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之恋~记•印象呼和浩特

关山越,环球骑迹

<p>出发:土默特左旗~呼和浩特</p><p>日期:2020年8月23~25日</p><p>队友:锦州崔阿姨,通辽吉祥如意,我</p><p>里程:骑行60公里</p><p>行走公路:G110国道</p> <p>一早出来,发现下着小雨。急三火四穿上雨衣,有呼市的车友提前告诉我说越是快接近呼和浩特,G110国道的路况越差,果不其然,主要就是双向单车道,由于大车太多,路面坑坑洼洼,再加上修路雨骑,在过了毕克齐镇的一个100多米长大泥巴坑里出来,我的车子几乎是惨不忍睹挂满了泥巴,鞋子外面的塑料袋也早就坏了。</p> <p>G110国道就这样婶的。</p> <p>继续前行没多久,我就看到了呼市过来迎接我们的队伍,呼和北方户外骑行群的向东哥一行十几人,虽然还下着小雨,我们还是热情的寒暄拍照合影留念。</p> <p>然后我们按照他们的指引继续向呼市前进,骑了大约有个10几公里就是金山开发区,</p> <p>呼市医学院方向没多远,在路边看到了伊利集团总部,我爱喝的伊利酸奶原来就是这里生产制造出来的,我们三人分别在伊利集团总部大门口拍照留念。</p> <p>伊利集团是国企截至2006年,伊利集团连续五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连续八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2004年,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企业,伊利和海尔跻身中国市场人气最旺品牌十强;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伊利以3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三次蝉联中国食品业首位。</p> <p>雨越下越大,路况也越来越差,本来以为很早就会到呼市,磨磨蹭蹭12点多了,还在城边子晃悠,我是最讨厌雨骑的了,可是没有办法。在乌海就就见过的亚克西哥哥顶着大雨出来接我们,要请我们吃午饭,我本想推辞,可是他已经骑车出来了距离我们已经很近,下午1点左右终于见到了亚克西哥哥!</p> <p>就在瓢泼大雨中终于抵达了呼和浩特火车站,亚克西哥哥请我们去吃了自助饺子,老叶,崔阿姨和我都饿的饥肠辘辘,我虽然穿着雨衣,里面是汗水外面是雨水早就湿透,把里面试衣服换掉赶紧大快朵颐,吃好饭,亚克西哥哥又帮着我们找到旅店,我们全部办理好入住手续他才冒雨离去!</p> <p>老叶别看60好几,身体棒棒哒,能吃能喝,已经吃了一大盘子酱脊骨,眼前摞起来一大堆骨头!</p> <p>第二天我们一早穿过呼市骑行16公里来到城郊的昭君墓。</p><p><br></p><p>昭君墓现在改为昭君博物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具有很强烈的艺术感,开始还以为博物馆的这个对称建筑就是昭君墓。</p><p><br></p> <p>昭君墓现在改为昭君博物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艺术感,环境设计及外观设计非常养眼,既庄严肃穆,又美观大气。百度了解到,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p><p>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昭君墓,又称“青冢”,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王昭君(wáng zhāo jūn),姓王,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原汉宫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元帝遂将宫女昭君赐给了呼韩邪。[3] 后立为宁胡阏氏,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唐代杜佑《通典》中最早记载了这座昭君墓,以后历代记载甚多。(以上昭君资料来源于网络)</p> <p>昭君墓,蒙古语为特木尔。乌虎儿,位于呼和浩特南郊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现在的昭君墓是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积,3.3公顷,墓高33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王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登上墓顶,我们会看到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横贯东西,也会欣赏到呼和浩特市全景。</p> <p>从昭君墓俯瞰墓园景区。</p> <p>仿建的昭君故里。