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红西路军是当年根据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决定而组织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发生的“空前绝后”的重大历史事件。红西路军指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2.18万人(占当时红军总数的2/5),遵照中共中央之命令,西渡黄河作战。在河西走廊,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喋血奋战,伏尸盈雪,短短5个月,经历80余次战斗,在古浪、永昌、山丹、高台等地区,同马家军优势兵力,进行了英勇作战,歼敌2.5万,由于兵力悬殊,粮绝弹尽,遭受重创,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在战略上起到配合河东红军战略行动,推动西安事件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李先念等率领红西路军余部400多人到达新疆星星峡,由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派车接到迪化,抗日战争爆发后,陆续回到延安。红西路军指战员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成为我军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如今我们沿红西路军线路,瞻仰缅怀了解红西路军的英烈们,直观并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谱写的可歌可泣的悲壮雄浑历史。</p> <p>8月2日到广元,游览凤凰山、剑门关、皇泽寺、昭化古城后。2020年8月6日下午,来到阆中,瞻仰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开始了红军西路军之旅。</p> <p>纪念园里红军魂。“红军魂"三个镏金大字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肃然起敬。1935年3月红军在阆中、苍溪强度嘉陵江,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p> <p>烈士纪念园。红四方面军在阆中转战3年,2 万多阆中儿女参军,在册牺牲的烈士8000名,共诞生9位将军、80多位省军级干部。纪念园是褒扬红军烈士、陈列红军烈士文物、传播红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主要场所。</p> <p>巴山女红军雕像 ,表现了女红军坚强乐观的革命精神。1932年川陕根据地,受苦受难的女青年踊跃参军成立了妇女团。阆中有名有姓的女红军就有500多名。</p> <p>阆中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转战3年,2万多名阆中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曾在阆中开展了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强渡嘉陵江大型战役。在册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共8000余人,先烈们用忠诚、鲜血和生命谱就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珍惜和纪念。</p> <p>阆中红军纪念馆,重顶飞檐,古朴凝重,极具民族风格。馆内展出红军老战士、英雄烈士的事迹、书画以及红军留下的宝贵文物和石刻标语。</p> <p>革命烈士纪念碑,整体呈火炬状,颂扬革命烈士像燃烧的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牺牲精神。</p> <p>8月7日上午,到苍溪站。</p> <p>下了火车直接乘公交到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这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2015年8月12日至13日,全国“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苍溪站点火仪式在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隆重举行。</p> <p>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碑。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奉命渡江西进。军阀田颂尧部纠集53个团的兵力,凭借嘉陵江天堑,阻我西进,伺机围攻。红军以塔子山为主渡口强渡嘉陵江,猛烈攻击,势如破竹,惨淡江防,土崩瓦解。红军挥师北上,踏上新的征途。</p> <p>纪念碑后是功勋馆,馆内巨大的红军英烈纪念碑上黑底白字刻着红军英烈名录。</p> <p>按当年“红军一条街”重建的红军街。主体建筑有宏伟的大门、蜿蜒的长廊、独具特色的川北民俗文化展览馆、谭家大院、红歌台和川北民俗文化体验区等。</p> <p>苍溪是著名的 “道教之乡”。西武当山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一一仰天楼,被誉为“千里嘉陵第一楼“。</p> <p>红军街上“红军颂”宣传画。</p> <p>渡江指挥部,即“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指挥部旧址”,当年叫做谭家大院。