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秋,借”双节”小长假之际去完成我的小小心愿,到洋县拍有“东方宝石”之称的美丽精灵——朱鹮。</p> <p>洋县位于陕西省的南部,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四周群山⛰️环抱,有岭南小盆地之称。地处汉江流域,傥水河穿城而过,河渠密布,常年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青山绿水,水稻🌾是主要农 作物。这里是大中型涉禽鸟类天堂,白鹭苍鹭水鸡鸭子随处可见,也是朱鹮最好的生存地之一。</p> <p>朱鹮(英文名:Crested Ibis,学名:Nipponia nippon),是鹈形目鹮科朱鹮属的鸟类。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喜欢栖息在高大的乔木顶端,在水田、沼泽、山区溪流附近觅食。上世纪末,朱鹮在日本、俄罗斯、朝鲜三个国家已经被宣告灭绝。中国的野生朱鹮,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南至安徽、浙江,西到甘肃中部,一度也没有朱鹮的踪迹迹。</p> <p>朱颜墨腿,洁白的羽毛里晕染粉红色,轻盈起舞时,仿佛是天空中灵动的舞者。</p> <p>然而就是这样美丽的精灵,曾经却面临着快速消亡的命运:</p><p>1963年,苏联朱鹮在哈桑湖灭绝;</p><p>1979年,朝鲜朱鹮在板门店销声匿迹;</p><p>1980年12月,日本对境内最后55只野生朱鹮进行笼养繁殖失败,日本本土朱鹮绝迹……</p><p>当周边国家的野生朱鹮相继消亡时,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野生朱鹮存活的最后希望之地——中国。</p> <p>1981年在我国动物研究专家刘荫增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一场苦苦寻觅的遇见,让世界有幸得见有“东方宝石”之称的这一自然界的美丽精灵;也让世人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所在。</p> <p>5月初的一天,洋县一位叫何丑蛋的农民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看到了调查朱鹮的幻灯片。1981年5月21日早上,何丑蛋带领调查队刘荫增等人赶去金家河确认这就是朱鹮。历时3年,走了5万千米路程后,调查队终于找到了第一对朱鹮。一周之后,附近村民再次带来喜讯,在仅有7户人家的姚家沟一面山坡半山腰的青岗树上发现了1对朱鹮和正在哺育的3只幼雏。</p> <p>这就是中国仅有生存的朱鹮物种,这里就是朱鹮最后的家园。此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仅有这7只了,它们后来被称为野生朱鹮“一号种群”。</p> <p>朱鹮:是鹈形目鹮科朱鹮属的鸟类。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亚成鸟羽毛青白,喙及腿的颜色也浅,喙尖没有红色!</p><p><br></p><p><br></p> <p>中等体型(55厘米)偏粉色鹮。脸朱红色,嘴长而下弯,嘴端红色,颈后饰羽长,为白或灰色(繁殖期),腿绯红。亚成鸟灰色,部分成鸟仍为灰色。夏季灰色较浓,饰羽较长。飞行时飞羽下面红色。</p><p>虹膜:黄色;</p><p> 嘴:黑色而端红;</p><p> 脚:绯红。</p> <p>春季是朱鹮的繁殖季节,这时成年的雄鸟和雌鸟结成配偶,离开群体,在高大的树上筑巢、产卵。这时它会用嘴不断地啄取从颈部的肌肉中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的色素,涂抹到羽毛上,使它的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等都变成灰黑色。朱鹮每窝产卵2—4枚,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经30天左右的孵化,小朱鹮破壳而出。60天后,雏鸟的羽翼丰满起来,它们的羽毛比成熟朱鹮的颜色稍深,呈灰色。直到3年之后,小朱鹮才完全发育成熟,并开始生儿育女。</p><p><br></p> <p> </p> <p>几天的寻觅,发现在洋县及周边城镇也有朱鹮的生存栖息地,河渠,稻田时有朱鹮的身影,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们爱鸟意思提高,会有更多鸟儿回归大自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