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游记

周杭

<p>  2020年10月4日,正值国庆佳节,秋雨绵绵,我跟家人前往三峡跟团旅游。</p><p> 中午12点,经过6个多小时的长途车程后,到达了宜昌市。宜昌市区倒处高楼大厦,街头绿树成荫,商铺林立,人山人海,现代化气息十足。宜昌这个深处鄂西北的小城,在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变化之大之快,让人感叹祖国的繁荣富强!</p><p> </p> <p>  一个小时后,到了三峡景区。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大道上,看到窗外山连山,群山险峻连绵不绝。宜昌地处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正是这险要地段,拱卫着重庆的东大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日军从武汉逼近重庆。在此爆发了石牌保卫战,中国军队面对日本侵略者,以弱胜强、并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胜利,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的美梦。</p> <p>  从景区进入,坐观光车,到达三峡观景台,一览三峡大坝全景。大坝依山而建,三峡专用公路隧道贯穿山体,长达38公里,被称为世界隧道之最。大坝连接两山,坝体横跨江面,拦住大江,气势恢宏,像巨墙从天而降隔断江水。坝上坝下水位落差一百多米之高,三百多亿立方米的水储存在水坝上,形成著名的高峡平湖。游客到此,都不禁停留拍照,赞叹大坝雄伟壮阔,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工程不愧是世界之最。三峡工程年发电量988亿千瓦,助力中国经济腾飞;三峡工程防洪灌溉,扩大航运量,造福长江中下游1500多万人,不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世纪工程。站在观景台之上,环顾四周,三峡大坝尽收眼底,在绵绵细雨里,江水如画。我大学时读美术专业,真想在此坐上一下午,细细描绘大自然与人工奇迹的完美结合,唯恐自己画技不够,画不出这大气磅礴的壮丽山河,画不出鬼斧神工的自然神魂。</p> <p>  第二天坐船去长江对岸。宜昌的江面与武汉的江面不同,少了一点繁荣,多了一点和谐,古民居与江面相互衬托,江上是渔船,岸边是人家。船靠岸之后,顺着河流前行,耳边响起了土家族小伙、姑娘的歌声,两人隔岸对唱,山歌嘹亮充满情感。据说,在三峡在未开发之前,不少当地人隔江都是通过对唱对喊来传达感情。</p> <p>  走入河谷深处,穿越竹林有座小桥,过了小桥有个吊脚楼。吊脚楼上挂着日常生活用品,如玉米、蓑衣、斗笠。导游说,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黑色面具是诗歌《九歌》中的山鬼,为了辟邪之用。我们在楼下坐了一会,时间到了整点,几个穿着土家婚服的姑娘穿过人群走进吊脚楼,楼上准备好的几位表演者开了腔,随着动听的歌声,从准备出嫁到婚礼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并有端茶的姑娘和游客对唱互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新娘抛绣球,一个男游客接到了绣球,被他们“抓”了过去,片刻之后,男游客一幅新郎打扮出现在楼上,游客都起了哄,嬉笑声中俩人“假戏真做”,夫妻对拜,喝交杯酒,送入洞房。让人领略到别具特色的土家传统婚礼。</p> <p>  走出河谷,沿着江面一路前行,乘坐观光电梯上行,便到了石牌,偌大的巨石如同插在山体之上,与山体分离开来,这里刻有抗日名将胡琏将军的名言:“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1943年5月至6月间,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无数像胡琏将军一样的仁人志士,投身抗日前线,舍小家为大家,八尺之躯已身许国,构筑保卫中华的坚固长城。</p> <p>  下了石牌就是巴王寨了,两个巴国风格打扮门卫分站寨门两侧,两根山鬼柱摆在寨口,走进巴王寨,一排排兵器分列两旁,正中就是巴王王座。两千多年前,巴族就是在这里抗击秦国军队,留下了巴王和鄂水娘的凄美故事。时光荏苒,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凭借着今人的复原,让我们得以一览古巴国的风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巴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支,虽早已消失,但在如今的三峡仍能看到留下来的文化习俗。</p> <p>  坐船返回的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解了屈原的故事,李白、杜甫入蜀,曾在三峡作诗,还有不少人文墨客在这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等名句均出自这里,诗情画意,尽在于此。</p> <p>  短短的两天三峡之旅很快过去了,归途中让人思绪万千,形成了一篇游记。三峡风光无限,三峡工程磅礴,三峡美,中国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