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山西,寻文化;走陕北,承精神;游太行,享自然

清风

<p>第一站:逛平遥古城,观山西兴隆商业</p><p>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p> <p>日升昌票号-中国的第一家票号。在历史上全国共有票号51家,山西有43家,而在平遥这座玲珑小城之内就有票号22家,一家家票号的诞生,商业的兴起记录了一代票商辉煌历史的票号博物馆,掀开历史的纱漫。目睹了当时山西的繁华。</p> <p>说平遥就不能不说“晋商”和“票号”,因为这里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p> <p>山西著名特产:老陈醋</p> <p>“蒸、酵、熏、淋、陈”五道工艺代代相传,成就了山西老陈醋独特的品质与风味。</p> <p>“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首诗,相信大家都朗朗上口了,山西的汾酒有着悠久的历史。</p><p><br></p> <p>特色四合院旅社尽显山西文化</p> <p>富人家的拴马桩</p> <p>我们行走在乌龟背上,传说:乌龟背上走一走,人能活到199。</p> <p>第二站:探王家大院,寻文化底蕴</p><p>王家大院并非仅指一座院落,而是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在静升的修建“五巷六堡一条街”之总称,共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现开放的高家崖堡、红门堡及王氏宗祠三组建筑群,占地4.5万平方米,有院落123套、房屋1118间,虽建筑规模尚不足王家大院总占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其均为王家鼎盛时期的清康乾嘉年间所建,是王家大院建筑之精华,也是保存最为完好之处。</p> <p>来到王家大院,一是看建筑居所的格局,二是看木、石、砖“三雕”艺术。建筑主要看的是高家崖、红门堡两部分。大门一进去便是高家崖,高家崖完全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可见一斑。</p> <p>按照古代的建筑传统,有门就有壁。大门前的“狮子滚绣球”砖雕照壁,是王家大院最有气势的砖雕之一。照壁上三只狮子,两大一小,披着彩带、围着绣球,正在嬉戏玩耍。狮子为兽中之王,可威服百兽,镇宅避邪,是权威势力的象征。又因为“狮”“嗣”谐音,故又有子嗣兴旺之寓意,飘扬的彩带则表示好事不断,这便是“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p> <p>正窑前的两根柱子最下面各有一尊宫灯型的圆雕柱础石,主要作用是负荷,同时也兼具防潮、装饰之用。柱础石总共分六层设计:第一层为鼓,因茍子说“鼓为天,钟为地”,鼓代表天,所以在最上层;第二层为袱锦,寓意“前途似锦”“锦绣前程”;第三层为蝙蝠和祥云,代表“福祥双至”;第四层为夔龙,镇宅避邪;第五层为为尊鼎底座,寓意“基业稳固”,上刻如意,企盼事事如意;第六层为回纹,寓意“富贵不断头”。</p> <p>“五子登科”。出自《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也是“五子登科”成语的由来。画面中五个孩子站在桂树下,因为古人都把科考及第称为是“瞻宫折桂”,还有小娃拿着兵器戟,有的是乐器磬,再加上底下的如意,连起来就是“吉庆如意”。另一小童拿着三个桂圆,这就是希望能够连中三元。另两个小童,一个高举着戣,一个在夺,这就是“一举夺魁”之意。整个画面,都是寄望于子孙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前程锦绣。</p> <p>在正厅对面出口处的牌匾上,书有“规圆矩方”四字。仔细看会发现“矩”字多了一点,这就是寓意规矩多一点,麻烦就会少一点。感觉这个很有必要写给每个孩子看啊!​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p> <p>养正书塾是王家孩子们接受启蒙教育的家塾,以竹为造型,竹根寓意学识要根深蒂固,竹节处处都是教育孩子们要虚心向学。连石雕上的小猿猴都是以手掩耳,寓意劝诫子弟莫要“心猿意马”,还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才能“辈辈封侯”。</p> <p>站在制高点,极目远眺,感慨万千。一手建造了高家崖的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二人,其四子四孙皆因吸食鸦片家败人亡;红门堡里的王氏子孙,沿街乞讨者有,卖儿卖女者有,出卖祖院者也有......曾经的王氏家族,以巨额财产建造了如此庞大规模的宅院,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曾经的豪门早已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创造过辉煌商业成就的晋商,也没能逃脱衰败的结局。唯有这豪华的宅院,还能证明王家曾经的辉煌,也成了晋商鼎兴与衰亡的历史缩影。