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昆明之 致敬革命英烈致敬开国元勋

梁凱明

<p>9月8日,告别大理,走向昆明。</p><p>以前来过昆明,不过均因公务在身,来去匆匆,没有太多的印象。这次终于可以有机会慢慢地走一走、看一看这座美丽的春城昆明了。感谢姑娘专程千里而来,一起游历昆明。</p><p>这次,坐高铁从大理到昆明,让人觉得两地似乎只在咫尺之间,真切而欣喜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而当年我们的红军长征时,在这里为我们留下”战士双脚走天下、兵临贵阳逼昆明”的英雄历史诗篇,没有前辈们的浴血奋战、英勇牺牲,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不会忘记他她们!</p> <p>矗立在昆明市中心城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p> <p>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是《云南人民革命斗争史》展厅。</p> <p>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推动下,云南一批先进分子在五四运动前后,走出云南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先后参加了传播马列主义学说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王复生、张伯简、施滉、王有德、王德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p><p>这些革命先驱都没有能看他们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的诞生,但是他们的丰功伟绩已经永远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p> <p>王复生(1896-1936)云南祥云人,北京大学学生,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1936年8月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于齐齐哈尔。</p> <p>1920年,王复生与毛泽东、邓中夏等在北京陶然亭前合影。</p> <p>王复生晤访毛泽东后写的日记。</p> <p>王复生烈士生平简介。</p> <p>张伯简(1898-1926)云南剑川人,白族,参加赴欧勤工俭学,1921年在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一起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5年编纂出版《社会进化简史》,被毛泽东称之为“人民需要的书,革命需要的书”。曾任中共广东区委执行委员、军委书记,1926年病逝。</p> <p>毛泽东嘱秘书胡乔木收集包括张伯简编纂的《社会进化简史》。</p><p>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这本书也被列为干部必读书籍之一。</p> <p>张伯简的光荣纪念证</p> <p>施滉(1900-1933)云南洱源人,白族,五四运动中清华学校的学生领袖,1924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1927年加入美国共产党,任美共首任中国局书记。1930年回国后,曾在中共中央特科秘书处等多处工作,1933年在北平被捕牺牲。</p><p>美国共产党曾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施滉纪念日”。</p> <p>清华大学施滉纪念碑铭文</p> <p>王有德(1897-1932),云南砚山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德文系预备科,参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翻译工作,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毕业后,1932年参加淞沪会战,因积劳成疾病殁军中。</p> <p>王德三(1898-1930)云南祥云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加入北大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受党委派到陕北建立了该地区第一个党团混合组织,培养了刘志丹、安子文、刘澜涛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为后来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打下了基础。1926年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后历任中共云南特委书记、省临委书记、省委书记,1930年被云南当局逮捕,同年12月31日英勇就义。</p> <p>1926年8月,中共广东区委派李鑫(1897-1929,云南龙陵人)回云南创建共产党组织,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周霄、吴澄、杨静珊参加,在昆明平政街节孝巷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中共云南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吳澄任书记。</p> <p>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旧址。</p> <p>吳澄,女,(1900-1930)云南昆明人,分别于1925、1926年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是云南第一个女共青团员和女共产党员,曾任中共云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云南特别支部书记。1930年因叛徒出卖,与丈夫李国柱同时被捕,同年12月31日英勇就义。</p> <p>其他云南籍的中共早期党员:姚宗贤、范士融、毕昌杰、张炽、马克昌、刘希禹、陈仲模也参加了各地党的早期活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贡献。</p> <p>姚宗贤、范士融、毕昌杰、张炽、马克昌、刘希禹、陈仲模。</p> <p>这里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山北水晶宫红花巷的朱德旧居纪念馆</p><p>9月9日,慕名专程前来参观。</p> <p>朱德旧居简介。</p> <p>1921年-1922年,时任云南省会警察厅厅长的朱德居住在这里。</p> <p>为追求心中的理想,已身居高位、有名有利的朱德离开了这里,踏上寻找共产党、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难苦历程,矢志不渝,为之奋斗了一生。</p> <p>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办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为止,历时28年,先后经历了淸代陆军讲武堂和民国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两个时期。