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儿的黄

眼镜蛇

<p>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虽是走马观花,没有和当地人交流,但是有一种离开汉语文化的感觉,商铺的牌匾和路标都是蒙语在上汉语在下或者是蒙语在左汉语在右,口袋里随手掏出一张百元钞票,仔细感受一下:习以为常的纸币上有“蒙语注释”,身在内蒙古环顾四周感觉到处都是“汉语注释”😜</p><p><br></p> <p>看到我的大扳指了吗?!😂刘老师买了山楂卷给我吃,我派上了大用场</p> <p>骑行驯化好的马,安全系数应该是很高的,规定55周岁以下的可以参加,否则后果自负。骑马虽没有坐车舒服,但是看多了策马扬鞭的潇洒,自己也很想体验一下。在马官帮助下骑上马背,两只手死死抓住马鞍上的铁圈,马儿开始走动心里还有些小紧张,根本潇洒不起来,放松的时候腾出一只手来摸一摸马的鬃毛,唱一句“马儿哟,你慢些走,慢些走~~~”。前半程还好,走一走小跑两步,感觉自己也是在颠簸中骑马,找到了想象中骑马的感觉。后半程自己马调皮的去咬马队的其他马,后来干脆跑过去咬了马上的刘老师两口,我紧急呼叫马官给马队下达停止小跑命令,我就像马背上的麻袋驾驭不了它,任由它撒欢,我自然心里发紧有点害怕😨</p> <p>骆驼比马温顺很多,就是座位高点,骆驼一起、一卧的幅度很大,第一次尝试有点小紧张。坐在两个温暖的驼峰中间,悠然自得的环绕山丘一周,本来想照一张骑骆驼的相片,怎奈这里的商业气息太浓,骑马、骑骆驼都有专人拍摄,20块钱一张相片,不买他的帐,哼~~~</p> <p>沙粒太渺小,风刮过来扬沙在沙漠上飞舞形成一景,景色好看得纱巾遮盖嘴鼻通过眼镜片去看,不然眼睛睁不开、鼻子嘴巴里都是沙子,我尝了一口沙子,ceng牙😂</p> <p>好玩的时候就想到豆豆了,带豆豆来玩一定很开心。风太大了,沙子上写个字很快就被风抹的看不出来啦,沙漠上都是洁净细沙子,根本没有小石块,好不容易找到两根树棍子,沙子上勉强可以看到一个字“豆”,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一个想法。</p> <p>有点XXX的风范</p><p>今年的冷空气来的有点早,也有点突然。晚上的气温达到零下8度,有好多烧柴油的大巴车,早晨起来冻了油箱,我们得知消息后找了几个加油站也没有高标号柴油,只能在油箱里头少掺了些汽油且加满油箱,还好一切正常。自己把导游建议带的衣服全部穿在身上,包括睡衣睡裤,还把床单也裹在身上,还是顶不住那个冷,租了个军大衣走起路来像扛了一袋面,好在不冷啦。</p> <p>这些图片充满了草原生活气息:放牧中载歌载舞、挤羊奶、剪羊毛、晒肉干……</p><p>让游客参观的草原都是近3年禁牧的草场,一眼望去视线没有遮挡,看到是蓝天和草原的分界线。只在行车途中看见过画儿中的景象:一群马悠闲自得的散落在草原上,几十个白点在草原上移动,那是羊群。</p> <p>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景,追求不同的时髦,在外行人眼里这身打扮像个蒙古人,在内行人眼里我们就是个笑话,不伦不类😂</p> <p>秋天到了,草原上的草黄登登的一眼望不到边,和沙漠上沙的黄色略有不同,但是很接近。望着风中摇曳的黄草,仿佛看到了自己,它和自己的年龄相仿,经历了春的发芽、夏得成长、秋天在秋风的伴奏下把满腹故事“讲”给游客听。</p><p><br></p><p><br></p> <p>每次拍照留念都是这些姿势😝</p> <p>这些内蒙小伙子给我们再现了成吉思汗当年的征战场景。人借马力,马助人威,看台上的观众热血沸腾……不和谐的音符在最后散场,建议观众买饮料给勇士喝、买红萝卜喂战马,五块钱两条红萝卜……</p><p>还有篝火晚会,喜欢的话可以买烟花、礼花燃放,大家和着音乐节奏欢快舞动着,但好景不长,看似台上、台下的热情互动——点歌,要50块钱一首。</p> <p>这次草原行学了一句蒙语:赛拜努!</p><p>用无名指沾酒敬天敬地!</p><p>品尝了宫廷宴席诈马宴:白食、红食还有烤全羊😍</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