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明祖陵神道</p><p> 神道即陵墓前的大道,既是陵园的标志,也是一种象征等级的礼仪性设施。明祖陵神道位于砖城的中轴线上,连接红门与内皇城,全长约300米。设立在神道两旁的麒麟、雄狮、望柱、石人、石马等石刻共21对。石刻形体高大、排列密集,造型简洁敦厚,纹饰题材祥瑞、装饰韵味浓厚、雕刻技法娴熟,风格继承唐宋,而又揉进了明初创新技艺,代表明代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堪称“中华瑰宝”。</p><p>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因黄河夺淮而遭受破坏,1981年开始对石刻进行初步修整、原位扶正,2002年再次保护修缮。</p> <p>明祖陵神道-红门</p> <p>明祖陵神道麒麟</p><p> 神话传说中的“瑞兽”,它的出现预兆贤明圣主的降生和太平盛世的到来。麒麟高2.51米,长3.12米,宽0.82米,重约12.5吨。满身叠压鱼甲,胸、颈、臀雕云气纹,张显其为威武神兽,寓意祖陵神仙境地。</p> <p>石狮</p> <p>文臣</p><p> 文臣高3.25米,重约8.75吨。其手握笏板叩于胸前,腰系玉带,衣下摆有云纹,朝服印有仙鹤图案,两侧有珠带装饰,飘带有如意图纹,体态安详恭顺。</p> <p>武将</p><p>武官穿甲戴盔,手按宝剑,双目圆瞪,威风凛凛。</p> <p>马官石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