</p> <p>渡江指挥部。门柱有对联“运筹帷幄飞舟强渡 ,调遣天兵始步长征 ”。</p> <p>徐向前总指挥的简陋住所兼办公室。就是从这里,发出一道道指令,指挥数万红军将士勇敢作战,最终实现了“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的战略目标。</p> <p>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嘉陵长忆红军渡”。</p> <p>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p> <p>全国“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火种采集地标建筑。</p> <p>红军渡标志铜质塑像。为缅怀红军将士的英勇业绩,纪念红军胜利渡江,苍溪人民将塔子山下的古渡口命名为“红军渡”。</p> <p>广元苍溪西武当山红军渡红军草鞋雕塑。生动的画面再现了红军长征的悲壮历史。</p> <p>8月8日上午,包车来到迭部到岷县的海拔3500米的铁尺梁。毛泽东当年就是在翻过铁尺梁后诗兴大发,满怀胜利的豪情与喜悦,吟诵出了千古名篇《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 <p>包车参观腊子口战役旧址。1935年9月13日,红军陕甘支队从甘肃俄界地区出发,继续长征北上。16日下午逼近“天险”腊子口,国民党军新编14师在桥头和山崖上筑有碉堡,以1个营扼守隘口。毛泽东果断下达“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的命令,红军先后发起五次猛攻,最后攀登峭壁悬崖,发起强攻,占领腊子口,为北上打开了通路。</p> <p>腊子口战役后,中央红军越过了征途上的最后一道天险,也打破了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篡夺最高领导权的阴谋,使中央红军转危为安。</p> <p>腊子口。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此役载入中国革命史册。</p> <p>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子口镇朱立村的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馆内展品种类、革命文物众多,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红军腊子口战役的艰辛情况。</p> <p>腊子口战役的决策者指挥者组雕(从左至右)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张闻天、林彪。</p> <p>8月8日中午,“胜利的号角”雕塑。</p> <p>8月8日下午,专门包车参观岷县著名的红军二郎山战役遗址,这是山顶上的开颜阁。1936年9月,红军二、四方面军执行中央西北局制定的《岷(州)、洮(州)、西固战役计划》进攻岷县。军阀鲁大昌在二郎山上筑碉堡、挖战壕、修建防御工事,妄图阻止,英勇的红军战士与敌人激战五昼夜,给敌人沉重打击。</p> <p>著名的二郎山战役遗址。</p> <p>8月10日上午,虎豹口。在靖远县城,我们包车来到了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渡口——虎豹口。</p> <p>虎豹口。红军虎豹口强渡黄河,这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延续,是西路军浴血河西的序曲。</p> <p>虎豹口渡河战役遗址。虎豹口是黄河靖远段著名的古渡口。1936年10月,中共中央积极应对战事形势,渡过黄河占领宁夏,打通国际救援通道。红军在靖远大芦子伐木造船,在百姓鼎力支持下,红军浴血奋战,强渡了黄河。</p> <p>红西路军夜袭虎豹口一一千年古渡 ,16只小船渡千军万马。</p> <p>北武当山。北武当山下的黄河口岸,西汉时为鹑阴河渡口,东汉时名鸇阴河渡口,西夏至明清时名迭烈逊渡口,是内地通西域的要津之一。</p> <p>8月10日上午,包车到北武当和千年古镇打拉池。1936年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西征甘肃、宁夏。彭德怀任司令员。</p> <p>北武当全景。</p> <p>鹯阴古渡口,迭烈逊城堡即是军事战略要塞,也是商旅必行之道。此地系古丝绸之古道之一。我们在此乘轮渡到黄河对岸游览小黄村千年古村落。</p> <p>下午到打拉池,这座古城历史悠久,曾是古代屯军之要寨。</p> <p>早在秦汉时就设置兵戍,至今遗有烽火燧台,有史可考古城建于北宋。起初叫“打罗城”,后改为“怀戎堡”。元改称达喇赤,蒙古语意为“平地之湖”,后谐音为今名。</p> <p>古城堡内还有火神庙、隍爷庙、子孙宫、马王庙等建筑。</p> <p>翻开历史画卷,似乎还能嗅到金戈铁马、战鼓擂动、硝烟弥漫的气息。如今站在古城脚下,望着这只剩残垣断壁任凭风雨侵蚀的古城,只能感受那诉说不尽的历史的沧桑感。</p> <p>8月10日,参观红军会师彭总司令部。打拉池会师,1936年10月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千年古镇打拉池握手拥抱。打拉池会师是红军将领在甘肃“七地八次”的会师中最高领导人的会师,最终完成了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的伟大壮举。</p> <p>8月10日下午,靖远“打拉池会师纪念碑“。1936年下半年红军西方野战军西征,策应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中国工农红军一、二、西方面军大会师的全过程中,红军将士在打拉池及周边村庄驻扎共48天。</p> <p>西方野战军司令部驻地——打拉池红山寺旧址。三大主力会师,是中共中央既定方针。