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有些人的字,丑陋不堪,还自以为是书法家

媒体联盟•书画艺术

<p>中国书法,以其凝聚自然、万物之变化,通过最简洁的手法将世间现象在几笔书画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p><p><br></p><p>宇宙万物有它的生、发、枯、荣,中国书法便有它的快、慢、曲、急,书法家的笔下,几笔简单的点画便成为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他们或有失意的悲愤、或有成功的狂喜、或有前途的迷惘、或有伴友的欣喜。</p><p><br></p><p>这些书法大家将自己心中所想、怀中所感融入进一个个文字之中,传达出心里的万千变化。世间万物有它自己的特点,悲欢离合也有它的苦乐,写字、书词究竟是为了疏解心中所思,还是为了扬名天下?</p><p><br></p><p>我国著名书画巨匠范曾曾在一放节目中公开批判当今一些字丑陋不堪,还自恃书法大家的现象,将书法框限在了“规律”二字的约束里,引来社会舆论热潮。</p><p><br></p> <h3>有些人字丑陋不堪,还自以为是书法家</h3></br><h3>范曾,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书画巨匠,作品《灵泉道风图》曾经以1840万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峰。高峰难及,翘楚不易,站在中国书画高峰的范曾曾经在一档节目中公开批判现代书画行业浮躁的现状,表达自己的愤慨。</h3></br><h3>中国的书法是凝聚天地万物和作者心境的简洁艺术,它不拖沓、不造作、不拘泥、不苟同,将诗词的情感和落笔的背景通过横竖撇捺大胆有力地传达。</h3></br><h3> <h3>《灵泉道风图》</h3></br><h3>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因为追祭自己的侄子颜季明而作,文字中悲愤交加;张旭的《肚痛帖》,因为生理上拉肚子而速速成章,文字中表达着匆忙。古人的文字中能将自己的情感在让人没有读自己的诗词之前便得到宣扬和表现,可见文字艺术的高超。</h3></br><h3>然而,范曾却认为中国的书画家和中国的书画虽然是兴奋的,但未免兴奋过了头,以怀素的《自叙帖》为代表,书写的过于狂妄没有规矩,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不堪”,还被奉为一代大师。</h3></br><h3>古代有这样的事例,当下这种书写丑陋不堪还自恃大师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说中国的文学界是过于浮躁的。</h3></br><h3>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说出范曾所怒之人为谁,但是将自己对于我国国学未来的担忧人人可见,他将业界的浮躁之势当做自己的一份事,去教育年轻一代国学的历史悠久、高深莫测。但一代国学大家的这一心系行业的举动不但没有引起社会的赞同,反而引发了众多的嘲讽。</h3></br><h3> <h3>原来,范曾先生在国画,又尤其是古典人物画上的造诣和成就本来是十分令人钦佩的。他对于国画人物的生态、心境、气派,勾画得出神入化。前十张他最出名的画作,其拍卖成交价格均超过了千万元人民币。</h3></br><h3>然而,绘画技术高超的范曾每每落款提名之时,总会引来些许个唏嘘。字体狂乱没有章法、字型扭曲没有力量,和不仅单纯对于几个字来说有些难看,在放在他的画旁边对比更是显得不堪入目,于是便引来了议论纷纷。</h3></br><h3>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大家都想要一睹这个国画大家的书法漏洞,他的国画作品身价被市场的吵闹声一点点抬了起来。可是这并没有让范曾感到一丝苦恼。看着自己一点点增长的名气,一点点抬高的身价,范曾自信的认为这一切是源于他的书写功底。</h3></br><h3>于是开始将重心转向了书法,开始利用书法赚得名气和财富,渐渐地,他开始以“500大家才出一位”、“坐四观五”的书法大师自称。范曾因书法功底薄弱而被市场关注,而市场又因为范曾的狂妄自大再次消费他、成就他。</h3></br><h3> <h3>范曾的字,被戏称为“静脉曲张体”、“癌症体”等,究其原因还在于他过度强调绘画中的丰富,希望通过不同角度、不同的观察体会文字不同的美。然而文字除了要美以外更是一门表达情感的学问,它既要潇洒不羁,又要有平衡、自然、简洁、顺畅的意境。</h3></br><h3>可范曾不仅完美避开了所有要求,笔画间过于颤抖、左右重心不均衡,还落笔拖沓没有规律,可偏偏是这样被外人嘲讽、谩骂的书法,却成为了他骄傲自满的原因。他口口声声说市场上的草书不合规矩,却以独特、快活、跳脱“规矩”的束缚评价自己的文字。</h3></br><h3>所以说他口中所说的有些人字丑陋不堪,还自以为是书法家,更像是自己的自述。