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自4月起至11月底,海南正式在重点行业和场所开展禁塑试点工作,对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的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类10小类塑料制品说“不”,探索禁塑经验,为今年12月1日全面禁塑做准备</b>。</p><p><br></p><p>权威资料显示,很多一次性塑料制品如超薄塑料袋,若被随意丢弃或不经处理进行填埋,可能200年也无法降解,长期残留在土壤中,会对土质和水体造成极大危害。全面禁塑,促成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当前海南的发展,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p><p><br></p><p><b>海南建设自贸港,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面禁塑是题中之义。通过全面禁塑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海南发展的最大本钱。也正因如此,海南对“全面禁塑”定下更高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并将“禁塑”作为12个重点先导性项目之一,积极支持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使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放眼岛外市场。</b>说到“禁塑令”,不得不说“限塑令”。“限塑令”自2008年开始实施,历经10多年时间,虽然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消费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是与政策预期相比存在不小差距,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替代品短缺。海南开展禁塑试点,一大亮点就在于统筹推出替代品,可谓有备而来。</p><p><br></p><p>(央视影音:8月1日起,海南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工作)</p><p><br></p><p>截至8月4日,海南省5家投产企业全生物降解塑料膜袋类制品产能约为1.32万吨/年,预计年底投产企业将增至6家,产能可提升至约3.3万吨/年;餐饮具替代产能也有望在年底达到1.1万吨/年;为全面推行“禁塑令”提供保障,令人期待。</p><p>“禁塑”,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革。与过去相比,人们的环保理念有了很大提升,这为禁塑提供了有利环境。但也应看到,一次性塑料制品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人们“弃而不用”并不容易。它不仅需要人们坚持环保理念,也对“绿色替代品”提出了要求。实际上,外出购物,需要使用包装袋时,是选择一次性塑料制品,还是绿色环保产品,人们有时考量的可能主要是便利度和价格。</p><p><br></p><p><b>因此,让“禁塑”由政令成为习惯,一方面,需要在提升绿色替代品的便利性上多下功夫。</b>比如,绿色替代品能否像生活中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那样,随手可得?这恐怕不仅意味着相关替代产品在供应数量上要达到相当的规模,在获取的渠道上也应相对便捷。<b>另一方面,还需要在降低绿色替代品的价格上多做文章。</b>产品价格决定消费者的生产生活成本,关系到消费者的直接利益,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指标。便利度高了,价格也不贵,还能循环使用,人们使用绿色替代品的意愿自然会高涨起来,“禁塑”之路也会越走越宽。</p><p>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p><br></p> <p>一次性环保餐饮用品供应商</p><p>联系电话:13602326131</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jYYk4-ClVfS9rBBOEthcA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