就如这昂首向天,高耸屋顶的兽头,依然骄傲地大张着嘴,似乎在向人们宣扬着曾经作为官商之家的王氏之特殊身份。</p> <p>第三站:观黄河壶口瀑布,感母亲河磅礴气势</p> <p>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p> <p>黄河水自上游下来,在这里似乎遇到了壶口的阻碍,这儿突然往下落,水流到这儿哗啦啦倾泻从壶嘴里狂欢而下,落水声似飞机的轰鸣,又似战场上战马的嘶呜,汹涌澎湃,怒吼狂欢。水花相互火拼,时有点点飞溅到河的两岸,岸边行人也不辟之,直赞黄河的伟大及雄壮。</p> <p>第四站:洪洞大槐树祭祖寻根</p><p> </p> <p>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p><p> 第三代大槐树,在阳光下显得青翠欲滴,它雄姿威严,顶天立地。</p><p> </p> <p><br></p><p> 我们刚到门口就看到用石头雕刻的“根”字。木字旁如同一个行走的人字,是后一笔捺就像是一只行走的足,在寻找根源。</p> <p><br></p><p> 我们观看了当时祖先迁涉的表演,当时因为战争的原因,全国人口分布不均匀,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要把当时人口最多的山西省洪桐县的居民,进行集体大迁移。官府要求人们在洪桐县大槐树下集合,人们都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大槐树上的老鹳也在“呱呱”地叫着,好像舍不得人们离开似的。官府为了防止人们逃跑,就在移民的小趾甲上切了一刀作为记号,从此,移民的小趾甲就成了两瓣了。而且现在只要人们看到小趾甲是两瓣的,就认为彼此一定是老乡,一定是大槐树移民的后代。</p><p> 来寻根的人们看到当时的祖先被迫背井离乡的场景都潸然泪下。</p><p> </p> <p><br></p><p> 我们去祭祖堂拜了王姓祖先,为祖先恭恭敬敬地跪拜了三个礼。在祭祖堂,我们还知道了王氏的来源和家训。</p><p> </p> <p>  这次洪桐大槐树之行,不仅让我知道了很多历史知识,更让我知道了古代劳动人民背井离乡的无奈和不远万里寻根祭祖的人们的喜悦之情。</p> <p>第五站:延安之行,传承红色精神</p><p>“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p> <p>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站在宝塔山下,抬头仰望,倍感庄严。</p> <p>我作为党的后备力量——少年先锋队队员,在党旗下庄严地敬队礼:时刻准备着!</p> <p>第六站: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瞻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p> <p>在战争年代,革命虽然艰苦,但是老前辈们都积极乐观地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太了不起了!</p> <p>看见毛主席爷爷的照片,让我肃然起敬。</p> <p>这些革命老前辈用他的身躯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要不忘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精神,将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p> <p>共产党员从1937年的4万人,发展到今天的9000万人,党员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祖国也在日渐强大!</p> <p>第七站:游太行山大峡谷,享大自然鬼斧神工</p> <p>步步皆风景,处处为图画。</p> <p>北方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p> <p>走天梯,步步惊险</p> <p>深秋时节的八泉峡,两边峭崖上的树叶美丽如花,红色、黄色、绿色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峡谷里的山风不时地吹,枝叶随风摇曳发出刷刷……的声响,树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闪闪烁烁飘然落下,随着谷底的溪水飘向远方。</p> <p>坐在缆车上,太惊险了,太刺激了,风将缆车摇摆在空中,缆车咯吱咯吱地响着,透过玻璃,和蓝天零距离接触,低头俯瞰太行雄伟,心惊胆战。</p> <p>清澈、冰凉,忍不住下手嬉戏</p> <p>走搭石,谦让、有序、和谐</p> <p>虽不是三峡,却有游三峡的感觉</p><p>有人说,太行山是一处自然天成的画廊,那太行山大峡谷就是这画廊中最迷人的地段,更是其精华所在。走进太行山大峡谷,山是凝固的画卷,水是流淌的诗行。这里的美,难以言清。巍巍太行山,造福了多少中华儿女,蜿蜒的八泉峡,如同一幅泼墨长卷,将峡谷气势、山泉飞瀑、激流浪花、奇峰异石浓缩于此,形成一幅巨大的太行山大峡谷风景画,真应了那句老话“最美不过壶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