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唐诗之路,探寻水底乡愁” 一一记鼓山中学古今知行史学社研学系列活动之十(2020年10月1日)(二)

红红

<p>续上篇</p> <p>调皮的田圳不知何时搭上了村中可爱小男孩,大家喊他"小霸王"一一因他实在太胆大了,见这群哥哥姐姐一点也不怕生,还主动分享童车给玩!看来是见过世面的主😂👍见我们要走,还主动给我们当起了导游说,主动带我们参观一圈彭顶山村,还说要带我们去另一个观景台,那里的风景才是真正的好!</p><p>见大家同意,便骑上他的小毛驴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游玩起来。</p> <p>先是经过了繁花岛。这里的种植的花草不算什么奇珍异宝,都是些当地常见又经过改良过的花草。但经过精心布置,也别有一番味道。</p> <p>穿过大大的晒谷场,我们来到古树荫萌的村之北。正午阳光被遮挡了不少,凉意丝丝,好不惬意。</p><p>见村民摆放各种农特产品叫卖:板栗有五元、六元一斤的;新小京生有卖三十五元一斤的,还有蕃薯、玉米等叫卖。</p> <p>“彭顶山者,或乃形似瓮顶而名之,新昌人称瓮为彭,其实下面应加瓦字,为甏吧。”唐樟荣老师说。</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彭顶山村以徐姓为主。</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此为鳌峰徐氏世居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你瞧这</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墙的徐氏族训简洁又严明。本人之徐姓也属此脉。</span></p> <p>一群皮孩子在小森林里玩起了秋千。</p> <p>"小霸王"吃完了雪糕</p> <p>休息片刻后,"小霸王"霸气地带着我们向龙吟台出发。田间各式秋菜和金黄稻谷,正等待收割。</p> <p>素素老师随机问了身边的同学,说这是什么?多数答不上。叶吕楠便走进近距离观察,后说:是麦子。我笑了。又问了几个,有说是玉米的。哈哈哈哈,看来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不过也难怪小鲜们。城市化进程下近十廿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脱离农事生产,即便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也不一定从事过农作。吃过白米饭,没见过原生态的金黄稻谷很正常。正是这一场研学的乡间行走,一些孩子们才得有在田间地头一起辩识谷稻瓜豆的机会,这样深刻的体验,不是教室课堂所能给予的,我想这也正是实地乡野研学的价值所在。</p> <p>继续向龙吟台出发</p> <p>不得不说,龙吟台是全景观看梁柏台大桥的最佳位置。开阔视野、连绵起伏的七星峰、沃洲山,配上清秋的高爽,微风又不燥,午后的阳光还正好,这天人合一的仙真是太完美了。</p> <p>吃饱喝足又略带疲惫的小鲜仙,上了观景台,都不肯下来了。大惬意舒服了!</p> <p>坐下来玩玩手机,听听音乐也不错。</p> <p>大咖玩起了对拍👏😝</p> <p>天然仙境中太惬意了,小仙们都赖着不肯走了。可时间已经过了二点半了,我们还要去下一站钟井村呢。素素老师命令他们得起身返程了。</p> <p>起身返程。</p> <p>重回彭顶山村里,孩子们向村民们问起了路。</p> <p>钟井怎么走?阿姨们热情地解答。</p> <p>走在村中间,见一些健身设施,孩子们又小玩起来了,走走停停玩玩,好不轻松自在。</p> <p>瞧这俩人,还玩起了小飞机😂</p> <p>与可爱热心“小霸王”惜别。我们走上了寻找钟井村的路。</p> <p>又走在这条桂香满怀的大路上。</p> <p>一路导航又配上嘴巴问路,终于到了钟井村。一见时间已过三点一刻,担心错过城乡公交车的班次,我们决定不再大部队考察这个很有故事的“钟井村”了。素素老师一路护送队伍至“板桥”公交车站,见他们一个个上了公交车,便对愿意与我一同考察钟井村俞月敏同学说,现在我们代表大部队去完成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钟井村!</p> <p>传说中的钟井古村,古木丛生,古朴之气扑面而来。</p> <p>村子不算大(因为是下午四点多了,来不及整村闲逛了),也不算小。可路上一共只见了三四个农人。马路边晒着稻谷,午后的村野,一派丰收的景象。</p> <p>对于初次造访的我们而言,要找到这口古井并非易事。