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餐,带好干粮,随“候鸟家园”的伙伴儿们乘大巴直奔黄山脚下,去感受黄山的巍峨、秀美。</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后山坐缆车到白鹅岭,接连几天的小雨,让山中空气湿度特别大。我们有幸看到了云海。</p> <p class="ql-block">那如雪的白云汹涌在千峰万壑之间,似涛涛大海瞬息万变。</p> <p class="ql-block">山峰则成了时隐时现的小岛。</p> <p>快拍下来,不能错过这美景。</p> <p class="ql-block">一层层白茫茫的浮云,堆堆叠叠像仙女的丝巾舞动在群峰之间……</p> <p>到了排云亭,云散了,</p> <p>雾来了。</p> <p>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 黄山之美,美在它的奇峰。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其中最高的是莲花峰(高达1864米)其次是光明顶(高达1841米)第三是天都峰(高1829.5米)我们今天就要登上光明顶。</p> <p>我们在西海大峡谷中穿行,雾时聚时散,眼前一片朦朦胧胧。</p> <p>在雾霭中观赏着奇石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突然不少团友拥向路边的一块巨石,原来这就是有名的“飞来石”。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p> <p>天平矼防火嘹望台。</p> <p>一路辛苦的攀登,欣赏着黄山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黄山四绝,首当其冲的是奇松。黄山松,奇在它顽强的生命力 。它在坚硬的花岗岩缝中扎根,可以长在高山绝顶,也可以生在悬崖峭壁,深壑幽谷也不缺它的身影;它不挑环境,不怕贫瘠干旱,不惧风霜雷电,黄山到处都有松树,生机勃勃,郁郁葱葱。</p> <p> 黄山松有它特有的造型,树冠扁平,干曲枝虬,针叶短粗,苍翠浓密。 </p> <p class="ql-block">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或匍匐于山地,</p> <p>或挺立在山坡。</p> <p>依山势舒展着枝干</p> <p>展示着各具特色的姿容。</p> <p> 举世闻名的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13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p> <p>黄山还有叫不上名的树的虬枝,</p> <p> 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p> <p> 怪石是构成黄山奇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岩石,这些岩石模样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似物。人们把它想象成神话传说或者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p><p> 导游说这个是“龟兔赛跑”,那个像不像“猴子观海”?还有“神仙下棋”“仙人晒靴”……匆匆忙忙掠过,我一个也没有看出来。</p> <p> 仔细端详这张匆忙间拍下的照片:高高的山峰顶上一块小的巧石,像不像一只蹲踞在那里鼓肚鸣叫的青蛙?</p> <p>左边高大的山峰与右边低削的山峰之间夹着一块巨石,巨石悬空,看起来非常惊险。</p> <p>这个景是“仙人下棋”吧,</p> <p>再放大了看。</p> <p>这一块巧石像什么?</p> <p>这个景应该是“龟兔赛跑”了吧?两峰中间较平的地方卧着一只兔子,左边可以看到一只乌龟在奋力地爬着。</p> <p>静卧于百步云梯口的两块巨石,这块高高伸出的像不像乌龟的头?</p> <p>这块恰似盘踞的大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龟蛇二石守云梯”。</p> <p> 这块巨石是不是特别像刚从水里探出头的海豚,我近距离拍摄了海豚石。</p> <p>玉屏楼旁的象石</p> <p>獅石</p> <p> 这些怪石不计其数,千姿百态,妙不可言。</p> <p> 经过辛苦地跋涉,终于到达光明顶,光明顶上云蒸雾罩。</p> <p class="ql-block"> 站在光明顶上,眼前一片白茫茫。没有期待中的云海翻腾,只看见崖边栏杆上情侣们栓的红丝带……</p> <p> 稍作休息,我们又向天海出发。</p> <p>不记得这亭子的名字了,只知道它旁边不远,就是晒药台。</p> <p>黄山前山险,后山秀。只有亲身登临才有真切感受。越过鳌鱼峰进入旁边一个陡峭的山沟,</p> <p>一路跟着导游上上下下,</p> <p>直到出口处才看到这是鳌鱼洞。</p> <p>站在陡峭的巨大的鳌鱼石上,骄傲之情挂在脸上。哈哈!这就叫独占鳌头。</p> <p> 前山最累人的地方是百步云梯,陡峭的台阶好像永远走不到头,一步一步考验着人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我们已经在山里上上下下转了四五个小时了,终于到了玉屏楼。人们忙着和迎客松合影,我插空拍了一张迎客松。遗憾的是,玉屏楼玉屏峰都笼罩在浓雾之中,没有留下他们的倩影。</p><p class="ql-block"> 累并快乐着的我们从这儿乘缆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 黄山的奇景,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在古稀之年再次登上光明顶,留下我们的足迹,留下亲手拍的图片,真的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修改于2021年5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