</p> <p>我们三人呼和浩特火车站临别留念!</p> <p>就在我参观昭君墓之际,一个电话打了过来,原来是我环球骑迹1群里的老练哥,他就是呼和浩特人,偶然得知我们在呼市,盛情邀请我们三人一起用午餐。来到德顺源,是呼市非常有名气的本地馆子,</p> <p>老练哥蓄着胡须,精气神十足,气质非凡,另有几个姐姐非常漂亮也在包间中等候我们,呼和浩特有“青城”和“三娘子城”两个别名,这让人生出许多美丽的遐想。这个城市并不是很繁华,但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悠然自在,男的雄壮威武,女的挺拔健康,他们的脚步一律稳健有力,全然不像急匆匆的慌乱的都市脚步。</p><p><br></p> <p>我实在愧不敢当,车子骑得不怎么样,这一路以来却受到内蒙车友的一路盛情和照顾!品尝了呼市本地美味佳肴,我又稀里糊涂的喝了多少白酒,也不知道。因为当你走进草原的时候,你就无法抵御和抗拒蒙古人对你的这种由内而外的好,那种质朴,热情,奔放让我化瞬间为胸中猎猎火焰,和他们一起痛快的燃烧!</p> <p>下午3点,我喝的迷迷糊糊,我和崔阿姨不舍的送别老叶,老叶老伴儿即将过生日,老叶就先行一步回老家去了!这么多日在一起骑行,风里来雨里去,老叶却处处照顾我和崔阿姨,点点滴滴都在心中,谢谢老叶,我们后会有期!!</p> <p>回到旅店,向东哥哥还有呼和北方户外俱乐部群主强子哥等人已经在旅店门口疯狗我和崔阿姨多时,他们要带我们骑车去呼和塔拉,</p><p>春天的雨姐姐,崔阿姨和我合影。</p> <p>有本地车友就是玩的嗨,于是我们就穿过呼市一路狂奔,到达呼和塔拉,我知道这是我2020年所停留的能看到的最后一块草原了,就仿若是一块毫无瑕疵的蓝水晶,就静静地凝视着地下,亦如赤子般宁静、安详。</p><p><br></p> <p>我了解自己,我不知道为何自己饱含热泪,也许是我爱的深沉。听到那悠扬致远的马头琴声,看着那草原上即将逝去的太阳☀️,我的心就慢慢沉沦在这美丽祥和的地方,内蒙古,我的大草原,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地方!</p> <p>第三天,我还有半天时间,我和崔阿姨去看了大昭寺,还有席力图召,可能因疫情期间都没有开放,只能门口打卡拍照。</p> <p>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p> <p>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汉名“延寿寺”,寺庙因四世达赖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此庙得名。建于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公元1567年—1619年),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大召无量寺斜对面一路之隔,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寺院中七大召之一的寺庙,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召庙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p> <p>参观完两个大召,我和崔阿姨找了一家蒙古奶茶馆,这是我们此次骑行的最后一餐!</p> <p>崔阿姨还是第一次喝奶茶,铜盆端上来,香喷喷的奶茶味道扑鼻而来,我自从第一次在西藏喝奶茶,就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奶茶,几乎是走到哪里喝到哪里,崔阿姨还点了一个骆驼肉馅饼,有点小贵,薄薄的一小个要12块,味道不错!我和崔阿姨就在奶茶馆里喝的撑得半死,才勉强把这一盆奶茶喝干净!</p> <p>崔阿姨执意要送我到呼和浩特东站,我也拗不过她,只好又穿过呼市8公里,抵达东站的中铁快运。待我办理好单车和行李托运,我和崔阿姨步行到东站的十字路口,我们都知道到了分别在即的时刻,我最恨别离,可是不得不说再见。我恨自己食言没能陪崔阿姨走到底,骑回辽宁,还有1000公里只能让崔阿姨自己完成了!</p> <p>看着崔阿姨过了十字路口,上车的背影慢慢离我而去,我的泪就止不住夺眶而下,所有镜头就像电影回放一样,每一次骑行,每一天的点滴细节都缓缓在脑中掠过,心中默默祈祝崔阿姨一路平安!</p> <p>这个世界依然在转动,我又恢复到了来时候一个人彳亍前行,我落寞的神情很容易就出卖了我的内心,感谢单车,感谢每一个在我身边的朋友,没有你们,这艰辛的2020和疫情的打击让我一蹶不振,转动的车轮承载着我的心和灵魂,把我又拖回到正常的轨道和生活节奏。</p><p><br></p><p>我知道,我回来了。</p><p><br></p> <p>如果,你热爱骑行</p><p>如果,你有一颗走遍中国</p><p>甚至走遍世界的心</p><p>来加我吧</p><p>我是Frances关山越</p><p>环球骑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