在乱寻间,却也见到了两座很有特色的庙。只是不晓得其名和背后的故事。</p> <p>在寻访间,我们到是寻到了一方井。可显然并不传说中的古井。</p> <p>在询问了路人之后,终于找到了这方“神井”。</p> <p>看起来了,也不过如此?我们为何要辗转来寻访它?俞月敏同学疑惑神情写在了脸上。</p> <p>井上建井亭,两边是两排葱绿、粗壮的古樟树。井亭边上又造了一亭,供人休息。看来此井不凡,才会有此礼遇。可到底有何不凡?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井边并有绍介。小仙女俞同学自然难知其神秘了。</p> <p>井的正方又另建一亭。</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见小仙女疑惑,素素老师给她讲起了“古井”的故事。此村现叫“中井”村,应为“钟井”村。相传,钟井村的来历跟一位晋代神人有关。此人名叫郭璞。郭璞博学多才,文采一流,被文学界推为游仙诗的鼻祖,他还善占卜是个“神卦师”,也被推为风水界鼻祖。风水大师郭璞,善卜卦,算一卦准一卦。《晋书.列传》记载:时元帝初镇鄴,导令璞筮之,遇《咸》之《井》,璞曰:“东北郡县有‘武’ 名者,当出铎,以著受命之符。西南郡县有‘阳’名者,井当沸。”其后晋陵武进 县人于田中得铜铎五枚,历阳县中井沸,经日乃止。及帝为晋王,又使璞筮,遇 《豫》之《睽》,璞曰:“会稽当出钟,以告成功,上有勒铭,应在人家井泥中得 之。繇辞所谓‘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者也。”及帝即位,太兴初,会稽 剡县人果于井中得一钟,长七寸二分,口径四寸半,上有古文奇书十八字,云“会 稽岳命”,余字时人莫识之。璞曰:“盖王者之作,必有灵符,塞天人之心,与神 物合契,然后可以言受命矣。观五铎启号于晋陵,栈钟告成于会稽,瑞不失类,出 皆以方,岂不伟哉!若夫铎发其响,钟征其象,器以数臻,事以实应,天人之际不 可不察。”帝甚重之。</span></h1><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什么意思呢?大意指,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在邺时曾让郭璞占卜,璞卜后说:“东北方有‘武’ 字名的郡县中,会出现铜铃(铎);西南边有‘阳’字名的郡县中,有井水会沸腾。”后来果真发现晋陵武进县人于田中捡得五个铜铃,历阳县中井水沸腾多日才止。堪称奇象。 再后来司马睿封为晋王时,又让璞占了一卦,璞卜后说:“绍兴会稽郡会出一口钟,上面刻有铭文,应该在人家的井泥中得之。这是瑞兆!”司马睿即帝位初,绍兴新昌(会稽剡县)人果于井中得一钟,长七寸二分,口径四寸半,上有古文奇书十八字,云“会稽岳命”,其余的字认不清了。郭璞说:这是天降瑞兆,王者之祥瑞之象,“观五铎启号于晋陵,栈钟告成于会稽,瑞不失类,出 皆以方,岂不伟哉!若夫铎发其响,钟征其象,器以数臻,事以实应,天人之际不 可不察”。其实是为司马睿称帝造势,意味天命所归,君权神授。</span></p><p><br></p> <p>这口古井就是传说中出“钟”的井,故名钟井。时人认为此井出土的这口钟为吉祥钟,预示晋王朝必将中兴。</p><p> 可惜,古井边上无任何解说碑文,让路过此地人,并不知晓其背后的故事。素素老师认为,新昌旅游要再次深度开发,讲好故事是很重要的😝😝😝🌹🌹</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钟井村在哪里?新昌县东三十里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地此井还有什么故事可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古书记载,此井水很神奇,“患痢及腹痛者,饮之即愈。钟井通剡四明山,外绕大溪。"堪称神井呀👏😂</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地文史专家唐佳文老师曾撰《村墟稽古:钟井古村》一文,其中提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清邑人陈承然歌曰:“五马南来飞渡江,江风吹浪龙回翔。会稽有钟井底出,灵符应在琅玡王。此钟不作蒲牢吼,井泥剥蚀如缄藏。臣璞筮之占瑞应,果然剡县流奇光。镌其上者十八字。徽命五字辨微茫。口径四寸五分数,钟身七寸二分长。斑烂古色周秦上,谓告成功晋祚昌。如此神物当时重,商彝夏鼎同销亡。区区一钟亦何有,使我怀古情悲伤。呜呼,逵琴与邕笛,音沉响绝酣风霜。