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篇之六———赏识教育

乐乐

<p>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好的事物,而是缺少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是一颗会开花的种子,不过是有早有迟,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总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p> <p>“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关注差异、发现优点的教育,是让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是让家长和老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p> <p>哈佛心里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学生生命中无形的阳光、空气、土壤;赏识是沟通、平等和理解,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教育是一种真爱教育,在赏识教育的教师,家长眼中,每个学生都是闪亮的星星。</p> <p>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表扬加鼓励,鼓励学生应该掌握的几条原则:</p><p>1.不要对学生提出不合理的高标准。不要使学生觉得他们始终达不到预想的标准,这样学生会直接放弃。</p><p> 2.不要设置双重标准。甚至是多重标准。</p><p> 3.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态度,而不是代替干预。如果学生请求帮助,可以用建议的方式表达意见。</p> <p>每个学生都有他优秀的一面,但优秀的定义会出现差异。学校、教师包括家长要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留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搭建平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优点,推动学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其多元发展,在未来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p> <p>学习着用微笑面对学生,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学生,用积极的话语鼓励学生,请相信每一个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潜能!</p> <p>图片 初三年级</p><p>文字 胡亚宁</p><p>审核 梁震东</p>

学生

赏识

教育

差异

生命

每个

闪光点

家长

善待

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