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晨四点半从清苑出发,一路向东北。那三人兴致勃勃地谈着行程路线,我侧头看向窗外,是呼啸而过的树影和稀疏的灯火,耳旁是发动机的轰鸣,睡意再次袭来,我的旅行从睡梦中开始。</p> <p> 再睁眼清醒之时,只见初升的朝阳,把秋叶撒满金辉,地面升腾的潮气,青烟云雾般袅袅婷婷,虚无飘渺似天上仙境。</p> <p> 七点多钟到达天津,城市的早晨还没有完全睡醒,海河水波光粼粼,有众多垂钓者已悠然挑杆,让我们几个惊叹的,竟还有不少年长的游泳爱好者,在河里游泳健身。骑上单车,沿着河边,走走停停,欣赏着这座城市的日常和美景。</p> <p> 路过冯国璋旧宅(现在叫河间会所),袁世凯故居(天津目前仅存的一幢十六~十八世纪的德式风格小洋楼),有两位老人向何姐请求帮忙拍照留念,指了指故居后面的洋楼,轻生说了句“那儿曾是我们的家,我们居住的地方”。饱经沧桑的老人,只用一句风淡云轻的话,诠释曾经起起伏伏的一生。</p> <p> 古文化商业街的“各种张”:泥人张、崩豆张、果仁张、乐器张、皮影张、皮糖张……足足有十个之多,让我有点质疑这些标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感觉都被夸大了,有忽悠游客的感觉。</p> <p> 转悠了半天,除了欣赏美景,当然离不开美食。从一开始看见“耳朵眼”炸糕的激动排队购买品尝,到后来的随处可见;小吃街的各种网红小吃似乎对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吸引力不够大,但还是和何姐买了两份虾滑尝尝;老刘听从老板的意见买了一份“陕味干拌面”,我稀里糊涂的拌好了才想起拍个照片,味道确确实实滴不错,只是品相被我完全破坏。最最有名的天津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我们几个却不感兴趣,忽略不记。</p> <p> 正值假期,意式风情街,瓷房子,这些旅游景点也是人满为患,没有体会到什么风情,损坏的瓷器也是随眼可见,匆匆而过。西开教堂里,行走的人们都是轻手轻脚,满脸郑重凝神的样子。坐在长凳上,仰望头顶高悬的吊灯,色彩明亮的彩绘玻璃,靠一靠身边人的肩膀,为自己补一个年轻时的梦。</p> <p> 途径少帅府,张学良将军曾经居住七年的故居,三层洋楼还安静的矗立在那里,过往的繁华岁月,留下依稀淡薄的影子,后人继续传说。</p> <p> 五大道的各种小洋楼,在绿树的掩映下,安安静静的沐浴着秋日的阳光,马儿拉着坐满游客的观光车,不紧不慢的在马路上行走,来来往往的汽车,骑着单车慢悠悠闲逛的我们,交织在一起,一瞬间有种穿越的感觉。</p> <p> 夜晚的海河边,悠闲散步的人很多,也有年轻人站立岸边自弹自唱,歌声风中飘过,有那么一点点忧伤的味道。远远看去,和大桥相依偎的明亮的“天津之眼”,悠悠忽忽飘扬在夜空的风筝,灯光流彩的高楼大厦,屏幕上闪现着“山河无恙,家国梦圆,海河潮落,祖国万岁”的字样,城市在慢慢安静下来,一切都那么祥和美好。</p><p><br></p> <p> 不寻常的2020年,我们已经走过了一大半;倏忽四十多载,我们已经走过了人生的一大半。惟愿以后每个平常的日子,如同今天,岁月静好。</p><p> 2020年10月7号深夜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