</p><p>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云南讲武堂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继续办学,至1935年停办,学校共办23年,培养培训8800余名学员,是我国近代开办较早而办学时间最长的军事学校之一,毕业学员在全国分布广泛,将帅辈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它写北洋政府所办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政府所办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以及东北三省所办案件东北陆军讲武堂并称为“民国四大军校”。</p> <p>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p> <p>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简介,它先后经历了清代云南陆军讲武堂和民国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两个时期。</p> <p>校舍概况</p> <p>校训</p> <p>教官</p> <p>办学统计表</p> <p>中国同盟会在云南讲武堂的活动</p> <p>朱德、叶剑英元帅、罗炳辉将军对其母校的赞誉评价</p> <p>这里走出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軍队的多位将帅:朱德、叶剑英元帅,罗炳辉、陈奇涵等。</p> <p>部分学员名录</p> <p>朱德,1909年填写云南省蒙自的籍贯,才得以考入当时只收滇籍学员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步兵科。</p> <p>学员时的朱德,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指挥队伍时,动作干净利索,喊口令时声音宏亮,为全校之冠,每当遇到外国领事来参观,讲武堂总办李根源(云南腾冲国殇墓园的创建者)总是从学生中指令朱德和朱培德两人出来指挥,同学们一时称他们为“模范二朱”。</p> <p>叶剑英,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十二期炮科</p> <p>民国八年(1919年),叶剑英以炮科最优等成绩毕业。</p> <p>在校期间,持剑挑战日本教官</p> <p>一心追随孙中山,毕业后即返粤。</p> <p>周建屏(1892-1938),云南宣威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8期,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军团长,八路军115师副旅长,参加平型关大战,1938年病逝于河北。</p> <p>徐成章(1892-1928),海南琼山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2期,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黄埔军校特别官佐,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委员,省港大罢工期间任工人纠察队总教练,1928年在海南万宁作战牺牲。</p> <p>周保中(1902-1964),云南大理人,白族,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7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的东北抗联将领。</p> <p>李明瑞(1896-1931),广西北流人,1918年进入韶州讲武堂,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副军长,与邓小平、张云逸等一起领导广西左右江起义,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0月肃反扩大化中在江西雩都(今于都)被诬陷杀害,1945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 <p>陈奇涵(1897-1981),江西兴国人,韶州讲武堂毕业,1925年入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参谋长,开国上将。</p> <p>严凤仪(1896-1931),海南琼海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1期,1924年黄埔军校一期任学生四队副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东江地区任红十一军参谋长,旋调省委工作,1931年在广州被捕牺牲。</p> <p>杨林(1989-1936),又名毕士悌,朝鲜平安北道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毕业。1924年初在黃埔军校训练部学生总队工作,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曾任红二十三军军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1936年在东渡黄河抗日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p> <p>许权中(1895-1943),陕西临潼人,韶州讲武堂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七军副军长,1943年在陕西眉县被特务暗杀。</p> <p>张冲(1900-1980),云南泸西人,彝族,1927年曾兼任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军事教官。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参,解放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p> <p>1949年12月10日黎明,在五华山瞭望台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p> <p>1950年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和宋任穷、周保中率军进入昆明,2月24日,陈赓宣布云南解放。2月24日被定为“云南解放日”。</p> <p>聂耳故居。</p> <p>全世界有中国心的中国人、华侨、华人,不论身处何处,每当听到这个由聂耳作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悲壮激昂的旋律都会感到热血沸腾、无比振奋!</p> <p>曾经的金碧广场</p> <p>一唱雄鸡天下白。</p> <p>今日的金碧广场。</p> <p>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致敬革命英烈!致敬开国元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