,其他的就孤陋寡闻了。直到七夕前夕的一天,均安的店长苗姐(顺德人喜欢称呼哥或者姐,和年龄无关)告诉我下午沙头村有一个当地的民俗“摆七姐”活动,可以去看看。</p><p> 我一向对“七夕”是不感兴趣的,也很少在这一天出门活动。因为特别欣赏苗姐,所以她的话我还是听了进去。自然也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第一次知道均安有“自梳女”。早前听说过珠三角“自梳女”现象,直到走进村里的黄氏大宗祠,看了介绍,才明白均安沙头村才是真真切切的“自梳女”故土,当然有关均安“自梳女”最初的故事,还是锋哥告诉我的。</p> <p>从这里穿过就到了冰玉堂</p> <p>路的尽头左边就是冰玉堂</p> <p>冰玉堂旁的民居高高在上</p><p>里面深处就是冰玉堂大门</p> <p>  冰玉堂坐落在一片农村的民居之中,如果不是有好心人带我进入,估计很难找到(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竟然没有路标,不可思议)两道小小的门紧闭着,外面是镂空的铁门,宽度不过3米的门面。让我还是感觉有点意外,这和一般寻常农村人家无疑。如果不是看了上面“冰玉堂”三个字和两旁“冰玉堂中诚雅洁;静安舍内满清芬”的对联,我一定以为走错了地方。门上贴着村里的一张小小的告示:为防控疫情,暂不对外开放。我当然不甘心,通过114找到村委会,幸亏遇到一位好心的村干部,破例同意让人马上来开门。</p> <p>冰玉堂的大门紧锁着</p> <p>  受知己的影响,这些年来一直对社会学感兴趣,萌发了我对均安“自梳女”现象浓厚的探索兴趣,所以事先看了相关的书籍,对自梳女形成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大致上有了一点感性认识。自梳女也称妈姐或姑婆,年长的称为姑太。过去珠三角的未婚女子都梳着一条长辫子挂在背后,结婚时,由母亲或女长辈替其把辫子挽成一团紧贴在脑后勺,称为髻。</p><p> 自梳常常需要举行特定的仪式,备新衣、鞋袜、头绳及香烛,以黄皮叶煮水沐浴,拜观音,立誓独身终老,再由年长自梳女或自己将其辫子梳成发髻,部分还会摆上几桌酒席,宴请亲属街坊,以示公证。仪式结束后,该女子即为“梳起”。自梳后,便自立于社会,可以走出深闺,出外耕作、经商或打工。</p><p> 自梳女一旦盘起发髻便终身不得反悔,倘若日后萌生儿女私情,就会被族人所不容,遭毒打,最后浸猪笼溺死。家人也不得葬殓,由自梳女们用草席包裹,挖坑埋葬;倘村中无自梳女,便被抛入河中随水流去。</p> <p>黄氏大宗祠旁张贴着</p><p>七夕摆七姐的民俗宣传</p> <p>自梳女成了七夕的主角了</p> <p>黄氏大宗祠内摆放的祭品</p><p>都是和自梳女有关的东西</p> <p>  中国古代封建礼法严苛,广东一带因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女权意识觉醒较早,她们希望取得与男人同等的社会地位;当然也有不少女性不甘在夫家受虐,矢志不嫁,或与女伴相互扶持以终老,这就是自梳女的雏形。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中国出现,由于蚕丝业的兴起为年轻女性带来了独立谋生的机会,加剧了自梳的发展。</p><p> 自梳的习俗在广东得以相沿300余年,在晚清至民国前期达于高潮,直至新中国以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高而渐趋没落。</p><p> “自梳女”平日可继续居住母家,采桑缫丝,自食其力,闲时常到“姑婆屋”与众姐妹聚会,在生活上互相扶持,亲如家人。年老或病危,必须移居“姑婆屋”,绝不能在母家去世。独身终老,死后称净女。</p> <p>冰玉堂内挂着的自梳女图片</p><p>都有较好的气质特别的矜持</p><p><br></p> <p>自梳女的介绍</p> <p>沙头村“摆七姐”活动介绍</p><p>自然离不开自梳女群体</p> <p>自梳女用集体捐献房产的形式</p><p>换来了身后香火可以得到延续</p> <p>  青砖垒砌的围墙,显得特别的沧桑,墙逢间的小草又透露出几许枯木逢春的感觉。门终于开了,我作揖感谢。一个诺大的花园展现在我眼前。庭院深深,花木婆娑,石凳排列,一旁的广东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石碑特别显眼。安静、悠闲、远离喧嚣,这是进入冰玉堂后给我的第一感觉。</p><p> 庭院很大,差不多有500多平米,花木婆娑,空气里充满青涩味道,有种置身于姑苏东山的陆巷古宅的感觉。石凳有序排列中轴的两旁,两株古藤一样的树盘虬在一起,亭亭玉立在秋天的院子里,微风吹拂下,撒娇似地摇曳着嫩绿的叶片,像是渴望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枝干从我的眼前攀援而上,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恰到好处。院子里的树除了指甲树和米仔兰,我基本叫不出名称,这些树不过一个拳头粗细,树干三三两两同时从地面长起,分不清是一枝还是几株同时生长在一起,有点像那种叫“万紫千红”树的形状。据说这些树种大多是当时归国的自梳女从新加坡带回来的。</p> <p>冰玉堂远处围墙</p><p>充满岁月的痕迹</p> <p>冰玉堂近处围墙</p><p>让人感叹沧桑感</p><p><br></p> <p>冰玉堂后院高高破落的围墙</p><p>可以感受到当年的与世隔绝</p> <p>  站在院内静静与历史隔空对话,那种感觉有点令人恍惚,树叶不是特别的茂密,阳光从树冠倾泄到石凳,既感觉绿树成荫又不觉得密不透风。树叶在秋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p><p> 20多年前这里没有外人进来,更不用说的是男人了。因为这里是姑婆屋,根据风俗,男人不得入内。穿过青石铺就的走道,映入眼帘的便是门头上“鹤嶺静安舍”五个古朴苍劲又显柔美的的大字,落款人为黄乃琛,我百度不到,据说是本村的。常人很难看出门框是白石砌就的,属于低调的奢华。站在院子内透过石库门可以清晰看到冰玉堂三个字,让人有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味道。</p> <p>院内矗立的省文物</p><p>重点保护单位石碑</p> <p>清净的院落</p> <p>这些树木大多数是</p><p>自梳女从南洋带回</p> <p>本土文化和南洋文化</p><p>从图中可以一目了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