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班阅读分享会(第一期)

Lucky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是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班主任的提议下,2020年10月8日晚修,我们班举行了第一期的阅读书会。</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一号蔡彩怡同学给同学们分享的书:</span></p><p><br></p><p> 《人生海海》是麦家在时隔8年之后的首部长篇之作,故事讲述了一个浑身是谜的“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有人说初看这本书时,有人看到了书中的残酷,也有人看到了父爱的伟大,不管是人性的冷峻,还是悲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二号陈玟桦同学给同学们分享的书:</span></p><p><br></p><p> 《盗墓笔记》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盗墓题材小说,讲述吴邪、张起灵、吴三省等人进入古墓探险的故事。该系列小说于2006年开始在网上连载,2007年1月正式出版,2011年12月19日,《盗墓笔记捌—大结局(上)》和《盗墓笔记捌—大结局(下)》两本上市,首周销量破100万册。至此,《盗墓笔记》系列全部完结,共出版实体书九本,单本销量平均过百万,九部总销量超过1200万册,成为南派三叔的代表作。</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15年,《盗墓笔记》由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改编成为网络剧。2016年11月,《盗墓笔记》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2017年7月12日,《2017猫片 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发布,《盗墓笔记》排名第二。</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三号陈婷婷同学给同学们分享的书:</span></p><p><br></p><p> 云边镇少年刘十三的成长故事。刘十三自幼与开小卖部的外婆相依为命,努力读书为了离开小镇,追寻远方与梦想。在城市里碰壁受挫的刘十三回到了小镇,与少时玩伴程霜重逢。小镇生活平静却暗潮汹涌,一个孤儿,一场婚礼,一场意外,几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为了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 务,刘十三拼尽全力,却不知道,生命中更重要的正在离自己而去。</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山风微微,像月光下晃动的海浪,有的,没的,温和而柔软,停留在时光的背后,变成小时候听过的故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四号陈欣欣同学给同学们分享的书:</span></p><p><br></p><p>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也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五号程彬俊同学给同学们分享的书:</span></p><p><br></p><p>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该书取自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而此书收集的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最后是林翔同学给同学们推荐的书:</span></p><p><br></p><p>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p> <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最后林翔对本次悦读书会进行的点评和表扬</span></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最后向大家推荐几部值得阅读的书籍吧!</span></p> <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可见:阅读具有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具有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以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需要的意义。</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让我们爱上阅读,走进阅读,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个虽然是大家进入高中的第一次阅读分享会,但是各位同学表现都十分的出色,准备的十分到位。虽然说有些同学声音小点,但都有很认真的对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望在接下来的分享会中,同学们能更加大胆的发言,分享内容也不再只限于名著,能分享属于自己的文学点世界。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的阅读分享会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 —高一1班第一期阅读分享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020年10月8日</span></p><p><br></p>

同学

分享

阅读

盗墓

笔记

年月日

十三

鲁迅

连载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