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露

园丁

怡园花事(十五) <p> 露水已寒,将要结冰。</p> <p> 寒露后,寒气渐生,晨晚略感丝丝寒意,我的北方小院已从深秋将进入冬季。</p> <p> 秋风萧瑟,鸣虫呢喃,传唱着秋的故事,菊黄蟹肥,叶红果香,展示着季节的轮回。独坐在枝叶渐枯的葫芦架下,茶已见冷,只有石榴更加火红。</p><p> 这几天,过节的气氛愈加浓醇,过着我们的中秋,又连上了国庆,真淡化了这个气候转折的节气。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喜欢中秋节,在葡萄架下或葫芦架下,搬个小板凳,等月亮慢慢升起,然后想象着月亮上的阴影哪个是吴刚,哪个是玉兔,哪个是嫦娥,互相争的面红耳赤。等后来条件好些了,也有时摆几块月饼或几个水果,所以孩子们就更喜欢这个节日。这时候最爱凑热闹是秋虫,素有“七月十五杠嘴,八月十五蹬腿”的蚊子,随气温降低,已失去了斗力,很少见到踪影,唱得最欢的是蛐蛐、草蛉、蠡虫,夜晚是它们的天下,有的高声呼叫同伴,有的轻声诉说衷情,人反倒成了季节的听众,渐生愁情,此情此景,更回味儿时玩虫。儿时的我们,接触的是土地,沟通的是大自然,一草一木,一虫一物,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角,都是我们的玩物,使生活更加精彩,阅历更加丰富。</p><p> 国人玩虫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到明清两代,公子哥以冬揣葫芦、夏遛鸟为时尚,玩出来境界和品味,虽然我们孩子玩法太原始,有些还是延续了上辈人的技巧,也算传承了民间文化吧。品味着最地道的地气味,在此把记忆回味,不负我们的童年。</p><p> 老农们最讨厌的一种害虫是蝲蝲蛄,有两个大大的拨钳,放到两指间,它就能把手指拨开,有啃食的大牙,常咬断植物的根系和嫩苗,所以农民常撒下诱饵消灭它们,而我们小孩子喜欢在灯下捉它们玩,夏天的晚上特别多。据说蝲蝲蛄能预知下雨,掐断它的尾辫,有水珠,就会下雨,没有就是晴天。我们常掐,也不管到底和天气有没有关系,反正久玩不厌。蝲蝲蛄还有头断不死的能力,那时我们把蝲蝲蛄的头揪断,它还会动,然后用树棍插在头胸之间,老嗑说还能活,活不活无所谓了,玩够了喂鸡,可下双黄蛋,也是我们玩的动力。</p><p> 夏秋季节,随着果蔬成熟,在榆树上和果实上,常有一种带白点的甲虫(金龟子),我们叫它纺线虫,用高粱篾插在翅膀的根部,然后颠一下,他就展翅飞,不过由于被插着,是飞不走的。一般我们找一段高粱秸秆去皮,中间打个洞,用一小树棍做轴,秸秆芯的两头各插一个纺线虫,让它们方向相反,这样它们飞的时候,秸秆芯就转起来,就成了一个风车。</p><p> 小的时候,地里有很多挡风梢子行,天气好的夏天,闷热难耐,草丛和梢子行有很多蝈蝈鸣叫,蝈蝈常趴在植物的表面,寻着叫声,很容易找到,但不好捉,它有两个大牙,直接用手捉,容易被激怒的蝈蝈咬,咬到就是一个口子,力度掌握不好也容易把大腿碰掉,品相就不好了。蝈蝈警惕性高,惊扰后躲到草丛里面,就捉不到了,最方便的是用抄网捉,可那时孩子们是很难有抄网,所以就有了钓蝈蝈。钓蝈蝈就是在一细树枝的顶端绑一个蚂蚱或螳螂,慢慢伸到蝈蝈的面前,贪吃的蝈蝈就爬到树枝上,开始大食朵颐,由于枝细,两只大腿就没了着力点,就蹦不起,相当于举手投降了,就可以轻松捏住它的背,成了俘虏。用高粱篾或柳条编一个蝈蝈笼,挂到院里的寨子上,老人说这样蝈蝈可以喝到露水,然后我们每天摘倭瓜花喂它,可以养很长时间。</p><p> 小时候的田里,有很多挡风沙的桑条棵子,春末我们就常去找不大的桑葚解馋,感觉挺甜,夏秋时间就会有野蚕在桑条上生长,最后结成蚕茧,北方的野蚕茧很小,我们把它们收集起来,然后用水泡湿,找到丝的开头,含在嘴里,一直抽丝,然后缠在木棍上,最后记不得做啥用了,但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开心的玩着,现在好像已找不到那些桑条了,也就没了野蚕了吧。</p><p> 小时候,还有一种玩,是插鹌鹑。麦收以后和夏天,鸟类和小动物进入了繁殖期,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鹌鹑鸟,老家俗名叫无路(音,因不知渊源,所不知书写,不知来历,只是要形容人傻,也把人说成是无路)。因为它的后趾高,不能沾地,所剩三趾。我们从老人那里学到了插无路,在春夏的麦地花生地里,听着无路的叫声,找到无路的窝,这时警惕性很高的无路肯定已经躲藏了。我们就拾一些树枝,沿着窝的外面插一个螺旋进入的道,无路回家的时候,找到路口就一直进去,进入深处时,由于它没有后趾,不能掉头回转,只能被困在迷宫里束手就擒,然后我们把它装在鸟笼里喂养,叫声还是蛮好听的。</p><p> 有一种黑色甲虫,我们叫蹦蹦虫,小孩子们常去砖瓦堆里去找,然后把它的头背向后掰,翻着放地上,它为了翻身,就用力弹起,所以我们就比赛看谁的宝贝弹的高,不过找到蹦蹦虫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太容易。</p><p> 夏天,我们喜欢捉的还有老牛,长大了知道叫天牛,有好多种。我们抓的是白星天牛,天牛被捉后,脾气很大,控制不好容易咬手,所以我们把它的大辫子放到它嘴里,它就把辫子一节节咬下来,长大了才知道它是害虫。</p><p> 农村的田地里,尤其花生地里,常有一种把地拱起的土鼠,应该叫鼹鼠吧,常常把庄稼的根咬断,把花生果吃掉,老农非常狠它们,所以就研究着抓他们,我们孩子们一般是跟着老人去抓的,找到新拱起的土路,观察它的走向,然后在路上每隔一段插上木棍,在旁边静静的观察,看木棍摇动了,用铁叉快速插下,就把土鼠插到了,这就是插地勒土子。孩子们去帮忙就为了得到胜利品烤着吃,土鼠很肥很香。说帮忙,反倒常常帮倒忙,孩子们没那么好的耐心,静不下来,土鼠警惕性很高,有点动静就不动了,抓起来就难了。</p><p> 农村的孩子玩的就是周围的大自然,所以把能玩的都能开发利用,比如粘知了、罩蜻蜓、抓沙牛、淘小鱼,也干一些吹青蛙、砸蜥蜴等残忍的事,但老鼠麻雀蚊子等四害一类的是除之必极的,好像消灭敌人一样激情,玩的手段更加残忍,就像释放革命激情。</p><p> 玩是农村孩子永远的主题,也是和大自然沟通的最好方式,充实了生活,丰富了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也让农村的童年乐趣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