打拉池会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p> <p>西路军尾泉战役遗址。西路军在景泰进行了尾泉、一条山等战役十多次,1300多名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捐躯疆场,狠狠打击了马家军的嚣张气焰,300多名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p> <p>8月11日上午,专门参观景泰一条山战役纪念馆。因疫情闭馆。找工作人员开门才参观。红西路军自虎豹口渡黄河后第一场硬仗所在地。据资料记载“再捷一条山,歼敌2000多人,击毙敌副总指挥马廷祥”。</p> <p>同讲解员(中)合影。</p> <p>徐向前题“西路军牺牲的烈士们千古不朽”纪念碑。1936年10月31日,红30军第88师师长熊厚发率1个团,第89师师长邵烈坤率两个团,向一条山守敌马进昌团据点发起攻击,相继攻下杨生财堡子、村东大院,盐务局大院等重要据点,将敌人逼退到全兴张堡子内,红军取得了首战一条山的胜利。</p> <p>8月11日下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组建地一一大靖。武威古浪县大靖镇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陕西、山西商人"要想挣银子,走一趟大靖土门子"。文人墨客称大靖为峻极天市,在人间高大繁荣到了顶点。据说北京故宫的前门上曾悬有"峻极天市"一匾。因此,大靖又有"小北京"之称。</p> <p>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p> <p>李先念题“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 <p>西路红军纪念亭,亭内立“纪念碑“。</p> <p>8月10日上午,李先念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群雕。</p> <p>8月10日下午,“雄征万里“纪念亭内,竖“打拉池会师纪念碑“。</p> <p>8月11日上午,徐向前元帅题“西路军牺牲的烈士们永垂千古”。</p> <p>8月12日,丝路要塞,红色古浪。1936年的寒冬,2400多名红军战士血洒河西。为了挥师西进,徐向前等同志领导的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在古浪的三场大战红军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也铸就了伟大不朽的西路军精神。</p> <p>8月12日上午,古浪战役纪念馆。古浪诸战尤其是古浪县城攻守战,是红军西渡黄河后规模最大的战役,红九军战斗力减半,西路军三折其一,成为西路军兵殇河西悲壮征程的转折点。</p> <p>8月12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九军烈士墓。古浪县红西路军烈士陵园,俗称“万人坑”,陵园标志性建筑纪念碑和公墓就建在当年掩埋西路军烈士的箭沟壕“万人坑”旧址上面。</p> <p>革命烈士纪念亭:刘理达烈士纪念亭。惨烈的古浪战役,西路军牺牲了2400多名红军战士,多名军事指挥官在战斗中牺牲了年轻的生命。</p> <p>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革命烈士纪念馆。驻古浪县城红军与马步芳部浴血奋战四昼夜,歼敌2000多名,于18日在30军268团的接应下撤离县城。古浪三战,九军伤亡2400多名,军参谋长陈佰稚、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等军、师、团级干部二十多名壮烈牺牲。征战河西的红军,在古浪几乎全军覆没。</p> <p>8月17日上午,临泽战役纪念馆,馆内珍藏西路军珍贵文物、书画作品、武器实物等190多件,图片和文献资料800多份。是河西走廊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红西路军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p> <p>8月17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碑。1936年底,红西路军转战临泽,浴血奋战七十余日,六千多将士壮烈牺牲。1986年建烈士墓碑,以慰忠魂。</p> <p>纪念碑两侧有李先念、徐向前站立铜像。</p> <p>徐向前站立铜像。</p> <p>汪家墩碉堡。汪家墩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937年元月红西路军转战倪家营子,依托碉堡消灭敌军500多人,有力地抗击敌人进攻。被称为“红色碉堡”。</p> <p>临泽战役纪念馆陈列室。1936年12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西路军第二次占领高台、临泽地区。1937年1月马家军以5个骑兵旅、2个步兵旅及炮兵团等数万之众蜂拥追来,疯狂围攻高台、临泽。当时西路军总供给部驻临泽城,城内除一个警卫连外,均为机关和后勤人员,守备力量异常薄弱。在危急关头,秦基伟(时为西路军司令部四局科长)指挥坚守临泽城。经过三昼夜苦战,守城将士最后在兄弟部队接应下,大部胜利突出重围。</p> <p>有名有姓的红军烈士纪念碑。</p> <p>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公墓,安葬了由临泽各大战斗遗址上迁来的烈士遗骸2400多具。</p> <p>8月17日下午,董振堂纪念碑。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董振堂,于1937年1月攻占甘肃高台县城后,被国民党马步芳部2万余人包围,董振堂和3000多名将士壮烈殉难。