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寒露

🔆 欣 🔆

寒露来历 <p><br></p><p>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p><p>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p><p>  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p> 寒露气俗 <p>  我国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p><p>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p> 寒露农俗 <p>  寒露期间,正值晚稻抽穗灌浆期,要继续加强田间管理,做到浅水勤灌,以湿为主,切忌后期断水过早。</p><p> 北方正直玉米丰收,种植冬小麦的农忙时节!霜降前后,玉米收获,过冬小麦种植完成。</p> 寒露食俗 <p>  每个节气都自己的文化习俗,尤其在饮食方面体现了该节气的传统文化,节气的食俗和该节气的气候有一定关系,寒露节气吃的食物也是如此。</p> <p> 菊花酒</p><p>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p> <p> 花糕</p><p>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花糕因“糕”与“高”谐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亲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p> <p> 柿子</p><p>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涩、性寒,入肺、脾、胃,清热润肺。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经常食用能够补虚、止咳、利肠、除热。</p> <p> 芝麻</p><p>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p> <p> 螃蟹</p><p> 老南京关于寒露的习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装等。也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p> 寒露习俗 <p>1、登高</p><p>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已呈现出深秋景象,南方也秋意渐浓。这个节气往往和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遇。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个重要习俗——邀约亲朋,登高望远。</p><p>2、斗蛐蛐儿</p><p>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p><p>3、秋钓边</p><p>在我国南方,这个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可赏花,流行吃螃蟹、钓鱼。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p> 寒露谚语 <p>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p><p>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p><p>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p><p>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p> 寒露诗词 <p>  1、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出自郑祖光的《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p><p>  2、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出自修睦的《三生石》;</p><p>  3、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出自柳宗元的《巽公院五咏》;</p><p>  4、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出自韩愈的《木芙蓉》;</p><p>  5、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出自王昌龄的《送十五舅》;</p><p>  6、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出自张九龄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p><p>  7、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出自李贺的《感讽六首》</p> 温馨提示 <p>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以防“寒从足入”,晚上最好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p><p> 虽然适当的寒冷刺激可提高人体的抵抗能力,但对于体质偏弱或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添衣保暖是十分必要的,避免冻出病来。添衣应注意不要穿得太多,也不要只穿一件单衣。</p> 寒露作品 <p>剪纸作品:</p> <p>手工作品:</p> <p>沙画作品:</p> <p>图文编辑:赵欣</p><p>编辑审核:陈铁</p><p>作品提供:李伟 赵欣 郭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