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国庆期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河北定州,惊奇的发现这个城市已经不是我童年时的印象。到处是整洁干净,秩序井然,绝然没有过去脏乱差的感觉,我如进入了一个大城市的街道,据说是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一个区区的小县城,也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对我这个一直生活在省会城市的人来说,顿时感觉到汗颜,因为我所在的城市也在搞创城,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远没有这个小县城来得那么舒适。</p><p>最吸引我的还是定州的贡院。</p> <p>定州的贡院,俗称考棚,位于定州市中山南路,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四年重修,是我国唯一保存较好的封建王朝科举取士的场所。</p><p>进入贡院,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面白色的墙壁。这面长22米,高6米的影壁,是公布考生是否中榜的地方,站在这面墙壁前,我眼前顿时涌现出电视剧里的场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们在争先恐后的去寻找榜上的名字,要么看自己榜上是否有名,要么看自己熟悉的人是否榜上有名。这是怎样一个壮观的场面?</p> <p>走进贡院,可以看到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等建筑,整个建筑全貌成“品”字型罗列,犹如鸿雁振翅高飞,凌空翱翔,寓意着考生由此走向人生的新的起点。整座贡院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别具一格,显示了清代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p><p><br></p> <p>魁阁号舍里的整齐的桌椅板凳,重现了考生考试时的场景。</p> <p>沿着魁阁号舍里的楼梯拾级而上,看到一个平台,我在猜想,那可能就是监考老师居高临下,可以一览无余考生的情况。</p> <p>看这件精心制作的羊皮马甲,密密麻麻抄录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在鄙视考生如此下功夫做小抄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古人精湛的书法所折服。</p> <p>为防止考生作弊,考官们也下了不少功夫,用来装文房四宝和食物的篮子,用竹篾编织而成,考蓝的里头和底部都不能有夹层,一旦进入考场,考篮里的食物也必须要一一检查,甚至都需要切开,防止有夹带现象。</p><p><br></p> <p>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科举制度带给人们的有喜有忧,正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