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值的英雄模范人物“。</p> <p>杨克明烈士墓。1936年11月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在甘肃高台战斗中浴血奋战,坚守高台,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p> <p>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p> <p>高台烈士陵园是最大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红西路军高台战役异常惨烈,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为纪念牺牲的烈士而建立的墓园。</p> <p>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瞻仰了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并敬献了花篮。</p> <p>8月20日下午,来到瓜州县城南渊泉公园,瞻仰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纪念塔、纪念广场和李卓然墓等。</p> <p>火炬雕塑。</p> <p>谢觉哉夫人、老红军王定国104岁抱病题写馆名“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p> <p>“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陈列展出了红西路军西征时血战临泽、高台、攻打安西县城取得给养等内容。展出牛皮公文包、大刀、电台外壳等珍贵文物20余件,相关人物、战况的图片约90幅。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红西路军革命斗争史。</p> <p>纪念馆大厅群雕。不朽的丰碑一一红西路军安西最后一战。</p> <p>在瓜州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遇见当地民警也在参观,共同缅怀英雄烈士,重温英烈精神。</p> <p>观看了红西路军在祁连山爬冰卧雪、冻饿磨难,强攻安西城、突围王家屯、鏖战白墩子、血战红柳园,以及穿越风沙戈壁挺进新疆的战斗历程。</p> <p>再现“西路军会议旧址,蘑菇台蘑坊”。这是在磨坊召开的西征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制定了西进新疆、学习新兵种技术和攻打安西城、获取进疆给养的决定。</p> <p>通过声光电、沙盘实景、雕塑美术、图片、亲笔书信、实物等,追忆那些艰难岁月,重温那段光荣历史。</p> <p>红西路军战斗牺牲的军级、师级烈士名录。</p> <p>安西“西路红军最后一站纪念塔“,是独具特色的一座纪念性设施,纪念塔石碑上刻有李先念主席的题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p> <p>瓜州巍峨纪念塔,是红西路军安西最后一战纪念塔,这座树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向人们诉说着七十多年前红西路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p> <p>纪念塔正门有徐向前元帅题“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匾额。</p> <p>“红西路军最后一站纪念塔“南侧的李卓然夫妇墓。李卓然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宣部副部长。</p> <p>8月21日中午,包车参观红西路军蘑菇台会议陈陈室。1937年4月22日,由李卓然、李先念率领420多人进入新疆。到达蘑菇台,并在磨坊召开军事会议。这是红西路军西征召开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会议按照中央的最新指示,审时度势制定了西进新疆的目标。</p> <p>红西路军蘑菇台磨坊军事会议陈列室前雕塑。会议作出西进新疆、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的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兵种建设从这里开始。</p> <p>星星峡红军雕塑。星星峡靠近新疆,因疫情影响,未能成行,这是资料照片。星星峡素有新疆东大门“第一咽喉重镇”之称。</p> <p>8月29日,瞻仰红西路军纪念塔。</p> <p>西路军魂传承地。</p> <p>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石窝会议纪念馆。馆内有手雷、弹片、电台等文物实体和复制品。馆外有徐向前、李先念亲笔题词的红西路军纪念碑及雕塑。主要有马场滩战斗、康隆寺战斗、石窝会议等内容。</p><p><br></p> <p>展览馆大厅。石窝会议纪念馆是以红西路军于1937年 3月14日在石窝山召开最后一次军政委员会,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石窝会议为主题的纪念馆。</p> <p>这里又叫“红色记忆主题公园“。</p> <p>8月29日,包车瞻仰震撼的红西路军马场滩战斗遗址。西路军喋血马场滩,伏尸盈雪祁连山。</p> <p>8月29日,参观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于1937年以重开福音堂医院为掩护,不畏艰难、千方百计、救治伤员并营救红军300多名。最终被国民党旅长韩起功秘密杀害。</p> <p>纪念馆外全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