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之美

剑平

<h3>人是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的,这种变化有时大到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h3></br><h3>小的时候,我是个极不安分的孩子,在家里坐不住,总想往外跑,天不黑,肚子不饿,绝不回来。</h3></br><h3>那时候喜欢呼朋唤友,一大群孩子在楼下玩各种游戏,乐此不疲,如果下雨,就躲到楼道里玩,没了活动空间,几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拿几个羊拐也能玩上大半天。</h3></br><h3>哪想到长大以后,尤其到了中年,却像变了个人,宅且独 ,但凡凑合有吃有喝,真不想走出家门。当然,小小家中,有花酒茶书相伴,也自有乾坤,并不觉得烦闷。</h3></br><h3>与人交往也变得越来越少,朋友都在,几乎也都和我一样,平时无声无息,有事的时候都能找到,我们是同一种生态吧。我没有朋友圈,没有很多群,经常一天里手机寂静,这样的独处让我觉得轻松,自由,怎么就变成这样呢,其实,我也好奇。</h3></br><h3>有一年去日本,在箱根一家温泉民宿,被刚进门的一幕吸引。那是一间不算很大的接待空间,可能因为阴雨天,光线有点暗。没有我们习惯的沙发茶几,空空的,只在对面墙正中的地方有个矮几,上面端正地摆放着一个瓷瓶,样子简单,是那种深色粗瓷,里面插着一支造型别致的干枝。四壁也同样干净,只在侧面墙上挂着一幅长形卷轴,是一幅线条简单的水墨。整个空间只有老板娘的眼神是暖色的,温婉却不失热情,浅灰色和服,和这样清雅的环境融为一体,走进来的一刻,被那里的氛围吸引。<br></br></h3></br><h3> <h3>那年在日本逗留了半个月。日本是个勾着人买买买的地方,涩谷,新宿,心斋桥......商业街人山人海,商品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京都那条主街上游人如织,往小街上走走,就会看到和所有热闹很不一样的小小景致,紧闭的木门,门前空地一尘不染,一盏低悬的纸灯,一株经过悉心修剪的植物,是和箱根民宿如出一辙的清雅味道。<br></br></h3></br><h3> <h3>后来在奈良,在大阪,在五湖地区,在一个个大景观面前,想象着人潮退却,眼前会是怎样的景象,应该是大片留白里,寥寥几笔,那样的美在中国画里有,在生活中比较少见到。眼前满满的时候比较多,在不觉中想象空间被太多的表达抢占,在日本,忽然感觉到,有一种美,比姹紫嫣红,金碧辉煌,铺天盖地,更让人觉得舒服和余味悠长。<br></br></h3></br><h3> <h3>从此,便对日本文化里这样的调调勾引着看了很多相关的东西,终于明白那深深吸引我的格调叫:侘(cha)寂。<br></br></h3></br><h3>所谓“侘寂”是一种微妙的审美境界,不同于被广泛认可的大众审美,往往用粗糙的原生质材料加以表达,更贴近自然,少有雕饰,带着长时间使用消耗,被岁月打磨过的痕迹,现出古朴的光泽,呈现简朴,收敛,枯淡的样貌,然而,这种寂寞又寡欲的表达,带给人的却不是忧伤和绝望,是沉淀,安静,放低,放下,让人不由得从张扬中收回自己,很自然地从外求回到内观,充满禅意。<br></br></h3></br><h3> <h3>所谓审美,喜好与年龄总是有关系的,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热情的,灿烂的,经常血脉喷张,想做大事,想走得远,飞得高,想跟上潮流,不甘人后。先不说能力有多大,做得好不好,反正总是不满现状,心里有那么多不平和愤愤。<br></br></h3></br><h3>岁月更迭,星移斗转,走过了很多路,经过了很多事,见识了很多人,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的,原来觉得重要的,现在不再重要;原来孜孜以求的,现在竟可以慢慢放下;原来以为美的,现在不再吸引我;而原来觉得朴拙无光的,时间久了,竟品出了其中的味道。人生真的很奇妙,我被生活无声地修理着,这个过程叫成长,现在这份心境或许才是成熟。<br></br></h3></br><h3> <h3>都说人没什么便想要什么,我这么急切渴求灵魂的充实圆满,也折射出我内在的匮乏和缺欠吧,哪里还有理由不学习,不修炼,不追求精进呢。<br></br></h3></br><h3>日本文化中将侘寂之美发挥到极致,融入到很多生活细节当中,包括建筑,美术,花艺,茶道,饮食...... 几乎无处不在,那种简单里蕴含的深刻道理,朴素中呈现的高贵,经常令我感到触动。生命的本质应该是低调,静寂,无痕的,在这种“无一物”的境界里,去体会无常,无可避免,进而达到接受和顺应。经过这样的心路历程,人也会变清凉一些,觉醒一些,通透一些吧。<br></br></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nVLKa8xU3s3d5fZYMqKx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