而这样的行为,放在他身上,其实不足为奇。</h3></br><h3> <h3>范曾书法</h3></br><h3>有些人人性丑陋不堪,还自以为是大家</h3></br><h3>范曾喜欢攀龙附凤,喜欢投机取巧,却更喜欢两面三刀。比起感谢恩师,他更乐于忘恩负义,比起投桃报李,他更忠于落井下石,比起他的身份地位,他更是“德不配位”。</h3></br><h3>十九岁那年,范曾来到中央美院读书,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恩师李苦禅。彼时李苦禅先生师从齐白石老先生,与李可染一样都是齐门弟子中数一数二的佼佼者。而他不仅专业能力高超,教授学生更是毫无保留,寄希望于未来之材。</h3></br><h3> <h3>李苦禅</h3></br><h3>然而"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学成之后的范曾性格傲气自负,开始以兄弟与曾经的恩师相称,甚至口出狂言公然挑衅自己的老师。这就是他的忘恩负义。</h3></br><h3>师承李苦禅之时,范曾听闻我国的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对《文姬归汉图》的评价颇高,借着自己美术学院的背景,范曾为沈从文先生讨来了一幅画。沈从文见这个后生机灵、专业素质又高,便收他为徒。</h3></br><h3>可是沈从文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徒弟将会在不久的特殊时期,手写了几百字的大字将他压得翻不过身来。这就是他的落井下石。</h3></br><h3> <h3>沈从文</h3></br><h3>范曾曾经穷困潦倒,甚至吃不起饭,好哥们不忍就这样看着他堕落下去,于是将他邀请来自己的家中吃饭,讨一条活路。可是范曾非但没有一点感恩,反而看上了哥们的妻子。</h3></br><h3>在他的文学“功底”软磨硬泡下,拆散了曾经救济自己的兄弟的家庭。可是得偿所愿的范曾并没有踏实下来生活,而是在骗得哥们家的财产和美人之后继续在情场上放肆快活。这就是他的德不配位。</h3></br><h3>如果说成功的标准是家喻户晓,那么范曾做到了,他用他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两面三刀、恬不知耻,依靠“骂文化”,成为了舆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将自己的身价一提再提。</h3></br><h3>如果说成功的标准是师门背景雄厚、学历较高,那么范曾做到了,他用他的忘恩负义、得鱼忘、过河拆桥、孤恩负德,依靠娱乐的消费,成为了书法画作的一代名匠。</h3></br><h3> <h3>成功的标准有很多,但是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一时间被消费、被关注,而是拥有真才实学。</h3></br><h3>近些年,网络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在网络的虚假世界里谋求得到别人的关注,网络红人、新晋IP等词语应运而生,然而在人们审美疲劳之后又有多少网络的附属品还能在快速的淘汰中存活?</h3></br><h3>韩美娟、艾克里里、犀利哥,等等,在人们注意力的转移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网络变迁的淘汰产物。网络的迅速发展的确给予我们更多发现自己特长和展现自己优势的空间,但是更应该看到当风浪过去之后的沙滩,只会留下海洋的遗弃物。</h3></br><h3> <p>去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容的人,去追随世界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去学习前辈的经验、老师的教导,当互联网成为如今的竹简、当外貌成为如今的、当瞬时的关注融进沧海桑田。</p><p><br></p><p>只有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让自己不在世界的变化中流离失所,只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才能使自己不在人类的兴奋点中浪迹无家。成为自己和别人想成为的那个人吧,不要自以为是书法家,不要自以为是影响力,你离成功的路只有在打开窗户之后才能领悟。</p><p><br></p> <a href="https://mz.mbd.baidu.com/r/aybM6XETNm?f=cp&rs=2018601972&ruk=uGgP47PuchCu8dGAKrHdeA&u=751289098e08bb9e"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z.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