柯亭竹椽剡溪棹,古迹至今皆苍凉。何况徽命钟为晋时物,可怜典午山川空夕阳。”</span></h1><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唐老师还说:钟井古村不仅出土过栈钟,而且在清晚期出土过两个铜铃。据民国《新昌县志·轶闻》载:“三十年前,曾于其地得铜铃二,大如碗。惜年远铜败,不久即碎。惟上马石列村旁,尚巍然。”那就是说,到清晚期,钟井村口还立有上马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钟井古村还是个出美少年的地方。据民国《新昌县志·轶闻》:“钟井村,世传有兄弟十八人,容貌相同,各跨乌骡,轮日下城,以眩人目。有咥之者,十八兄弟一齐下城,衣马悉同,莫不夸羡。”十八个兄弟穿着同一色华丽的衣服,各自跨着漆黑乌亮的骡子,同时出现在新昌大街上,那肯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十八美少年是谁家弟子?”自然应该是徐家的子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昌县地名志》载:钟井村“徐姓为主。唐文宗时(827—840),徐赂迁居天台龟溪水南,四代孙徐黠入赘新昌鳌峰章氏,子徐富析居钟井,时在公元970年左右,建村在1000年以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以上均文史专家唐佳文所辑录的故事,都应该是钟井徐家子弟代代相传的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回家后,我曾与父亲母亲讲,今日带学生去钟井村玩了。老母说:钟井有我们徐家总太公坟。年年清明,鳌峰徐氏齐集太公庙坟前祭拜。我想,若祭祀的饭席间,大家讲讲这些故事,这是不是很香呢?</span></p> <p>附郭璞简介</p><p>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西晋末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阻敦谋反,被杀,后追赠弘农太守,宋徽宗时被追封为闻喜伯,元顺帝时被追封为灵应侯。(来自百度)</p><p><br></p><p> 郭璞喜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尤以"游仙诗"名重当世。《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文心雕龙》也说:"景纯仙篇,挺拔而俊矣"。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作注,传于世,明人有辑本《郭弘农集》。</p><p> 郭璞因反对权臣王敦篡夺晋朝帝位,算出王敦谋反,于是直言不讳,王敦一气之下于武昌南岗杀了郭璞。明万历三十三年巡按御史黄吉士为他树碑立传,墓碑上刻着“晋赠弘农太守郭璞之墓”。但据说,郭璞墓只是一个衣冠冢。</p> <p>  至钟井村探此古井,本期研学任务基本完成。我和俞月敏同学在暮色中返程。</p><p> 至十月七日,本人成功整理这期研学的流水帐,花去了整整三个日夜的时间。看来整理我们的研学故事也并非易事。</p><p> 最后感谢每一位参与此期研学的同学,感谢每一位给予帮助的热心人!也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成长的朋友们!</p> <p>最后摘一段雨窗读书唐樟荣老师的《要愁哪有闲功夫》一段话:</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到这里,让我想起黄坛移民,一次因为一位移民凭自己的记忆画出一张忆旧村庄图,并一一标出街名、户主名,那怕一块石,一棵树,一座桥,都有着落,为了这张图,老辈人聚集一起,回忆往事,七嘴八舌,仿佛在一起享受精神会餐。想到南宋遗民,以馀生写下京都汴梁往昔盛况的历史名著《东京梦华录》,真令人一声叹息。</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建设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前无古人,在时代变革大潮中,如辛弃疾言,要愁哪得工夫?但去欧洲罗马希腊旅旅游的人们谈起,那里可保存了斗兽场和石柱,这些破旧的中世纪的遗物,可我们则空空如也,不免引人叹息。以上所言,仅是个人内心独白而已,请勿介意。</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